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中國威權體制轉型的可能路徑

2009/07/17 20:12
3,634次瀏覽 ・ 2次分享 ・ 2則留言
PeoPo推 2
檢舉

Larry Diamond談中國威權體制轉型的可能路徑

Larry Diamond簡介

照片

賴瑞.戴蒙教授為外交政策、國際援助及民主發展領域的著名學者、顧問和作家。現任史丹佛大學民主發展與法治中心主任、胡佛研究中心資深研究員。他擔任主編的《民主季刊》(Journal of Democracy)是當前最有影響力的學術期刊。他主持的「民主研究國際論壇」更是全球民主研究領域頂尖學者與專家最重要的對話平台。

以下摘自【改變人心的民主精神】一書p.278-p.291:

如果民主要在亞洲與全世界成功的話,它就必須在威權體制最成功的地區取得勝利。當新加坡的經濟傲視所有非民主國家時,中國也已經進入長期的實驗,實驗中結合了全世界人口最多國家的威權政體、經濟發展與穩定的成長──這些都是使新加坡領導人得以維持長期霸權的助力。

1986年,在中國領導人鄧小平的命令下,趙紫陽成立任務小組,著手研究政治改革的可能性。此項任務背後的動機是,中國共產黨的領導菁英普遍認為,「要推動經濟改革,就得有配套的政治改革」,希望能解決共產黨過度集權所造成的效率不彰問題。鄧小平自己也憂心忡忡,把改革視為嚴謹的有效條件。1987年,他強迫解除黨總書記胡耀邦的職務,因為他過於傾向自由改革,對學生示威遊行過度包容。但是,接任胡耀邦祕書長一職的趙紫陽,他所信任的左右手鮑彤也贊同改革者的理想。他們召集一群「自由派知識份子與官員」,討論如何黨政分離、引進制衡做法、在共產黨內部建立民主機制(包括政治競爭與言論自由),並逐步建立「草根民主」(在更普遍保護大眾公民自由的情況下)。趙紫陽的想法相當大膽,他甚至建議各省人民大會(相當於美國州議會)舉行選舉競爭,只是大部分中國省分的人口,都比其他世界各國多很多。他的目標並非「自由式民主」,而是「自由化的共產黨體制」(liberalized Communist system),在這個體制下,共產黨可以用比較負責與透明的方式治國。

一年後,任務小組上呈一份討論「政治改革的必要性與急迫性」的報告。即使報告中的建議相當籠統,但鄧小平依然提出警告:「我們不能放棄獨裁政體,更不得順應民主化的觀點。」1987年10月,共產黨中央委員會批准改革大綱;到了1988年,辯論的氣氛稍微緩和。但是,1989年4月,此計畫在內部爆發。中國的大學生與其他人在北京聚集,弔唁胡耀邦的過世,並抗議政府未對其過世作適度的表彰。學生利用和緩下來的政治氣氛,在天安門廣場舉行更大規模的抗議活動,藉以譴責貪腐,並提倡中國憲法所保障的自由。

最後,「中國當時總計434個城市,其中有三分之一到三分之二城市」的學生、知識份子與工人,加入這場大規模示威。光是在北京,就有超過10萬名示威者呼籲民主,這使得共產黨相當恐慌。5月20日,政府宣布戒嚴,後來在6月4日,中國當局以血腥的軍事攻擊淨空天安門廣場,並鎮壓民運活動。趙紫陽與其他自由派改革者遭到整肅、下台的命運,而鮑彤則判刑7年。中國共產黨歷經一場「瀕死經驗」,再加上東歐與蘇聯共產主義的瓦解,中國領導菁英禁止在可預見的未來從事任何民主改革。

今天中國的開放與多元,是1980年代與天安門事件後所難以比擬的。過去激進的意識型態──事實上幾乎都是共產黨本身的意識型態──已成往事。共產黨已張開雙手迎接富裕的資本家加入,並在省政府裡策略性安插終身共產黨員,而國營事業的經理人也已成為富裕的資本家。毛澤東時代的恐怖氛圍、對運動與監督的嚴格管控,已由「微調後的『選擇性打壓』策略所取代,從此只針對公開挑戰……當局,不為大眾著想的人。中國是少數容許同性戀與跨性別裝扮的威權國家,但仍禁止政治異議人士」

共產黨政權依然相當殘暴,每年官方處決5千到1萬2千人,高於其他世界各國的處決人數總和。記者、律師、公民社會運動人士、知識份子與其他挑戰制度的人,容易遭受逮捕和囚禁(或軟禁)。但是,中國的獨裁體制逐漸變得成熟,滲透組織、收編企業人士、教授、知識份子與學生,派遣3萬名受過訓練的「網路警察」過濾網站、網頁與電子郵件。後者有一個極具企圖心的目標,希望盡力肅清網站的「有害資訊」──可能被用來「在國家陷入危機時顛覆政權」──據估計有1億4千萬中國使用者(包括3千4百萬中國部落客)會看到這些資訊。如今,中國的網路工具已經可以擋掉「顛覆」等字串,以及「民主」、「人權」、「法輪功」(反共產黨宗教運動)與「6月4日」(1989年政府鎮壓天安門廣場事件發生的日期)等關鍵字。夾帶著本身龐大的市場力量,中國當局警告谷歌、雅虎與微軟等國外企業必須自我審查。思科在1998年幫助中國建構網際網路時,已經遭「指控幫助政府當局設計程式,使他們得以滲透並監督網路。」2004年以後,中國以更激進的滲透方式加強網際網路的審查,同時,海外的民運人士則發動「網路鬥爭」(cyberstruggle)以規避中國的審查。

從許多原因來看,可以相信威權統治的形式──如果不是實質上,或許名義上仍是共產黨──將在中國維持很久。對於經濟改革的世代來說,開放世界最大的市場,已經創造了無止盡的榮景。經濟成長率仍然維持8%到10%(甚至根據官方數字,顯示2006年為10%)。鄧小平於1978年執政,之後25年,中國人均收入已經增加7倍,約有2億5千萬人民脫離貧窮。報紙發行量增加3倍,出版書籍的數量增加11倍。今天每2個家庭,就有至少1台彩色電視機;而1978年,每1,000個家庭中,只有3個家庭有電視機。1975年到2004之間,中國的整體「人類發展指數」改善了50%。如果大部分人民不再執著於共產黨意識型態的話,至少看起來他們對體制改善生活水準的作為感到滿意。但是,日子最好過的人,也就最有可能惹麻煩──在企業界剛崛起的都市新貴、專業人士與大學生。

從許多政治因素可預見,哥倫比亞大學政治學家黎安友(Andrew Nathan,同時也是專門研究中國的頂尖學者與民主的提倡者)所稱的「威權韌性」(authoritarian resilience)。在許多方面,中國現在的體系,已經大到不再適合由一人主導(如毛澤東、甚至鄧小平時代的政權),此外,也比較制度化。領導人的接班,由程序法規與準則明確定義;並限制任期,以確保權力交替。軍方與退休的政黨大老,影響力大幅降低。領導階層的教育水準較高,接受的訓練也較完善,在徵募人才時更注重能力,比較不會有派系之分。人民有更多方式可以參與決策過程、抱怨決策,從競爭的村落選舉(首次在1987年舉行)、人民大會的許多層面,到人民可提出行政訴訟控告政府單位。

自1990年代早期開始,就已落實其他治理相關改革,以精簡政府組織,減少國營事業的國家占股,建立財政法規單位,在政府採購上引進競標,改善課稅,以及──最近期開始的──整頓過度擴張的銀行產業,包括其背負的不良債權(non-performing loan),並囚禁最貪腐的罪犯。芝加哥大學的華裔政治學家楊大利,認為這些改革「有助於改善效率、透明度、國家行政的公平性」與「企業環境」。從黎安友、楊大利與其他人的角度來看,中國當代領導人相當聰明、有能力、務實、不民主,這種情況未來勢必將持續好長一段時間。

威權體制轉型

但是,多長才算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階層,要如何步下威權體制的階梯?關於這點,有4種可能的劇情發展。

威權統治可持續幾十年,逐漸從目前的獨裁制度,轉變成「協商式法治」(consultative rule of law)制度,落實司法獨立、公民多元主義與民眾的集思廣益,而非選舉或更具威脅性的交出共產黨霸權角色。換句話說,中國的體制將會像鄰國新加坡一樣,逐漸變成非共產制度,也較少出現打壓的情況。但是,除了兩國在國土大小上的巨大差異之外,中國貪腐情況嚴重普及,因此還看不出來要如何遏止,除非人民有權力以民主的方式,要求他們的領袖負責。

如果中國真的走向「協商式法治」制度,擁有真正的司法獨立,而且獨立媒體、公民團體與異議人士也有更多空間的話,那麼,毫無疑問的,正如中國上個世紀的歷史重現,將會出現要求全面民主的大規模運動──其規模之大,是新加坡領導人難以想像的。這也是為什麼中國共產黨領導階層,害怕蘇聯戈巴契夫所追求的那種政治改革。而中國自己的民主人士意見也一致。就在不久前,一位頂尖的知識份子告訴我:「中國的改革過程一直在累積風險。中國就像一輛不停加速、卻沒有煞車的火車,一直前進,然後超越新加坡模式。」

第二個可能性就是,隨著經濟發展而逐漸民主化,正如台灣與南韓(比較不是漸進的發展)一樣。根據「胡佛研究中心」(Hoover Institution)經濟學家暨前「國家情報委員會」(National Intelligence Council)主席羅文(Henry S. Rowen)預估,中國的人均所得將會持續快速增加,就算現在有點緩慢,每年只有7%。在2015年之前,經濟成長將會使中國的人均所得,從現在的6千美元(以「購買力平價指數」折算),達到1萬美元(以2006的幣值計算)──約莫相當於墨西哥與馬來西亞今天的的金額,而比南韓1987年進行民主化時稍高。羅文估計在2015年前,中國將會成為至少「部分自由」的國家(根據自由之家政治權利與公民自由的評等)。假定接下來10年,每年的經濟成長率會以5%的速度緩慢成長,羅文預估在2025年前,人均所得將會攀升到1萬4千美元(根據2006年的幣值計算),相當於今天阿根廷與波蘭的人均所得。屆時,羅文預期,中國將會因本書第四章提到的內在力量驅使,而轉型為民主體制。這些力量包括:教育水準上升與資訊普及,社會逐漸複雜與多元,種種一切都將迫使政府釋出更多政治自由與政治競爭,以維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

Rousseau (未驗證) ・ 2009/07/30 13:37

多謝 謝大哥的提醒 不過應該還算是在智財權的"合理使用"範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