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口社大 實踐綠化新美學
【記者王巽賢/台北報導】白千層除了當作行道樹還可以做什麼?林口社區大學的「林口生態美學工作坊」課程,以林口各型態社區的在地植物,全方位地利用在生活當中,不但將植物利用,達到環保節能減碳的目的,也實踐了林口生態城市的夢想。
以在林口被廣泛用作行道樹的白千層和黃柏來說,其樹葉和種子都可以製成提神醒腦的精油,而一般在家裡就可以種植的蘆薈,除了觀賞和食用的功能之外,只要將其葉肉切下來,加入吉利丁一片、到手香和少許酒精濃度58度的高粱酒,搗爛後用棉布過濾,就可以簡單地製成預防流感的環保「乾洗手劑」。
「全世界不是只有人類要活!」林口生態美學工作坊的老師張惠莉說,台灣擁有約佔全世界三分之二的植物物種,卻因為人工基因配種等農業技術的改良,或是一些錯誤的觀念,造成了許多物種面臨滅絕的命運。例如在海邊築堤,而不是以天然的植物固沙,不但沒有達到良好的效果,反而使原先生長在海岸的水生植物不斷減少。
「復育不是娛樂」,張惠莉認為,復育工作不是三天捕魚,兩天曬網便一蹴可幾,而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透過社大的課程,不僅可以營造社區當地的綠色生態環境,讓身邊的花花草草成為生活中最好的解毒和解憂劑,也可以讓植物成為社區居民營造社區的共同話題,更可以生產全方位利用後的植物製成品,使其成為在地的商機。
在林口長庚技術學院擔任韓文老師的學生邱敏瑤,原先也是林口社大的韓文老師,在幾次和張惠莉的深聊後,也決定報名這個課程。邱敏瑤說,她從不知道身旁一些隨手可得的植物,原來有那麼多的功能,而且現在看到許多路邊的野草,因為知道可以食用,就會摘回家當山菜來料理,「因為很少人認識這些野草,如果沒有摘回去,它也只是自己枯萎後荒廢在那裡。」
學生陳美玉說,洋蔥身邊最容易取得的食物之一,但是它除了食用之外,還能當作植物染的染料,可以染出咖啡色系或是黃色系的顏色,而一般用來做粉粿的黃梔子也有同樣的功能,「我現在都用黃梔子來染枕頭巾,因為有抗菌的功能,都不用再另外花錢去買抗菌枕頭!」
張惠莉說,現在有許多像過動兒這樣的病症,其實很多時候病因並不是遺傳造成,而是因為有毒的汙染物控制了人類的神經源所引起,她強調,像這些利用手邊的植物製成的東西,不但簡單又環保,甚至是「食用級」的東西,完全不用怕老人或小孩誤食;而要達到健康,又做到環保,就從認識自己身邊的植物做起!
延伸閱讀:
林口社大—林口生態美學工作坊課程大綱
udn部落格—消失的蜜蜂
奇摩部落格—「大安水蓑衣」台灣瀕臨絕種的植物之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