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思考的一些農業政策問題
最近藍綠陣營都設法在國外促銷臺灣蔬果,互別苗頭。只是蔬果比較屬於經濟作物性質,政府有必要大力介入嗎?
政府保護農業的初衷是什麼?還不是基於二次大戰殘留下來的缺糧歷史記憶。如果是基於這個理由,那麼政府應該要保護的是五穀、雜糧的生產能力,而不是蔬果。但實際上,政府除了有限量地以保證價格收購稻穀外,似乎也沒有其他的有效作為。臺灣雜糧幾乎全數靠進口。糧食自給率僅有30%左右。
或許有人會說,發展農業可以保護環境。然而,農業不一定對環境友善,還要看用什麼樣的耕作方法。砍伐森林、超抽地下水、灑化學肥料、噴農藥,這些動作反而是有害環境的。但政府對推廣友善農耕方法,有比較具體的作為嗎?
臺灣的農業缺乏國際競爭力是不爭的事實。香蕉外銷市場早就被中南美洲和東南亞國家搶走了。臺糖現在已經空有其名,不種甘蔗了。連蘭花外銷市場,也是岌岌可危。撇開生產成本因素,蔬果生產受天候影響很大,生產量不穩定,價格常常暴漲暴跌。颱風來了,菜價必然飆漲。這時候,哪有餘力去外銷。既然沒有穩定的貨源,如何與國外經銷商簽訂供貨MOU?
種蔬果比較屬於高風險、高報酬的行業。就以西瓜為例,一般都種在溪流河床沙地。颱風一來,血本無歸。但3年內只要搶到1年的好收成,就有利可圖。高麗菜好像也類似這樣。如果行業的本質如此,收成不好的年份,就找政治人物跟政府「盧」,有道理嗎?
既然沒有什麼實際效益,政治人物為什麼還要熱衷於「保護農業」。應該是有很多人靠這個在過活吧。除了領年金的老農外,很多的農會、水利會靠收租金在過日子,並成為政治人物的避風港。最大的利益,是以「保護農業」為名,凍結臺灣大部份土地的使用,讓操控「都市計畫」變成金雞母,政治人物和背後的金主,兩蒙暴利。
去年以來的蔬果生產過剩,純屬天候因素造成的特例。要解決這個問題,應該從發展農產品保藏技術著手,才是正途。真正需要推廣外銷的,是農產加工品,而不是新鮮蔬果。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