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技夠不夠
一技夠不夠
一技夠不夠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
在看完這部影片後很明顯地可以感覺到芬蘭就職訓練的體系比我們完善很多,其不只是技能的教導,還有技術訓練前的輔導與諮詢。我想這也是這部影片想要表達的:台灣的就職訓練應該不能只是技術的傳遞。然而影片中也提到,對芬蘭這國家而言,勞動力是十分珍貴的,因此花錢在訓練、培養勞動力是值得的。言下之意其實就是說芬蘭也砸了不少金錢在就業服務這區塊,而因此理所當然地他們提供了很優質且完善的服務。所以我有疑問的是,台灣政府在資金方面是否也提供了就業服務中心足夠的資源使其能夠與芬蘭站在同樣平等的地位接受審視?如果台灣的就業服務中心所擁有的資源遠不及芬蘭,那這樣的差距是否同時顯得理所當然?
看完這部影片讓我有很深的感觸,回想幾年前剛搬來高雄,為了找工作四處求職,四處找機會,也四處碰壁,朋友跟我說:高雄是個工業區,四肢健全的人都很難找的到工作,更何況是坐輪椅的。
再看看芬蘭這個政府,各方面的福利都做的,令人會想,自己怎不是芬蘭人呢?
目前政府做的一些職訓.一些就業服務
,讓人感覺不是那麼用心,都只是做做表面,讓人看政府有在做事,這不是我胡言亂語的,這是我自己親身體會,還有週遭觀察。
前些年,我好不容易等了好久,終於有了工作,就業服務站通知我說:有一間小學缺一位圖書館管理員,要我隔天去找學校人事主任報到,隔天我興沖沖的去面談,工作是有了,不過兩個月後就掰掰,因為那份工作也只是,學校?了政府找一個湊數的殘障者,(政府規定多少比例人數要進用幾個殘障者)後來學校找到一個輕殘的清潔工,就叫我回家吃自己。
另外我有幾個四肢健全的朋友他,們雖然有去職訓所受訓學習技能但,是竟然進出多次職訓所,問他們職訓所學不到東西嗎?
他們回答:不是,是,就算你學會很多項技能,但是工作還是難找,除非自己創業,大環境如此,所以"還是回職訓局混~~~
這~~~~~這個問題該如何解決!!!!!!
臺灣職訓的目標是草率的給你一份技能,所以你會稍懂卻不專精,與分工細緻的現代社會是背道而馳的,尤其社會所需的人才專業也只是基本之一,重要的還有創意.溝通能力等等...職訓局給予學員的不應再這麼膚淺,而北歐的職訓局只是提早發現這一點,且北歐尊重每個受訓者的差異度,使之接受不同的課程....台灣則是因受儒家文化的影響,容易把人視為一整個相同的群體,給予一樣的授課內容,沒有差異的世界大同....這是因為兩種文化造成對職訓的不同看法,而北歐方法恰巧能被這現代世界適用,西方價值觀正是這世界的主流...也或許幾百年後,東方的謙讓文化反而風行全球,主宰世界的觀念想法....
相對於芬蘭,台灣對於職訓的規畫是不夠周全的,而且也太短淺了。在影片中,台灣大部分是針對技能上的訓練,但事實上,現在的就業市場強調的不僅僅是技術而已,是全方面的綜合能力。我覺的芬蘭有一點很好,就是他們會針對每一個他們的學員一對一的訪談,去了解學員的弱點和優勢,安排屬於每一個學員自己的課程,而不是每個人都上同一個課程,而且搭配的諮詢者都是那領域專業的人。但在台灣,雖然也有提供類似的服務,但場所是吵雜的大廳,諮詢者是行政人員,並且是以一對多的方式進行,我覺得這樣的效果不會很高的。所以,我覺得台灣的職訓可以在多強調在個體上,創造每個人的獨特性和優勢,而不只是傳授技術而已。
我認為很多人之所以會失敗的原因是因為不夠清楚自己想要的什麼,而存粹只是想要一份工作能餬口飯吃罷了!當然,這個社會是很現實的,金錢也是我們生存的必備要件,但是若沒有想清楚自己想要的以及自己的興趣是什麼,這樣那些待業中的人們實在很難因為上了短期的職訓課程而找到工作,我想找尋自己是非常重要的!就拿芬蘭的職訓課程來說,他們是請幾位相關職業或是專業的心理師來和有興趣從事相關職業的人談論,能幫助哪些求職的人找到自己想要從事的工作,透過雙方的溝通能聽到更多求職人所期望的,進而使他們找到屬於自己的位置,我覺得這樣的職訓方式會比培養一群沒有興趣、只是想要份工作的人來得更有效能,就如同影片中芬蘭職訓中心的經理所說得一樣,雖然在職訓的過程中需要投入不少的經費,但是它所帶來的經濟效益卻是相當可觀的,不僅不會浪費社會資源(像是領失業救助金),還能創造更大的收益!因此我個人的觀點是「找到自己」才是最重要的人生目標!
我覺得工作和自己的決心有關係。不管是在國外還是在台灣,你有決心做事情,就會更積極爭取機會,了解社會就業制度並且培養自己的實力與資格。但最重要的,還是要先能瞭解自己。
現在除了專業能力之外,溝通語言能力也會是一項利器。無論是外語或者是母語溝通,懂得表達自己並被別人懂得是很重要的生存籌碼。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