移至主內容

科技藝術打造無人表演模式 未來挑戰全面數據化

2020/03/04 23:50
1,971次瀏覽 ・ 6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3
檢舉

現在正處於科技與日常生活緊密聯繫的時代,科技及藝術兩個產業跨界合作已普及化,今年邁入第三屆的桃園科技藝術節主題以「奇觀異想:科技的藝術想像力」,想透過科技的美材還有藝術家的想像力,做雙重的結合,引發大家對此的感知及關注,對於科技如何做展覽,策展人陳韻如表示:

「科技對生活帶來的非常強大的衝擊,所以你們可以看到藝術家如何透過科技的美材,介入藝術家的想像力,讓這些東西在展場上面活靈活現地活了起來 。」

展場透過「奇觀機械」、「奇觀數位」、「奇觀生活」、「奇觀表演」四大面向,將機械擬聲和仿聲化、用數位的概念刺激觀眾的視覺及聽覺、或者藉由燈泡看到心跳頻率,甚至在表演區的表演者是機械裝置或是物件,打造無人表演的模式,但因科技展覽並不是一般民眾會想看的展覽,對此陳韻如表示:

「因為一般大眾對於創意市集接受度非常的高,可是呢對於一般大眾要他們進來看科技藝術的展覽,對他們來說是非常艱難的,他們甚至不瞭解科技藝術在幹什麼,所以我們透過一般大眾了解的創意市集,將那些民眾引進來,讓大家能瞭解科技藝術到底在幹什麼,做一個相對應的結合。」

而隨著時代演變,科技也越來越進步,對於未來之後科技藝術會由什麼樣的方式展出,陳韻如表示:

「或許以後藝術家設計或創造的作品,會變成全面式的感知,例如你現在身上穿的衣服他有可能全面變成感測器,他可以將你生理的數據全面數據化、影視化,甚至就連我們現在在的空間,全部都是一個投影的畫面,他會營造成另外一個空間的效果。」

科技藝術提升了藝術家的創造力,也提升了我們的感知力,而科技藝術節也成為藝術與科技跨界產業的交流平臺,鼓勵各種創新藝術實驗,激盪出多元創意和跨界結合,讓科技藝術還有許多發展的可能性。

 

以上新聞由華岡電台記者  丁盈瑄  採訪報導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