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水稻秧苗"疏植、少苗、淺​植"需要配套措施

2014/12/31 09:30
3,152次瀏覽 ・ 67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0
檢舉

>>農試單位推動的水稻栽培方疏植、少苗、淺植:播種量220g、插秧3~5支、淺插。肥料用量氮素推薦在100~120kg/ha
 

先不談一般農夫的行為改變需要時間與支持系統
 

我很感謝政府開辦園丁營
所以老師有教"疏植、少苗、淺植、少肥"
當我四年前第一次去種田時
陸續遇到一些理論與現實無法搭配的情況
 

1.插秧前,好不容易找一個口頭答應可以"插少一點"的插秧機
真正插秧時,我告訴插秧機師傅,行距拉最大,盡量抓最少支
當場插秧機師傅,秧苗業者,鄰居,我爸把我團團圍住
說"做不來","會發草..."
我只好用"我家自己要吃""秧苗只有訂一分地17片(那兒的農民是一分地30片)"兩句話擋住他們的關心
不少其他新世代農夫也是面臨同樣的問題
如果耕種的是父親的田
聽說還會被爸爸照三餐唸
說把田亂搞,讓老爸在鄰里和親戚間很丟臉
 

2.因秧苗很少,插秧機師傅只好硬著頭皮上陣
稀稀落落的插完,他告訴我,"千萬不要告訴別人是我插的,太丟臉,真難看"
四年下來,如今他終於很自豪的說"今年插得很漂亮"
除了小農,改變插秧機師傅的觀念與行為是否可以有其他部門支援?
 

3.我想買"播種量220g"的秧苗片
育苗業者說多播種300g,因太稀疏農民不習慣,機械生產,少量客製化不方便
我問少肥少藥的產銷班,可不可以買"播種量220g"的秧苗片
產銷班說與農民習慣不同,不方便
因小農多是一個人或夫妻檔
要兼顧育苗,生產,銷售,學新農法...實在吃力
是否有秧苗場或其他農民可以幫忙做"播種量220g"而且是用您提供論文上寫的安全方式消毒生產的秧苗片?
如果可以補助買肥料,除草劑,農藥,能不能撥一部分經費補助生產好的秧苗,讓小農買的到?
 

4.現有秧苗片是用灑播的方式
所以插秧機抓的時候,很容易有遺漏的部分
農民需要花很多時間補植
莊有志老師說"秧苗片用條播的方式",插秧抓的效果比較好
三大牌做育苗生產機械的邱老闆說
機器都可以設計的出來
但是要有市場願意用
整合育苗機到育苗場到農夫"好的秧苗"一貫作業,不曉得哪個單位可以幫忙?
 

5.一般小農不容易取得好的稻種
我從產銷班買到"益全香米"的秧苗
收成送去檢驗
卻與"益全香米"品種不符
因此我只能告訴消費者,有香氣的香米
 

6.
稻種技轉,不知道是否有財力的大糧商才能拿到好的或新的種子?
納稅人繳的錢
支持新品種研發與改進
是否有個公開的平台
讓小農或甚至想種看看的民眾也可以拿到自然栽培或有機栽培留下來的稻種

補充說明:技轉授權對象並沒有區分小農或是大糧商,要授權的品種通常都有特殊性質,授權內容都公開於網站(農業技術交易網https://tatm.coa.gov.tw/INDEX.ASPX)
 

我以前也在公家機關工作
知道公僕難為及努力
真的衷心感謝所有農業人員的辛勞
 

我們也已經接受新觀念
願意去改變
但真正去落實的時候
很需要支援系統

 

感謝張素貞博士補充

有關留種採種技術,純度保證是一個很高的生產技術,所以稻種有三級繁殖制度及採種技術(稻種純正、田間清淨、去偽去雜、割稻混雜等),非一般農民可以做到。我們自己採種田選擇上期作未種過水稻的田,以單本植種植,生長期間至少4次去偽去雜,田間每株都要看過。所以留種也頂多1~2次就會走種,要自然栽培及有機留種就需照上敘方法每個環節都要小心。曾有農民自己採6公斤量稻株,自己脫粒留種,再種所得苗比較不會混種,但純度是否保住,很難擔保。

 

關於台端103年12月31日mail農委會首長信箱,農試所說明如下:
1.目前確實有許多新一代農民以友善環境的栽培方法進行栽培,在剛起步時常受到年長者的批判,但也因個別農戶在自產自銷後,逐漸呈現出成果,也就能獲得年長農友的支持,時下已有許多成功的案例,值得參考,如雲林土庫農友自然農法之〝彤言彤語〞稻米、嘉義太保有機農法生產的〝藍田香米〞、雲林北港有機栽培的〝台灣越光米〞。
2.改變插秧師傅的觀念確實不容易,農試所於農民學院開立訓練班中「水稻種苗繁殖生產技術進階訓練班」均已加強對健康種苗的宣導。
3.有關健康秧苗之培育,因育苗場礙於翻盤率關係其育苗場的育苗數量,一般無法等待秧苗健壯時再出秧,建議可以先將秧苗拿回自己田區待較健壯時再插秧。
4.目前育苗方式,水稻播種都利用自動化的播種機,可以調控播種量的多寡,不至於有灑播與條播的問題。
5.建議聯合多位小農共同育苗及插秧作業,可以減少代耕業者對疏植、少苗、淺插的不適應。若栽培面積不大,可自行育苗,相關育苗技術可就近請教各試驗改良場所。
6.稻種技轉問題,大面積栽培的品種,都經過各縣市政府三級繁殖制度(原原種、原種、採種)推廣給農民,新育成品種則因各改良場作法而異,有以試種或無償推廣為主,也有技轉給育苗業者或契作集團。試種可洽該品種的原育成單位,詢問稻種取得相關資訊,本所網站的TRIS 稻作資訊系統有國內育成水稻品種之育成單位及特性資料可供查詢http://tris.tari.gov.tw:8080/default.jsp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主任委員電子信箱 敬啟
聯絡人:林美伸
李長沛
電話:04-23317202
04-23317177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