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仰德大道的行道樹反映政治滄桑

2017/11/14 10:40
2,598次瀏覽 ・ 0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0
檢舉

聽說蔣介石特別喜歡種青松和梅樹,因為諧音「輕鬆、沒事」。他剛來臺灣時,住在草山。因為擔心被人家說成「落草為寇」,所以把草山改名為陽明山。他設置陽明山管理局,管轄士林和北投兩地,局長由他直接指派。

蔣介石在仰德大道兩旁種植松樹作為行道樹。那時候的管理局有核發建照的權力。聽說蔣介石規定,他行車經過的地方,不准看到房屋。因此,直到現在,仰德大道兩旁50公尺,都市計畫仍然被劃為綠地保護區。

只是蔣介石過世後,陽明山管理局就被改制為臺北市政府公園路燈管理處。仰德大道兩旁的松樹,也「遇缺不補」。還有些樹莫名其妙失蹤,取而代之的是別墅的石頭圍牆和其他的樹種。即使禁建規定沒有取消,即使改由白色力量執政,仰德大道兩旁還是不斷地在動工興建別墅。受禁建規定影響的,則是弱勢的當地人。因為興建房屋,要經過冗長的行政程序,委託建築師申請建照費用,動輒百萬元以上。子女長大,房屋無法增建或改建,只能賣地搬離。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