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翻出學校圍牆找尋生活根基-風車尾

2017/01/06 22:23
4,779次瀏覽 ・ 33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5
檢舉

【東華大學/記者 陳劉俐吟 董濬菁 李崇豪 林俞彰 謝至軒 採訪報導】

2016年12月28日

天生我材必有用-風車尾的由來

2014年,一群東華大學的學生來到豐田社區並主動籌劃了那一年的跨年晚會,當晚在會場中擠進了近千人的居民齊聚一堂圍著辦桌觀看跨年表演節目,以老人與小孩為主要居民的社區,一時之間變得非常有活力,一整晚笑聲充斥著整個豐田社區,這些人陪伴了大家的跨年夜。在兩個月的籌備過程中,風車尾這個以東華大學學生組成的團體就這樣成立了。

風車尾這個名字的由來是一句客家話,通常是罵人的話。因為過去在篩米的時節總會用到風鼓,風鼓會透過風吹與重量將稻米分類,沒用的米糠、爛米,就會被吹到風鼓的出口,客家話稱那裡為「風車尾」。這話第一層涵義是說人吊車尾,罵人爛;另一層則有著如「天生我材必有用」的意涵,因為那些米糠也還能夠用來做土地的肥料。因此這些大學生將自己比喻成風車尾,或許在別人眼中是不起眼的,但也有能力可以為這塊土地貢獻自己的養分。

風車尾團隊最初與豐田社區接觸是一群年輕大學生,為了舉辦一場將在地的阿公阿嬤們的生命故事,畫在社區的牆上的暑期活動。到在漸漸地與當地長輩們的接觸過後,他們才得知,豐田當地青壯年人口因為找工作的緣故而外流,讓當地擁有許多長輩獨居,在日常生活自理上會有許多不方便。這不是花東地區,也是整個台灣面臨的高齡化問題。所以風車尾團隊便開始思考,年輕人可以為當地做些甚麼,於是就有了風車尾行動的計畫。

除了辦活動以及課程外,平時內部也常常做一些補充課程,成員彼此互相開會討論,激盪出不同的想法與意見,為著下一個活動來做準備,風車尾成員楊富民說:其實辦這些常態性活動和課程對學生來說壓力非常大,因為要花時間和精力去實踐,所以有時候成員可能就會放棄或是暫時離開這個環境,所以我們也不會去強迫他們留下來,我們相信他在這裡把學到的事帶去外面實踐去感染身邊的人,也是一件很值得欣慰的事。但他也提到在他們的工作室裡有很多書籍提供成員去讀,藉此去激勵成員們的信心,彼此間互相的溝通,建立一個完善的家庭概念。

走過百年的歷史-豐田社區

位在花蓮縣壽豐鄉的豐田村,早年為日本的移民村,也造成今日有棋盤式村落與整齊劃一的建築樣貌,昭和年間,因為日本戰事不斷,移民子弟也一一回本國當兵,而在台灣的西部居民,也因生活困苦開始向外發展尋找工作機會,所以豐田村才有了新竹、苗栗的客家移民和西北部遷移來的閩籍居民,直到日方投降,台灣光復後,阿美族人及外省族群才陸續進入豐田村。然而「豐田村」這個已隨著時間成為歷史,轉變為「豐田社區」。現在豐田地區有三個村莊分別為-豐山村、豐里村及豐坪村。在豐裡村設有豐田文史館,詳細記載了豐田村從建村到現代的歷史。

當地務農居民多,以甘蔗、稻米為主。近年以養殖黃金蜆為新興產業。工藝方面,早期是以「豐田玉」加工,現在則以客家拼布藝術作為居民生活副業。豐田移民村是目前保存較為良好的一處,加上當地居民在社區總體營造工作上投入的心力,為這段過去的文化資產注入一股新的生命力。因為豐田的社區樣貌,小而美、整齊又復古的街道風貌,保持許多日式古蹟建築,促成了遊客來花蓮必參訪觀光景點之一。

人口方面,豐田社區就像其他現今台灣社會的其他農業社區一樣。年輕一輩的居民為了更好的工作機會,而放棄在家鄉的田地工作,紛紛向外發展。豐田社區的學習環境只有兩所國小(豐里國小、豐山國小),一所國中(壽豐國中),要繼續升學到高中高職也必須到市區或是離社區較遠的地方。這些條件使得豐田社區,現在能看到的都是老年人及高中以下的學童,鮮少看見青壯年在社區裡。社區活力也顯得較為低迷。這樣的轉變讓豐田地區面臨著產業轉型,社會結構變遷的問題,以致產生農地休耕、人口老化、外流、單親隔代教養、城鄉落差等議題,同時也造成在地傳承文化逐漸消沉與流失。

牛犁社區交流協會是豐田社區的第一個社區營造的團體。從民國90年開始,為因應農村社區變遷,協會由幾個家庭成員組成團隊,於豐田地區開啟推行社區總體營造事務。然而牛犁社區交流協會的成員中多為中壯年人,在社區中仍然缺少了一份青年的力量。直到兩年前,一個由大學生自行組成的社區營造團體--「風車尾」成立在豐田社區,以豐田文史館為根據地。與牛犁社區交流協會 一同舉辦了許多活動,將青年的力量注入在社區中。

人與人的連結-風車尾所做的事

風車尾團隊在社區協助了大大小小的活動與課程,例如每週二的樂齡課程以及週四的國小社團,還有像跨年活動、冬至搓湯圓等等。風車尾團隊也在今年於豐田文史館成立了社區福利社,透過這個社區福利社與在地做連結,舉辦文化活動關懷社區老人家以及孩童。

他們也帶著社區的人共同研發手工藝、文創產品以及加工產品辦了一個豐市集來去賣。其中的加工產品都是利用當地生產過剩農產品,經過加工製作後研發出來的。還有上面提到的跨年晚會,是一場名為「收冬豐田」的跨年辦桌。讓大家在歲末時,可以一起圍桌來團圓。有別以往的辦桌,在「收冬豐田」所使用的桌子並不是大家所熟悉的紅色,而是綠色的辦桌;

除了在社區辦活動熱鬧氣氛以外,風車尾團隊也會幫忙社區居民的居家環境做改造,或是像長輩們學習如何種田,雖然一開始種出來的收成不太好枯,但也讓有參加的學生們可以去接觸到真正的土壤。其中有次因為有颱風來襲,一位阿嬤種的辣椒她一個人沒辦法去採收的完,所以讓當地的小朋友和學生們大家一起來幫忙。在東華大學有開放的表演或展覽時,他們也會帶著長輩們來學校看表演,讓長輩對社區以外的世界有更多的接觸;在青少年的方面,他們辦了三對三的鬥牛比賽來促進青年們的感情交流,為了不只有東華大學的學生,也讓當地的青年慢慢地加入並成為社區營造的力量;他們還將豐田文史館打造成了社區福利社,讓文史館有了新的意義。

學習是一輩子的事-老人樂齡及國小社團

老人樂齡課程是指,風車尾團體與牛犁社區交流協會,在豐田社區中所辦理的專為社區老人開設的特色課程。舉凡像是中文識字班,陪伴教導長輩識字,讓長輩和在社區中的移民們都可以更加的親近;定期做居家關懷訪視,了解社區中的長輩們的需求。像是有一位阿嬤的願望就是想要有人陪她去花蓮市區逛街。這位阿嬤因身體病痛的緣故,時常自己搭公車去市區領藥。然而阿嬤表示,自己老是跑市區拿藥卻不了解花蓮市區有甚麼有趣的地方,希望有人能夠帶著她在市區逛逛,去看見自己所沒見過的花蓮。

此外,風車尾團體還開設了才藝班。推行手語及打鼓的學習課程,讓長輩在退休之後有新的事物可以學習,也可以活動起來筋骨。有一部份的長輩也在學習才藝後自己成立表演團體,在社區活動中表演。甚至連附近社區也都邀請他們。樂齡課程不只讓豐田的老人家可以走出家裡,學習新的技能,能跟這個社會有更多互動。也透過定期的活動,保持自己的生理及心理的健康。

除了老年樂齡課程,風車為也進入在地的國小,成立社團性質的課輔班。將把人與土地連結的想法帶給小學生們,培養他們從小對自己生長環境的感情。在放學後,成員們各個陪在孩子們身邊耐心的教導功課及學業上的困難。有時會準備一些特別的課程給小朋友,像是利用當地的農作物烤餅乾;請小朋友畫出屬於自己的繪本;也有介紹豐田社區歷史的文化課程,讓孩子們更了解自己所居住的土地上發生過甚麼事,過去祖先們開闢這塊地時又是如何的篳路藍縷。

要與土地連結最快的方式就是親身接觸土地。風車尾團隊也帶著學生們走出教室到豐田社區中學習,在社區中,大多數孩子們其實都是農家出生,而風車尾也在這樣種植的過程中帶給他們不一樣的農業知識、環境知識。他們帶著學生們一起種下洛神花的種子,並定期的去灌溉整理。體會農人靠天吃飯,和滴禾下土辛勞。其中遭遇了許多颱風在台灣肆虐農地變的滿目瘡痍,成員們還是不辭辛勞的將田地整理好,努力救活還能夠繼續生長的洛神花樹苗。在最後收成將洛神花做成蜜餞,以及洛神花果醬洛神花茶等等讓學生們帶回家。

人與心與土地-風車尾如何影響社區

今年下半年度風車尾團體減少很多,減少大型活動,跨年不辦、聖誕節不辦、大年初一也不辦,老人家覺得很可惜。風車尾雖然才成立兩年,但是團隊們早已發現社區的長輩及小孩對他們有著深深的依賴感,像是過去都會舉辦的聖誕節及跨年晚會皆一一取消,沒有一絲絲的動靜也沒有像前幾年熱鬧的宣傳行動,但越靠近這些節日的來臨,社區的長輩也主動問起怎麼沒有任何活動的消息,因此從長輩的疑問中發現他們開始期待著某一刻的到來,也讓我們看見他們對於青年在社區中所創造的溫度,竟是如此地依賴著。

創辦人之一的楊富民解釋透過前兩年的活動,將村子裡的許多社團重新連結,並且我們也透過這樣的關係,進入到村子裡面開設常態性的課程,與孩子、長輩,以及青年們開始日常性的接觸。看見過去所做的活動成功將居民聚集在一起,並發現他們已不需要透過跨年的這一個藉口,因而決定減少了一些大型活動,楊富民說「幸好跨年,沒有成為我們的頑固與堅持,我們最終極的目標並不是節日、不是跨年,跨年頂多是個藉口,我們依然保持著初心,來重塑群我間的關係,而我們的初心一直都是重新為鄉村的鄰我關係找回更親近的模式。」

從招募青年進入到社區一同投入風車尾,同時也透過活動看見社區問題、聽見居民的需求,最終凝聚農村彼此的情感聯繫與深化,而他們也已經完成了這一項事情,所以對於今年取消大型活動對整個團隊、社區居民是另一種慶幸!

風車尾將青年的力量注入在社區中,透過辦活動的方式去吸引居民的參與,不論是帶著老人家一起參與樂齡班學習各種課程,或是在國小社團中帶小孩子去認識自己的家鄉文化,讓他們更接近所生長的環境,還是在整個社區中所創造的情感價值,都是透過年輕人所擁有想法及關心在地議題的熱切而交織出那美好果實,即使活動帶來身心上的疲憊,只能不斷地突破困境,再來盡力的帶給居民熱鬧活絡的社區外,更可貴是過程中創造了過去農村時代那種彼此依存、依靠的親密關係。

創辦人心得

對於做社區營造,創辦人表示其實並不會是那麼快樂的事情。「這是一件要做個好幾年才能看得出成效的事,大家常覺得疲乏、勞累。尤其是沒有成果或是進步的不明顯時更是。」創辦人也說到,雖然自己很喜歡在社區的街上跑來跑去,為街訪鄰居們服務時的感覺,但看見很多人的家庭出了問題,更多時候是覺得痛苦。「但其實在做這些事情不需要想那麼多,就像在家裡地板看到一張衛生紙,就會隨手撿起來,看到哪裡需要幫忙就做。」

有阿嬤曾經向他們提出請求:幫忙趕走家裡的蝙蝠,但其實背後的主因是家裡房間太多但都是空房,所以才會造成蝙蝠入侵的情況,經過深深思考這個問題才發現原來是缺少人的陪伴,家屋中原本有人居住的房間,現在都空無一物了。常有人說,現代的年輕人就是一路向北發展,但也是有一群人讀完大學後願意再回歸自己的社區,創辦人就是希望更凝聚這些年輕人,為花蓮自己的家,找到一份機會為自己的家盡一份心力。「或許我們能出的力不多,但就像我們的名稱『風車尾』一樣,「天生我材必有用」的意涵,因為那些米糠也還能夠用來做土地的肥料。我們的力量最終還是會變成養分,為這變土地盡一份力。」這就是創辦人對於自身、對於風車尾,甚至是對於社區營造的感想

風車尾的出現,帶給社區的長輩及小孩更多情感上的加溫,甚至在長輩晚年的這段時間裡增加了他們生命的寬度,體驗不同的課程、完成未曾做過的事,他們一成不變的晚年生活,卻因為一群年輕人的注入,使得生命更加有色彩,使得社區更為活絡,人與人之間而非只是鄰居點頭之交的關係。因為風車尾的進入讓社區居民有更多、更新鮮、更不一樣的事情發生,從居民對於風車尾的依賴就能看出,這一個團體帶給社區有多麼大的力量及活力,影響了不只是青年自己在過程中所增加的自我價值,更重要的是,團隊的初衷意念「為鄉村的鄰我關係找回更親近的模式」,是深深地在社區中種下。

風車尾的成立雖然沒有大筆的資金在背後支持運作,但有著如太陽般的熱情持續溫暖著這個社區,透過不斷的扎根與在地的居民產生感情,使得這些異鄉的孩子們有了第二個家,而這裡的老人則感受到如自己孩子一樣的陪伴。這些年輕人透過找尋彼此生命差異的夥伴,走出教育體制之外,找到生活的根基。懷抱一些夢想,希望這些夢想在土地上扎根發芽。他們在社區裡工作,他們工作在社區裡。

指導老師:黃毓超老師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