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文化資產存續關鍵 擴大人才就業市場

2018/10/05 15:50
3,018次瀏覽 ・ 7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4
檢舉

【記者范莛威、徐卉馨、林莉庭綜合報導】現今社會對文化資產的關注度逐漸提高,但民眾仍普遍選擇將文化資產再利用,發展成咖啡廳、茶館等餐飲空間,推廣與保存修復的基礎工作卻較少受到關注。

2018年全國古蹟日以「文化資產.世代傳承」為主題,台灣目前只有雲林科技大學與台灣藝術大學兩所學校有相關學系,可以培養文資人才,而文資系所不足的情況下,還面臨人才流失的問題。

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維護系學生黃昱儒表示,以文資系為例,新生原本有60幾人,但每到二年級轉系時期,就會流失10幾個人。台藝大古蹟藝術修復學系學生廖昀萱指出,畢業生還會遇到薪水太低的問題,以踏入職場的學長為例,「他(學長)做木雕的,刀力不錯,技術也滿好的,一個月的薪水只有一萬多塊。」

台灣目前民間提供的文資工作機會少,大多都是由公部門釋出。例如台北市文化局文化資產科礙於編制的規定,固定員額為20位,即使增加人力也只能用約聘的形式,並且釋出職缺的機會少。

台藝大學生廖昀萱補充,文資局的徵才,僅有在職員工準備退休後才會釋出名額。對於整體就業環境,文史工作者陳柏志說明:「我們還是屬於公資源的狀態下養出來的市場,沒有自由市場,因為民間沒有這個需求。」

因為文資保存的就業機會不多,限縮人才投入的意願,導致文資保存工作推動困難,無法催生民眾對土地的認同感,甚至難以促進地區經濟的轉型

台藝大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副教授殷寶寧建議,培養足夠人才,關注古蹟維護與文資保存的價值,才有可能擴大產業。文化資產屬於公共財,政府與民眾應共同關注,透過健全就業環境,讓更多的人才投入,延續文資的歷史意義與藝術價值。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