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青黃不接的老農 得須面臨社會價值的改變

2009/12/07 15:41
4,032次瀏覽 ・ 2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2
檢舉

照片

【長榮大傳系/高正浩  台南採訪報導】歸仁鄉武東村存在人口外移農業漸凋零的現象,許多中壯年人已不再遷就上一代留下來的農地,使得常在日正當中看見老年人從事務農的工作,往往種植的作物仍以稻米為大宗,政策、環境皆影響這個農事的永續經營,村民多方嘗試,但仍未有具體可行的辦法。

 

     農作物所獲取的利潤不高,這是中生代農家子弟不接棒的主因,天氣的不確定性,時而摧殘農夫的辛勞,政府又沒對天災影響的收成有妥善的補助方案,亦是造成都只是老農夫堅守田園的原因,年輕子弟頂多只是於下班之餘,輔助老農、幫忙家庭。

 

 

  「老天賞不賞臉。」老農夫一語道盡看天吃飯的感受,然而,仍有採取一些措施來避開五月份開始的梅雨季節,「休耕」不但可以領取政府的補助四千六百元,又可施予「田青」回復土壤的生命力。另一個做法就是「轉作」其他像鳳梨、西瓜等經濟作物。

 

 

照片

 

    不過,此類型農產品所需成本過高,政府並沒有像糧食作物有「保證價格收購」,任由市場哄抬價格,提高風險,也是為什麼大部分農民都採「休耕」為主,也能趁機讓稻米生產期,噴灑農藥造成土壤傷害的土質獲得重生。

 

 

照片

 

 

     葉平賢村長表示,需要使用農藥,乃因政府訂定一分地所產六百公斤的收購單位,若不噴灑,害蟲的傷害,會讓產量無法達到政府的規定,而轉賣給私人米工廠,價格不比政府高,所以多數農民仍是與政府簽訂買賣的關係。     另一隱憂,武東村屬於非水源區,灌溉用水取之於地下水,造成地層下陷,讓原本稻米的兩個產季,僅剩農曆的十二月份至四月底,取消六月底到九月份的時間。 

 

     葉平賢表示,因遴近有長榮大學,導致許多村民想把農地申請為建地,進行其他用途,但是,村落處於都市計畫外,加上農地農用,想法很難成立,並且變成建地,政府還會徵收30%的土地作為道路、水溝等公共建設,讓農民紛紛打消念頭。

 

 

照片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