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oPo雙溪踹拍 看見地方重振的活力
公民記者報導連結:
https://www.peopo.org/tag/311615
有百年歷史的雙溪
曾是煤礦經濟的重鎮
隨著礦業蕭條 人口外移
使得雙溪日漸沒落
看見故鄉瓶頸的簡淑慧
回鄉成立注腳雙溪工作室
注腳雙溪工作室 簡淑慧:
活化社區空間
我第一個活化的空間
就是在我們渡船頭的
注腳雙溪工作室
它的前身是土地公所在的位置
那也是社區臨時活動中心
本來只有唱卡拉ok的功能
那我就是自掏腰包花了三十萬
去把它重建
讓那個空間功能上
是可以去介紹雙溪
可以展示雙溪
讓旅客視覺上很容易
可以理解到雙溪是什麼
尤其它那個位子是雙溪的地名
一個重要的還有匯流的地方
就是一整個一個聚焦的景點
但是那個空間實在是受限
我們如果要推小農
它如果光是展示
是沒有辦法引起民眾或旅客來支持
所以我就會需要一個實際操作體驗
能夠吃得到小農產品的一個空間
那也就是我為什麼會進入
到我們的注腳雙溪教室
這棟三層樓的老棉被店
那這個老棉被店呢
它的一樓就是打通的
而且就是有廚房
所以我們現在就在這個空間
就是進行了淡蘭手路菜的
這樣的培力課程
那我們就是希望就是說
透過我們的達人上菜
然後可以培訓我們當地的農家或店家
他們本身的這些手路菜
只要稍微的去把它擺盤
而且最重要是食材來源
能夠去使用我們的有機小農的食材
那這樣就會加值
除了有簡淑慧的努力
好山好水的雙溪
還有一群小農
用友善土地的里山精神
來耕種這片土地
日照有機農場 呂文志:
其實里山不是深山
他是人居住的地方
所以說就變成說我這邊
有機我認為它只是一個門檻
到了友善或是里山精神的
這個層次的時候
你才能夠真正的體會到說
你跟環境共存是一個
算是很開心的事情
我不除草的原因是因為
我們這邊其實有很多野生動物
甚至有蛇
那你如果說把草都除得乾乾淨淨
其實你等於是在破壞牠們的棲地
因為你沒有草了
等於沒有掩蔽物
牠就不會在這個地方出現
牠就要遷徙
那所以說我之所以不把草
除得很乾淨的原因在這裡
就是我希望牠跟我共存
牠跟我共榮
也就是說牠只要生活在我的環境裡面
我其實我看到我就很開心
我甚至跟牠一起照相
我覺得那個那個環境是
我看到這些東西
等於是我對我自己環境的一個肯定
在小農呂文志的
日照有機農場裡
來連養雞
也採用山林野放的方式
感受得到他守護山林環境的用心
日照有機農場 呂文志:
然後又因為我們這邊雙溪多雨
所以我就開始養雞
那養雞就一開始
後來養了大概六百多隻的雞
我覺得養雞生蛋
我覺得是一個即使是潮濕
那我只要是野放
潮濕對雞來講
並不是很嚴重的問題
所以我就到最後就開始養雞
然後到最後為什麼會種這些的原因
是因為食蟹獴牠把雞都吃完了
所以我不得不種這些作物
然後等到我恢復正常的時候
我就會把這些地改種一些水果
PeoPo公民新聞平台
與注腳雙溪工作室合作辦理踹拍活動
帶領公民記者們
一同去探訪雙溪的歷史人文
公民記者 貝思特:
我今天印象深刻的就是
他們在地的這些社團
在地的小農
他們除了自己做
就是個人的一些經營之外
他們也跟學校做了一些課程教育的
就環境教育的結合
那所以我在今天的聆聽的過程裡面
其實我滿感動
所以在之後聽完導覽後
我又訪問雙溪的高中生
他有去參與田園的地景的實作
他們可能不是在一般我們認為
所謂的都會區的
所謂的升學率很高的學校
可是他卻是給他們比較很實際的
一些生活的環境的教育
然後讓學生們
他們可以一些實作的課程
那這些也許將來
就會是他們的一技之長
所以我覺得這是今天
我覺得來這邊參加
這個踹拍裡面
我接觸到 我聽到的
我覺得感動的地方
也會是我在今天這個活動結束之後
我想回去做的一個報導的重點
公民記者 施樸嫻:
我覺得PeoPo 把這次的行程
安排得很緊湊 很豐富
比我們自己來
能夠深入的那個角度跟廣度
都深很多廣很多
那就覺得真的是收穫很大
然後也可以再回去
再把這些自己所感受到的
拍攝到 聽到的
再用最精華的方式
剪接之後傳播出去
透過這群默默為故鄉付出
用自己的力量
帶給社區更多的發展
讓來往遊玩的旅客
不再只是路過雙溪
而是能更認識這片好山好水的土地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