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回首白恐苦難-解嚴紀念日人權館《獄外之囚》新書座談

2015/07/19 22:17
3,975次瀏覽 ・ 2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1
檢舉

回首白恐苦難-解嚴紀念日人權館《獄外之囚》新書座談

臺灣走過戒嚴時期的驚恐與悲情,緬懷歷史教訓,不能遺忘政治受難者和他們家屬走過的苦難歲月。7月15日解嚴紀念日,文化部所屬國家人權博物館籌備處,特別舉辦《獄外之囚:白色恐怖受難者女性家屬訪問紀錄》南部場新書座談,透過珍貴文字與影像紀錄,呈現費時兩年多來,完整收錄55個受難家庭裡女性家屬遭逢逆境時,堅韌、艱辛成長的生命故事,回響熱烈。

    代表人權館籌備處出席的副主任王信惠表示,人權館正與時間賽跑,透過史料蒐集與口述訪談紀錄,還原歷史真相,「謝謝在座的受難者及家屬勇敢地說出這段歷史,激勵更多同樣是白恐的受難家庭走出陰霾。」

照片

與會貴賓大合影(台灣文學館提供)

    15日新書座談現場,人權館邀請女性受難者黃淑女士及受難者女性家屬羅美枝女士、李錦姬女士現身,回首身處在外界無形的牢獄中,一夕之間突然痛失至親、被社會孤立、奮力求生的艱苦歷程。黃淑女士今年高齡89歲,當年因為參加國語講習班,繫獄3年餘。出席發表會時,黃女士神采奕奕,並由入獄時年僅5個月大的長子一起陪同出席,令與會者充分感受其卓然的生命毅力。

照片

女性受難者黃淑分享受難經歷(台灣文學館提供)

    羅美枝女士的父親羅天賀,當年被指控是叛亂犯慘遭槍決。羅女士說,「為什麼一個人的性命就要被別人奪走了,臨槍決前還能夠笑笑的?東想西想,最後我想到小時候那麼困苦的日子,我阿嬤猶原堅持要有志氣地活著,我就懂了,因為阿嬤一定也是這樣教育多桑,不論如何,都一定要有尊嚴、骨氣,他一定也是記住了阿嬤的話,所以要被槍決前他才會笑得相當自然。」

照片

受難者家屬李錦姬分享生命故事(台灣文學館提供)

    李錦姬女示則說,她的父親李天生經歷6年牢獄之災,出獄後自立創業,在自創的公司內大力幫助收容政治犯,解決就業問題,「充分展露他的俠義性格,令人懷念。」

照片

受難者家屬藍芸若係本次受訪者之一,同時分享擔任景美園區獄外之囚特展志工心得(台灣文學館提供)

    口訪計畫成員台北科技大學副教授楊麗祝則指出,許多女性配偶雖然對於案情所知有限,也鮮少對兒女談及父親,「但他們都是勇敢面對人生,擔起養家活口,培育子女的重責大任。」

照片

受難者家屬羅美枝分享人生苦難歲月(台灣文學館提供)

    受難者家屬藍芸若現場分享了擔任「獄外之囚」特展解說志工的心得,她希望社會各界多多前往參觀,透過女性家屬視角,更深刻體認白色恐怖對台灣社會造成的創痛。人權館籌備處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復興路131號。網址:www.nhrm.gov.tw

照片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楊麗祝副教授講述口述經驗(台灣文學館提供)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