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藝班訓練 腦麻兒技能提升
【記者趙祐廷/嘉義報導】
成立十餘年的嘉義市腦性麻痺協會(以下簡稱腦麻協會)十八日為14名腦麻兒舉辦「腦麻兒美陶師生聯展」,讓民眾看到訓練成果。不僅給腦麻兒增加自信,也為成立困難重重的腦麻協會給予鼓勵。此展覽告訴社會大眾,「陶藝」不只是復健,也是給腦麻兒自由揮灑的空間。
腦麻協會現有烘焙班以及陶藝班兩種訓練課程,陶藝班在五年前成立,用陶藝當訓練課程,不僅因為可以作為復健,也可以讓學生有自己的想像空間。課程老師許淑芬表示,捏陶拉坏需要搓揉捏製等動作,對腦麻兒而言有復健的作用。許淑芬說:「捏陶是個很細緻的動作,可以訓練他們手的靈活度、專注力、手眼協調以及肌肉的控制力。」除拉坏之外,陶瓷也需要上色,但理事長黃美英強調,因為釉有毒,所以上釉上色部份不能讓學員操作。在協會及陶藝班上中隨處可見陶藝班學生作品,一方面是鼓勵陶藝班學生創作作品,另一方面也可達到視覺刺激。
由於腦性麻痺症狀及嚴重性有別,所以訓練課程也有差別,肢體行動正常且生活可自理者,會被安排到烘焙班訓練工作能力,陶藝班則設給極重度患者訓練。極重度患者大部分為肢體不能正常活動,在無法自理的情況下,沒辦法像輕微腦麻患者學習一般的工作技巧,必須藉由陶藝來慢慢訓練肢體行動的靈活度以及製作作品,藉此達到訓練工作能力。且因極重度患者無法自理,所以老師工作人員不僅教導捏陶,還必須照顧他們的生活起居。
陶藝班學員徐仲璇,在長期接觸陶藝下對陶藝有很深的情感。徐仲璇認為,陶藝對她而言,是對手部訓練運動有幫助的活動,可以幫忙做更多的事情。除了陶藝之外,徐仲璇也同時在學習專門為身心障礙者設計的電腦課程,所以美工設計師以及有關於電腦的相關工作成為她最大的夢想。
不僅在訓練照顧腦麻兒需要人力和精力,陶藝班在募集資金上面可說是一波三折。協會資金主要來源為本身義賣加上公家機關補助,陶藝班起初成立時先是向勞委會申請補助,但是勞委會補助只有三年期限,再加上勞委會規定,需要以平常人訓練勞工方式同樣訓練腦麻兒,且須達到同樣的成果,並無真正體驗到腦麻兒的辛苦,在三年補助停止後,協會不停地尋找資金來源,很幸運地找到嘉義地檢署緩起訴處分金可資助陶藝班,但緩起訴處分金也有補助其他單位,所以平常補助有限。例如這次八八水災,緩起訴處分金雖有補助災民,但對協會的補助並未減少。另外黃美英表示,雖然申請到緩起訴處分金,但並非以後申請都很容易,相關規定還是很嚴格。黃美英說:「雖然緩起訴處分金是沒有申請限制,但是需要有成果上或要做報告來證實並非白用那筆錢,要看到有成果才會准許給予經費。」陶藝展也是表現成果的其中一項。
許淑芬表示,腦麻兒在社會大眾眼中,通常為「需要幫助」及「需要關懷」,長期下來只會讓腦麻兒更無法獨立自主。腦麻兒雖比常人更不容易自理生活及表達想法,但如果依賴親人或社會大眾的照顧而無一技之長,那將來若無人照顧則更無法生活,黃美英特別強調這一點。陶藝展有義賣活動,義賣金額有一部份會給陶藝班同學作為獎勵金,也代表著腦麻兒可以自己創作並以自己的力量賺取薪資。陶藝展不僅讓社會大眾改觀,也達到協會以及訓練腦麻兒的目標。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