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祖靈‧連結_原住民第15~16族誔生展演

2015/01/31 12:37
5,857次瀏覽 ・ 237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4
檢舉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103年12月16日起推出「祖靈‧連結-拉阿魯哇、卡那卡那富族的文化傳承特展」,於104年01月30日來自高雄的拉阿魯哇、卡那卡那富族與台東當地民住民共同展演...該展於史前館第四特展室展出至104年5月17日,歡迎全國各地民眾及原住民朋友一起來認識新族群。

「祖靈‧連結-拉阿魯哇、卡那卡那富族的文化傳承特展」是文化部以具體行動重視當代台灣原住民族文化發展的重要展現,希望帶動起國人關心新的原住民族成員及其文化。尤值得一提的是兩族因長期以來未受到太多重視,相關文物流失。藉此次特展,在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國立台灣博物館、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系博物館等相關單位支援下,得以將兩族的傳統文物出借在史前館做完整展出,殊為不易。

史前館張善楠館長致詞時以卡那卡那富、拉阿魯哇族語『sosomanpe(索索滿貝)、 er er Lai sa(爾爾來撒)』表達謝謝、感恩之意,感謝文化部、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高雄市政府原住民族委員會、高雄市桃源區公所、高雄市那瑪夏區公所協助促成此次的特展與文化展演交流活動。這次的開幕儀式,也特別邀請兩族族人出席參觀特展並進行歌舞展演,並與台東當地部落交流,相互學習並促進族群間認識,別具意義。

展演活動由臺東達魯瑪克部落揭開序幕,卡那卡那富族則以『卡那卡那富正名之歌、a i ia na、pa ra nangn mo與見面歌』進行交流,拉阿魯哇族由歷年在原住民文化推展成就屢獲全國第一與優等獎的興中國小代表演出,以『遙想矮人-舞動貝神』舞動序碼帶領大家認識台灣原住民第十五族。

過去的族群分類,拉阿魯哇、卡那卡那富被歸類在鄒族體系,目前人口數約500多人,分布在那瑪夏區楠梓仙溪流域兩側,與高雄市桃源區荖濃溪流域,長期被歸類為鄒族中的「南鄒」,族群命脈與發展因此交錯在一起。兩族在飽嘗多年家園流離的處境後,終於在103年分別獲得政府正名為臺灣原住民族第15、16族。此次史前館透過田野調查及文獻資料的收集,紀錄下兩個族群爭取正名的過程及整理傳統文化、祭儀介紹給民眾認識。

史前館特別規劃「祖靈˙連結-拉阿魯哇、卡那卡那富族的文化傳承特展」,希望讓多民眾瞭解認識新的族群文化。本項特展內容分為六大主題,包括:族群分布與遷徙歷史、族群社會型態、族群傳說與主要祭儀、拉阿魯哇及卡那卡那富與阿里山鄒的族群分類關係、透過祭儀連結群體,復振傳統文化等。展期自即日起至104年5月17日止,歡迎全國各地民眾及原住民朋友一起來認識新族群。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