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重新「振」作 台灣古建築再現

2009/12/16 00:28
4,851次瀏覽 ・ 1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1
檢舉

【記者江綺玲/嘉義報導】

  充滿自信的神情,不停拿出壓箱寶,分享得意作品,陳振龍娓娓道來自己人生故事,在50歲那年罹患憂鬱症後,靠著音樂靜養和妻子的陪伴下,四年後重新走入人群開始接觸社區。對建築熱愛的陳振龍,也著手創作模型建築,並在社區從事音樂教學,以及創作環保盆栽。

  家住嘉義縣竹崎鄉鹿滿村的陳振龍,初中畢業後,在農忙之餘進修建築,和留日建築師學習技術後,開始從事土木建築的工作,在當地人稱「阿乾師」。陳振龍說:「本業是自耕農但對建築內行。」然而陳振龍50歲那年,卻因罹患憂鬱症暫停工作。回憶起那段時光,他的妻子陳江照鉛仍樂觀地說:「我強迫他跟我去各地散心,不然他整天待在家中不出門,坐在搖椅上胡思亂想。」陳江照鉛開朗的個性和持續兩、三年的努力,漸漸開導陳振龍回到人群中。陳振龍55歲那年,鹿滿社區正在推動發展協會,夫妻倆一起投入社區活動當起志工,陳振龍也開始找回自信。

照片

巴洛克建築風格的新竹火車站模型,是陳振龍對兒子的思念。記者江綺玲/攝影

  在一次鹿滿社區要整修大阪式菸樓時,政府卻沒經費修繕。對建築熱愛的陳振龍,為了紀念台灣菸業輝煌歲月,決定運用自己專長,做一個等比例模型。陳振龍從實地測量長、寬、高,到等比例縮小繪出剖面圖,運用自己製作的工具,著手建築模型。他以檜木為建材並用卡榫的技術建造,每個環節都不馬虎,處理得精巧細微。陳江照鉛指出,這是陳振龍第一個模型作品,更是讓他走出憂鬱的轉捩點,從此「陳振龍」的本名取代了「阿乾師」的綽號打響了名聲。另一件作品是巴洛克式建築的新竹火車站,背後藏著溫馨親情故事,當時陳振龍的兒子在新竹火車站附近任職,因想念兒子時常坐車北上探望,讚嘆有百年歷史的新竹火車站,故決定製作模型,並費時整整一年的時間才完成。陳振龍自豪地表示,這個模型和真的一模一樣,甚至更漂亮。這個模型除了寄託對兒子想念之情,更展現另一種形式的父愛。

照片

 

左圖為半成品,右圖為完成品。用枯枝創作創意盆栽,美觀又環保。記者江綺玲/攝影

  除了建築模型,本來就喜歡盆栽的陳振龍,因年紀大無法提水澆花,於是自己用枯枝來創作盆栽。陳振龍驕傲地強調:「我是全國首位,一般盆栽是用種的,而我用手創造。」他用枯枝一截接一截,接合處用檜木粉調製的黏著劑固定,完成創意盆栽。陳振龍認為,這樣的方式不僅決定枝幹生長方式,好看又不枯萎。他翻著相簿分享作品集,燦爛笑容中道出和妻子一起製作的過程。除了盆栽,陳振龍還把環保概念落實在他的拿手樂器二胡上。他突發奇想用水管、或茶葉罐和塑膠蓋為材料,做出環保二胡。廢物利用的二胡,無論在造型和音色皆不輸一把上萬元的傳統二胡,比起需要使用蛇皮製作的傳統二胡,又多了一項環保不殺生的優點。

照片

陳振龍拉著自己發明的環保二胡,沉浸在優美旋律之中。記者江綺玲/攝影

陳振龍拉著自己發明的環保二胡,沉浸在優美旋律之中。

記者江綺玲/攝影

  陳振龍同時在鹿滿社區開課,教導居民唱歌及樂器。陳振龍憑著一股熱忱,在沒有酬勞之下教了八年。陳振龍表示,來學的社區居民皆為五、六十歲以上的人,喜歡欣賞30年代的歌謠,因此善用他的好歌喉錄製了200多首歌,和社區居民一同分享回味。陳江照鉛害羞地道出,每晚一定要播放這些音樂,伴夫妻倆入睡。陳江照鉛簡單的話語和靦腆的微笑,透露夫妻倆鶼鰈情深。陳振龍希望保留台灣早期歌謠,促使他著手撰寫「台灣歌謠百年史」,優美端正的字跡,刻畫出他對台灣深深的情感。音樂不僅拉近人與人的距離,也讓陳振龍重新找回自己的歸屬,增添夫妻的生活情趣。

  陳振龍所有的創作皆秉持對台灣深厚的情感,也融入環保概念,尤其是模型創作,他感慨地說道:「會做這些建築模型,單純為了讓下一代子孫能瞭解台灣早期文化,如果我現在不做以後也沒有人會做。」對於未來創作規劃,陳振龍難掩失落地表示,台灣4大類古建築中,剩下哥德式古建築仍未找到可創作的範本,希望找到並完成。陳振龍仍持續創作,但因需要細膩手工,眼力成為創作模型和盆栽的最大關鍵,故他期許創作到眼睛負荷不了為止。這種傳承和保留台灣文化的精神,在陳振龍的言談之中,深深地流露出來。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