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級防治 杜絕校園性騷擾
【記者謝瓊元報導】「二十年前的台灣,強暴這兩個字是禁忌,不能說出口的!」報告人世新大學性別研究所所長羅燦煐說,當時大家都以「那個」這兩字來代替!顯示過去性騷擾是被藏起來的話題。今非昔比,性別意識已經逐漸被重視,性騷擾也成為被關注的議題,性別事件不單指性騷擾問題,必須從校園開始推廣性別平等教育,培養學生的性別意識。
為期三天的性別平等教育專業發展研討會,第三天議程「校園性別事件之預防與處理」之一的「三級預防之再出發─學校作為校園性別事件防治社區」,報告人羅燦煐累積自己研究性別議題二十多年的經驗,再加上最近與幾位學者一同撰寫教育部的「性別教育白皮書」的心得,跟現場來賓分享她的看法與經驗。
所謂的校園三級防治:第一級是教育宣導,是性別教育宣導,建立學生的性別意識;第二級是介入處理,指的是透過學校的輔導單位或調查小組等的處理,保護被害人,解決性別事件;第三級是追蹤輔導,為事後的追蹤評鑑,包括被害人及加害人的心理諮商、創傷後輔導等。羅燦煐說,目前台灣做得最具體、最有績效的是第二級介入處理,而一、三級還有待加強。
羅燦煐說,第一級教育宣導做得好,可以防治很多不幸的悲劇發生。之前宜蘭有間小學輔導主任播放性教育宣導影片給小朋友看,有位小朋友看完嚎啕大哭,詢問之下發現,原來她從小就被父親性侵,卻因為年幼不懂,直到看了影片後才知道自己被侵犯。而且父親的魔爪現在正要伸向年幼的妹妹,輔導主任知道後立即通報社會局,將父親繩之以法,讓她的妹妹可以免於經歷同樣的遭遇,因為教育宣導使妹妹不會經歷她的悲劇,由此可見校園教育宣導有多重要。
台灣第二級防治介入處理做得比較有成效,但因為中國人總有「大事化小、小事化無」的心態,因此讓調查人員常感到無奈,報告人之一台南大學輔導中心主任呂美枝說自己曾處理一個個案,男學生的手都放進女學生的褲子裡,已構成性騷擾要件,但校方態度卻是:「她說停止,他也停止了啊,這樣不就好了嗎?」讓她感到無力;而且校方的性騷擾調查員培訓依舊不夠,所以對於被害人的隱私及權益也不夠重視。
第三級的後續追蹤主要是對於受害人後續追蹤與協助,維護受害人和加害人雙方的人身安全及權益,最重要的是要發揮校園性別事件的教育意涵,這點會回歸到初級的教育宣導,像是從個案去教導如何防治約會強暴,這些追蹤的資訊能否成為教育的資源。
三級防治還需要如何改進?羅燦煐的建議是,首先教育宣導部分,應針對不同學生的年齡和文化背景課程來研發相關課程,建立校園性別預防事件教育人才庫,把相關資訊議題及解決方法等資訊整合成資料庫,強化宣導效果;第二級介入處理層面上,要提升處理過程校內外相關資料之整合及協調、保護雙方的人身安全及法律責任,及事件處理方式更多元化;第三級追蹤輔導方面,要落實對雙方的後續協助、確保處理程序的合法性及處理結果之公正性、獎勵校方調查員處理的績效。
羅燦煐說,校園是最好的公民場域,應該要培養學生的公民素養,讓他們不單不會成為性別事件中的被害人或加害人,而且還能培養道德感及見義勇為的精神,放棄「休管他人瓦上霜」的心態,勇於告發、給予被害人協助,如此便能杜絕校園性別事件的發生。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