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a-秋月騷動重返小林村(09公民新聞獎參賽作品)
2009PeoPo公民新聞獎參賽作品觀摩
編號:54a |
|||
作者 |
陳柏濡 | ||
作品名稱 |
秋月騷動重返小林村 | ||
原發表網址 | http://www.peopo.org/portal.php?op=viewPost&articleId=43894 | ||
作品說明 | 採訪小林村,一直是我日夜的企盼,中秋節這一天,筆者無心與嫦娥對話,我選擇前進充滿悲情的小林村,希望透過文字與影音把現況帶出來,離開甲仙進入五里埔部落,在幾支藏傳佛教的祈福旗引導下,記者終於抵達慘遭滅村的地點,道路也在這裡完全中斷,最先映入眼角的竟是紀念罹難小林村民的紀念碑,路旁、河床遺留的水果、紙錢灰燼告訴我,他們遠在外地的親朋好友,選在中秋回來祭拜他們,這是民族重情重義的最佳證明,這也是聚落情誼最為珍貴的遺產,記者站在高處眺望遠處河床,被那雲深不知處的殘破山河所震盪,誰說男兒眼淚不輕彈,手裡拿著相機,兩手確是顫抖的,眼球注視螢幕視窗,眼角確早已濕透,這是我從事公共事務、河川生態關懷多年,第一次因為主題意識而流淚,我能深深的體會淹埋在大河底下的小林村民,他〈她〉們有多麼的冷冽,被大石壓抑的軀體是如此的痛楚,一幢幢就地取材以大河卵石堆砌的「靈塔」,訴說著一場災難的結束,記者好奇這些石塊排列的方式與意義,如果說,一座小石塔是代表一個家庭,每一塊石頭是代表一位村民,而小卵石則是代表小林村的孩童,那麼,這樣的排列則凸顯了倖存者對親人的無限大愛與錐心泣血之痛,倖存者,他們兩手空空,他們清楚「心存感念」,比奢華的靈堂架構,來得重要,對我來說,這是很特別的採訪經驗。 | ||
關於作者 |
作者自軍校畢業之後,有很長的一段軍旅生活,退役之後,還有一段充滿挑戰的記者工作,那是30年前的事了。一個偶然,來到社區大學,開始與環保生態、歷史人文接觸,這一段是改變我人生規劃很傳奇的一段,因此,今年南華大學生死學係畢業之後,選擇以「建築景觀、環境藝術」繼續個人的研究工作。 |
||
相關連結 |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