競爭力告急!搶救低落閱讀教育
幾十年過去,「重慶南書街」這響亮的稱號,從人手一本書,到現在人手一台智慧手機的時代,資訊與知識的取得,愈來愈依賴手機與平台;願意逛書街看書的人越來越少,書店也一間間吹起熄燈號,讓我們的閱讀教育亮起了紅燈。
閱讀有什麼好處呢?許多研究紛指出,透過閱讀可以提升對文字的理解、邏輯推理的能力、專注力等等。學習所需要的種種能力,都能從閱讀中培養起。反觀現在嚷嚷著說要有競爭力的台灣,從小一台平板手機,影音刺激和遊戲的吸引,閱讀率逐年下降,競爭力,從何談起?
根據天下雜誌的最新閱讀現況調查中,台灣平均閱讀時數是2.76個小時,其中,下降最多的族群,正是處於學習巔峰的18、19歲的族群,從原本的4.08小時下降到2.66個小時。這樣的數據,對在華文世界裡唯一擁有出版自由的台灣來說,何嘗不是一種傷害?解決方法呢?香港中文大學教育學院的副院長謝金河看到台灣這種狀況,指出最重要的一點解決方法,就是政府的大力支持。
回到家庭與教育現場,重新打造優質的閱讀環境與習慣,就像德國有句名言所說,「一個家庭沒有書籍等於一間房子沒有窗戶」,可見閱讀的重要性。教育,是競爭力裡最重要的一個環節,而閱讀,則是教育裡不可忽略的基石。未來台灣想要翻轉國際競爭力,閱讀教育的培養,將是政府與人民,不可忽視的一道課題。
記者 劉佩姍 李雨莘 劉柏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