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瑠公圳引水石硿?大坪林圳引水石腔?

2017/10/17 01:51
19,300次瀏覽 ・ 50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11
檢舉

瑠公圳引水石硿?大坪林圳引水石腔?

 

    2002年8月6日台北縣政府依文化資產保存法,經過審議指定「瑠公圳引水石硿」為古蹟。古蹟名稱引發地方疑惑,認為大家所認知的大坪林圳引水石腔,卻定名為「瑠公圳引水石硿」。新北市文史學會結合學者,經多年蒐集資料、研究,撥開了歷史部分迷霧。

照片

    這「引水石硿」〈隧道、暗渠〉,為1740〈乾隆5〉年郭錫瑠為灌溉興雅庄農田,最早所興建的引水圳道。水圳從新店溪青潭口引水,沿溪邊行,在開天宮下方遇堅硬岩石,須鑿石穿山。當時自然環境惡劣,又有原住民侵擾,這百來公尺的隧道工程讓郭錫瑠花費12年仍無法完成,1753年以後將青潭口到首汴的權利轉讓給蕭妙興。

照片

    1753〈乾隆18〉年大坪林五庄墾戶首蕭妙興與郭錫瑠訂約,以交換水源方式轉讓〈大坪林五庄同意郭錫瑠在獅山邊大潭另建埤圳及圳道通過五庄地界的權利〉,引水石腔於1760〈乾隆25〉年完成,成了大坪林圳〈灌溉大坪林五庄〉的水源及引水圳道。但這期間郭錫瑠也在上游直潭壩、過橋坑一帶另建引水口及圳道〈後被稱為頂埤或上埤〉,青潭口斗門頭到首汴仍共用〈或許曾短期共用〉。但上埤大圳常遭水患沖毀,並未成功。

照片

   1765年12月郭錫瑠病逝。1767〈乾隆32〉年子元芬繼承父業,改在獅山邊大潭〈碧潭〉,設置竹蛇籠築堰堤提升水位,另建置瑠公圳引水口及圳道〈被稱為下埤〉,這就是現在碧潭高速公路橋下所見的瑠公圳引水口遺跡。

照片

  

照片

此外,瑠公圳水利系統的多次整併與改組,也是引水石腔讓人混淆的原因。

   現在的瑠公圳水利系統,是由霧裡薛圳、瑠公圳及大坪林圳等三個系統及其他大小埤塘所合併而成。 

1907〈明治40〉年霧裡薛圳〈自埤腹引景美溪水,經景美、公館灌溉台北西區農田〉併入瑠公圳;  大坪林圳原本是一個獨立的水利系統,但在1956(民國45)年7月瑠公及文山兩水利委員會〈瑠公圳及大坪林圳兩圳的管理機構〉合併,改組為「台灣省瑠公農田水利會」〈後又改為台北市〉。因此,瑠公圳農田水利會成為台北盆地基隆河以南水利系統的管理機構。

  所謂名正言順,必也正名乎。這石腔已有250以上歷史,不是對古蹟本體是否為古蹟的意見,而是它的名稱。新北市文史學會正持續研究、找尋更多資料文獻,待佐證資料更齊全後,將申請重新審議,期望能為「大坪林圳引水石腔」正名。

照片

    引水石腔是大坪林圳的引水圳道,固然是郭錫瑠最初建,卻不是完成者,之後也不是瑠公圳的引水圳道;而且1767年瑠公圳改到碧潭另建引水口,是放棄過橋坑的上埤,而不是青潭口斗門頭〈早已轉讓〉,因此古蹟以「瑠公圳」為名,模糊史實易生誤解。

   

照片

    引水石腔位在新店開天宮下方。開天宮與開鑿引水石腔有關,始建於1751〈乾隆16〉年,供奉盤古大帝,早期施工人員的祭拜及附近居民信仰中心。原來只是一坪左右小廟,經多次改建而有今天的規模。開天宮與引水石腔一起走過歷史,也為引水石腔見證歷史。

    新店文史館正在展出「灌溉大圳 ◆ 大坪林圳與瑠公圳的故事」特展,有興趣的民眾可前往參觀。

               文山公民新聞社  邱明  新北市報導

 

參考資料:

夏聖禮 編著  瑠公圳引水石硿與大坪林圳引水石腔歷史研究資源手冊

               新北市文史學會出版;新北市政府文化局指導  2016年12月

新店文史館   「灌溉大圳 大坪林圳與瑠公圳的故事」特展

何文賢  偉大的水利工程—瑠公圳(上、下)

        瑠公圳大事記

          台北市文山社大網站  文山學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