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台灣蔗糖的晚年記事

2009/02/26 12:21
5,275次瀏覽 ・ 4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4
檢舉

由於轉播世界棒球經典賽  我們的島這兩週的播出時間 將延後一小時 
因此本週的首播時間將改為   3月2日(一) 23:00 ~ 24:00,
        另外週六的重播時間   3月7日(六) 11:00 ~ 12:00  則將視轉播狀況調整


【台灣蔗糖的晚年記事】

採訪/撰稿 郭志榮
攝影/剪輯 陳添寶

 

曾經,它興盛了一座城市,曾經,它富裕了一個國度,當蔗糖的甜美滋味不再,暮光中的老糖廠,等待下一場輪迴


我們的島 節目

首播:2009-03-02(一)  23:00
重播:2009-03-07(六)  11:
00

 一群來自各地的單車迷,在雲林虎尾,準備參加一場有趣的活動,因為他們將要追逐載著甘蔗的小火車,體驗早期追火車搶甘蔗的鄉村生活。一路上,沿著台糖五分車的鐵道前進,解說老師沿路說明,這些鐵道的歷史。穿過種滿甘蔗的田野,來到裝載甘蔗的蔗埕,早期採收後的甘蔗,由牛車或貨車裝載,來到這裡倒進漏斗,再由火車運回糖廠。

 

載運甘蔗的火車,從田野緩緩開過來,小小的柴油車頭,拉著長長的車身,經過大家的身旁,許多人奮力的踩動單車,追著火車拔取甘蔗,體驗早期農村生活困頓,大家搶甘蔗嚐舔頭的甜蜜滋味。歷史在這個時空緩緩重現,百年的台灣糖業,曾經一度繁華,載運甘蔗的小火車,遍布在台灣東西部的田野。

 

台灣糖業發展甚早,從荷蘭人來台期間,鼓勵種植甘蔗,清朝治台期間,各地興建糖「部」大量產糖,在重製的模型中,顯現當時茅草為屋,牛隻拉石磨搾蔗汁的場景。到了日治時期,糖業成為台灣出口主要產品,全台紛紛建立現代化糖廠,巨大的製糖工廠在田野中聳立。1930年左右,糖業經濟發展到最高峰,曾經佔台灣外銷出口值的一半,產糖量排名世界第三,不僅富裕了國家,更帶動許多城市的發展。

 

到了國府來台,糖廠收歸國有,糖業經濟成為支撐工業發展的來源。當各式加工區紛紛成立,台灣糖業卻在國際市場,因為價格無法競爭,漸漸停工關廠,許多糖廠成為工業廢墟,糖業的風光走入歷史。

 

載運一長列的甘蔗,司機員熟練操縱機具,拉動五十節的車箱,要將甘蔗送入糖廠。台糖虎尾糖廠的小火車,成為目前台灣僅剩還在載運甘蔗的列車,長長的載蔗列車經過田野,已經成為一種歷史景觀。

 

在台灣,台糖擁有三十多座糖廠,紛紛關廠停工,至今僅留下善化及虎尾糖廠仍在運轉,其中虎尾糖廠保留較多的歷史風貌,成為許多人參觀的地點。走入虎尾糖廠,巨大的機具,標示糖業時代的工業文明,糖廠中的機具,後期雖有改良或整修,但是依舊保存著日治時期的樣貌。

 

從搾汁、熬煮、提煉、結晶到粹取,製糖的流程被完整的保留下來,糖廠成為活的工業歷史,台灣的糖業文明,依然活存在這裡。在高速離心機具的旋轉下,砂糖出現在大家面前,台灣糖的甜蜜,成為許多參訪者的驚喜,高興的不只是看見糖的製作流程,更高興傳統的製糖工廠,依然保留到現今。

 

但是這樣的期待,可能將會落空,因為製糖的成本過高,虎尾糖廠也面臨停工的危機。從1980年代開始,台灣許多糖廠紛紛停工,二十多年的荒廢閒置,讓許多糖廠成為一種歷史餘影,廠房的斑駁色澤,呈現一種時光的痕跡,也宣告這些百年老糖廠,從工業經濟走向文化資產的能量。

 

在每一座糖廠中,文化資產可以分割成為三個區域,一個是製糖工廠的工業遺址區域,一個是糖廠旁員工宿舍的生活文化區域,另一個就是糖廠外圍廣大的鐵道系統及車站區域。但是時到今日,城鄉發展之下,蔗糖鐵道拆除大半,台糖小車站也所剩無幾,糖廠本體的許多製糖工廠,許多早已完全拆除,未拆的任其殘破。更令人心驚的是,日本時期留存下來的宿舍區,現今不斷遭到拆除的命運。

 

在蒜頭糖廠,因為員工晚近才紛紛遷出,許多日本老宿舍保留完整,在廠方細心整理下,顯露房舍的原始面貌,妥善保存了台灣的歷史資產。這些日本老宿舍,不僅式樣不同的房屋建築,有著值得研究的結構美學,更重要是,這些糖廠宿舍村,每棟房子排列構成的空間,形塑百年前工業村的時代思維,成為舉世少見的文化遺址,具有高度的文化價值。

 

但是,珍貴的糖廠老宿舍,因為土地開發利益,許多地目都是合法建地,在糖廠爭取財源的急迫下,成為首先被拆除後租售的區域。破敗的廠房、拆毀的宿舍、早已消失的鐵道,台灣糖業的文化資產,就像百年大宅,在後世子孫支解變賣下,有如風中殘燭,面對晚年的滄涼。

 

十多年來,台糖的文化資產,成為各界呼籲重視保存的課題,希望能夠找回台灣糖業的新生機會。在嘉義蒜頭糖廠,一項糖廠再生計畫被推動著,廠區內的員工組成經營團體,以文化觀光方式,找尋糖廠重生的機會。

 

糖廠重新整理五分車鐵道,經營導覽解說的生意,原本駕駛火車載甘蔗的司機員,也開始學著載運乘客。糖廠內的員工,經過訓練後,當起解說員,面對年齡不同的遊客,必須展現不同的導覽功力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