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鼓勵農業生產企業化

2017/12/30 10:47
3,642次瀏覽 ・ 0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0
檢舉

農地面積狹小且破碎,是臺灣農業的致命傷。王永慶過世,臺塑集團不會因此解體。農業則不一樣。老農過世,子女都有繼承權,不論男女、有無耕作能力。其中即使有人想務農,也多半會因為農地面積過於狹小,養不起一個家庭,農業只能當作兼差。多數繼承人仍然留在都市謀生。農地就放任鄰居老弱種些菜,或自己撒一些綠肥植物種子,向政府領休耕補助。即使是政府完全控制的臺糖,農地一樣地逐年流失。

政治人物總是信誓旦旦地宣示要保護農業,法律也是嚴苛到要蓋一間農舍,有可能要經過100多個官員核章。蓋工廠根本不被允許。但看看蘭陽平原的現況,透天厝、民宿、鐵皮屋、甚至工廠,雜亂無章地散佈在田野。情況如同臺大校園一樣,建築物雜亂無章地散佈,完全看不到有整體規劃的蛛絲馬跡。只剩日本人留下來的椰林大道,可以作為臺大的象徵。

要解決臺灣的農業問題,首要之務當然就是先要擴大農業生產規模,並且讓農業生產單位由專業經營且具有永續性。政府也許可以用租稅獎勵措施,鼓勵農地地主串連成立農業生產公司。例如,將農地過戶給農業生產公司可以免徵土地增值稅等。此外,農業生產公司出售自己生產的農產品,也可以比照農民,免徵營業稅等。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