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 921 People’s Climate Mobilization@Taiwan, we were very exciting to find the one & only event "PCM_TW" holding by a team called Taiwan Youth Climate Coalition(台灣青年氣候聯盟). What a pity, It's only them acting alone. & to make this climate march worse in a bad situation, there were very few attendants present at the National Council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台灣永續發展公民論壇) @Taipei Hero House, Armed Forces Association(台北國軍英雄館), which seems unknown to the public, like most of the gov-controlled conference before.
https://www.facebook.com/RevNews/posts/379973075489594:0
現場聯播 Media Broadcast@
sky lee(OccupyTaiwan) https://facebook.com/themoslar
Revolution News https://www.facebook.com/RevNews
反資女力聯盟 https://www.facebook.com/wactaiwan
佔領台 https://www.facebook.com/occupytaiwan
貧窮新聞社 https://www.facebook.com/poornews
1新聞 https://www.facebook.com/tai1news
https://youtube.com/user/themoslar
2014年9月23、24日,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於紐約召集126+個國家的總統和政府代表參與氣候高峰會 Climate Summit,提出各國及公、私部門在面對氣候變遷問題的解決方案。使明年2015年巴黎氣候會議能夠更凝聚全球共識,為維護2050年未來世代的生存權,產出一份具約束力的法律文件。國際環境組織 350.org為向世界政府展現人民對於解決氣候變遷問題的關心與期待,於高峰會前夕的週末發起全球氣候行動 People's Climate March。主要遊行將在9月21日於聯合國總部-紐約舉行,全球將有超過2590+場氣候行動在世界各地響應,敦促各國採取緊急措施應對氣候變化。紐約市今天下午舉行35萬人大遊行,場面相當盛大,交通近乎癱瘓。
台灣青年氣候聯盟TWYCC(Taiwan Youth Climate Coalition)9月21日下午在捷運西門站六號出口&國軍英雄館前,用行動劇+搖旗吶喊的方式響應行動。於此同時,2014年底正是台灣地方性選舉的重要時刻,但是候選人們的環境政見卻還嚴重缺席!台灣青年氣候聯盟發起「氣候選戰」,呼籲各位、監督候選人提倡氣候政策,關心環境、響應國際動員!
自十八世紀工業革命以來,人類世界如何定義「發展」:我們衡量一國人民已開發或未開發的標準是經濟成長和人均所得,我們忘記或刻意忽略生物須依存於資源有限的地球環境與生態。直到工業革命兩百年後的1960年代,人類才意識到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衝突;1990年代,才發現人類活動造成的氣候變遷改變了我們的環境與生活。極端氣候災害頻傳,人們卻繼續對自然無知、貪婪地耗損與破壞,並「債」留下一代。如何永續地運用與保護自然資源應是公民社會的共同議題,也是跨世代的議題。
全球氣候行動 People's Climate March 紐約現場上看50萬+處處動人! 牌牌精采! 人人為地球! 公民展大氣! Live! http://new.livestream.com/accounts/467901/events/3400186
#peoplesclimate 拒絕不能改變, 改變不能拒絕. https://www.peopo.org/news/255013
#全民氣候遊行 https://www.peopo.org/news/254885
台灣四面環海,地狹人稠,政府對於能源、糧食及環保政策缺乏遠見的視野,政策在適應氣候變遷的方向下鮮少進展;而台灣政府對人民的資訊不透明、刻意忽略氣候變遷的國際議題,將會使台灣推向艱難的未來。另一方面,台灣環保團體每年定期於4/22地球日前召開「全國NGOs環境會議」,迄今已第11年,但各種環境的污染卻更惡化? 生態的破壞亦更加嚴重? 台灣民眾應該停止依賴權威,挺身監督政策、關心環境,並且響應國際動員!
(氣候變遷 Climate Change
參考網址 http://www.epa.gov.tw/b/b0100.asp?Ct_Code=04X0000149X0000241&L=4
說明: 工業革命以來,由於人類大量使用石化燃料及氟氯碳化物,使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亞氮、氟氯碳化物、六氟化硫(SF6)、全氟碳化物(PFCs)、氫氟碳化物(HFCs)等溫室氣大幅增加,導致地球平均溫度上升、大氣能量平衡變化,造成海平面升高、降雨型態及降雨量改變,氣候亦隨之改變。區域性氣候變遷,不但使生態系統失衡使生物多樣性驟減,亦對人類造成威脅。)
行政院「永續發展公民論壇」103年9月21日(周日)上午9點30分,在台北國軍英雄館凱旋廳舉行。現場觀察本次論壇各界人士參與極不踴躍,即使進行網路直播讓社會大眾透過網路「鍵盤參與」,仍然擺脫不了樣板出席無人聞問的窘境。從以下官方資料洋洋灑灑看來,我們以已經不缺書面,唯一需要的是其他所有的一切!
氣候變遷與節能減碳 :
(一)我國氣候變遷減緩策略
我國於98年底成立「行政院節能減碳推動會」,統籌規劃「國家節能減碳總計畫」,致力推展「健全法規體制」、「改造低碳能源系統」、「打造低碳社區與社會」、「營造低碳產業結構」、「建構綠色運輸網絡」、「營建綠色新景觀與普及綠建築」、「擴張節能減碳科技能量」、「推動節能減碳公共工程」、「深化節能減碳教育」及「強化節能減碳宣導與溝通」等十大標竿方案,範圍涵蓋我國推動節能減碳所有面向,據以推動相關重點項標竿型計畫,引領建構低碳路徑。
行政院於103年5月20日將本推動會更名為「行政院綠能低碳推動會」,進行組織調整及相關任務整併,並同步修正總行動方案名稱為「國家綠能低碳總計畫」;為簡化行政流程及提升彙整效率,環保署已完成建置「國家綠能低碳總行動方案平台」網路申報系統,開始提供各部會線上填報作業環境。此外,「國家綠能低碳總行動方案」102年度全年執行檢討及103年度工作計畫彙整分析,已於103年6月23日「行政院綠能低碳推動會」103年度第1次委員會議完成報告。
(二)我國氣候變遷調適策略
為健全國家調適能力,建立我國整合性的運作機制及實施基礎,行政院於101年6月25日核定「國家氣候變遷調適政策綱領」。於政策綱領之架構下,進一步將調適策略轉為行動,由各相關部會分別成立8個調適工作分組,針對各調適領域訂定完整行動方案,再由國家發展委員會整合完成「國家氣候變遷調適行動計畫(102-106年)」,並於103年5月22日核定通過,以具體落實政策綱領。
本行動計畫依據當前各界對於臺灣未來氣候變遷趨勢的相關研究成果,進行脆弱度與影響評估,進一步提出調適效益明顯大於成本的總體調適計畫,主要包括建構氣候變遷調適優質基礎、評估氣候變遷風險與調適規劃及推動高風險地區之調適計畫等跨領域重點計畫。未來將持續回饋與評估修正本行動計畫,並將依據定期發布之臺灣氣候變遷風險評估報告,持續規劃新一期的國家氣候變遷調適計畫。
(三)推動參與聯合國環保公約
參加「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19次締約國大會暨京都議定書第9次締約國會議(UNFCCC COP19/CMP9)」,行政院代表團葉欣誠團長首度接受氣候公約主辦單位專訪,於氣候公約官網連結點閱播放,並受邀出席非邦交國主辦周邊會議演講,並與多個國家或重要組織之代表團舉行雙邊會談,國際交流成果豐碩。並以「氣候變遷危迫 臺灣努力不懈(Taiwan continues its efforts to overcome the challenges posed by climate change)」為題撰擬專文,配合外交部轉譯為外語版後供我全球外館洽刊運用,包括投書、專訪、發布新聞稿及專文等刊登方式,提升我國國際形象。
(四)氣候變遷國際合作及技術交流
103年6月25-26日舉辦「2014亞洲地區碳市場能力建構研討會:歐洲經驗」,邀請來自歐盟、日本、韓國、中國大陸、泰國、越南及國際組織包括氣候策略(Climate Strategies)、國際排放交易協會(IETA)等專家學者訪臺專題演講,探討建置具可靠性、一致性與適用性的溫室氣體減量管理市場機制所面臨之機會與挑戰。
103年5月19日舉辦「2014年碳捕存環境影響評估暨風險管理國際研討會」邀請國際能源總署(IEA)、全球CCS協會(GCCSI)、前美國能源部次長、日本CCS調查公司(JCCS)、英國、荷蘭及國內專家學者針對全球碳捕存(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 CCS)發展趨勢、CCS環境影響評估與封存監測技術及示範場址經驗等進行交流,開創溫室氣體減量技術之區域夥伴關係新局。
(五)宣導全民節能減碳行動
與民眾耗能密切相關的運輸、服務業及住宅等部門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約占40%,故為達國家自願減量目標,除積極改變國內能源供給結構及其運用效率,由全民共同改變生活習慣落實低碳生活,為快速、可行及成本較低的方式。
因此,我國為加強宣導民眾於日常生活中落實節能減碳以減緩全球暖化,自97年6月5日起,環保署即推動「節能減碳無悔措施全民行動方案」,並提出十大無悔措施,向民眾宣導如何於日常生活落實節能減碳,以期達到「一人一天至少減碳一公斤」的目標;另於98年地球日(4月22日)至世界環境日(6月5日)止,規劃了長達一個半月的「地球環境季」系列活動,並於99年迄今持續製作有關全球暖化教育宣導之相關教材,希望能夠喚起民眾更加珍惜、重視地球環境,盡「地球村」一分子的責任。目前已有許多機關、企業、學校響應「上班搭乘大眾運輸工具、中午關燈1小時、關電梯1小時」等減碳行動。
另外,為加速我國朝向「低碳社會」邁進,於98年全國能源會議具體提出我國10年內「打造低碳家園」的願景目標,即民國100年每個縣市完成以村里以上為單位的2個低碳示範社區,全國達50個低碳社區;民國103年推動6個低碳城市;於民國109年完成北、中、南、東4個低碳生活圈,以整合低碳、資源循環利用與生態之概念及技術等,擬訂各項永續措施,持續朝建構低碳永續的目標邁進。
國土資源分組 :
議題一:推動耗水費落實節水(水利署)
(一)因全球氣候變遷,導致各地區缺水風險提高,已逐漸影響經濟發展及生活水準,對於徵收水資源費政策已成為各國水資源永續經營的趨勢。
(二)經推動節水政策評估,在兼顧經濟發展及不影響一定生活水準下,應以高耗水產業進行耗水費徵收,較符合節水政策執行,因此經濟部水利署目前正參考澳洲(強制裝設省水器材)、丹麥、新加坡及中國大陸(水資源稅費)等各國節約用水策略,研擬修正自來水法內增訂節水專章,針對開徵耗水費對象,將以自來水用戶用水資每月超出1,000度者為主,除了自來水用水用戶資料取得容易外,亦能有效管理自來水用戶。另將提出相關用水管理配套措施,對於農業或其他用水方面,將研修水利法加強管理。
(三)節水標準訂定,因應推動耗水費開徵,以實際用水量超過節水標準,徵收耗水費,將以自來水事業單位所提供用戶之歷年實際用水量,進行各類用水型態分析,建立更合理用水分類,並提出合宜的用水量基準值。目前針對節水標準訂定,將根據四分位法離群值分析法,以中位數視為特定類別的用水指標基準值,其上四分位數(Q1)和下四分位數(Q3)之間的值域視為特定類別的用水指標合理區間(範圍)值。
(四)未來將陸續與大用水戶(旅館業、百貨業、高科技業及工業總會等)等相關單位進行座談會,作為修正自來水法-節水專章參考之依據,針對未來開徵耗水費之專款將作為推動於水資源保育管理、節水及自來水政策及實施節水補助相關措施(農業節水、自來水檢漏)專用。
議題二:如何兼顧國土保育與原住民生計(原民會)
(一)由於全球氣候變遷,各地出現極端氣候,例如地震、洪水等,使台灣原本脆弱的山坡地,更加顯險峻。此外,近年來山區經常發生盜伐、濫墾、違法狩獵等情事,嚴重殘害生物多樣性及國土保育,使美麗的山河逐漸變色,更是國人普遍關心的議題。
(二)原住民分佈的地區主要在山區,由於坡度陡峭,不適合耕作,所以人民無法在原鄉謀生,大都離鄉背井至都市討生活。原鄉普遍出現人口老化,隔代教養等問題。現今因外勞引入及就業市場緊縮,被迫返鄉的青壯年齡層原住民,使原鄉就業更為艱難。臺灣經濟快速發展,工商業發達,原住民卻未相對受惠,且在現實社會環境下,成為弱勢族群,要如何規劃國土保育,維護生態環境,同時解決原住民生活困境,以保障原住民族生計,創造就業機會,輔導提升原住民族自治,走出長期依賴政府補助的困境,是目前原住民族重要的討論議題之一。
議題三:如何加強我國海岸保護(營建署綜合計畫組)
(一)臺灣地區擁有廣大的海岸土地,近年來,隨著人口成長、經濟快速發展與海防管制的開放,使得海岸土地利用漸趨多元化。海岸地區在台灣的產業發展、交通、都市發展扮演重要功能。但是,海岸地區同時也隱藏侵蝕、暴潮等相關災害風險,近年來全球氣候變遷的趨勢顯現,海平面上升造成海岸地形變遷、沿海低窪地區排水困難,颱風暴潮引發淹水、土壤鹽化災害;極端氣候事件例如暴雨導致淹水災害、枯水期長將加劇河口揚塵等現象,威脅海岸聚落、產業以及環境;而海水暖化造成海溫上升與酸化,亦威脅海洋生態系。
(二)有關海岸自然環境的保護,行政院於73年、76年核定「臺灣沿海地區自然環境保護計畫」進行管理,該計畫共劃設12處保護區,此為臺灣地區海岸保護之肇始。此外,各保護區部分土地係由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依法進行保護,例如行政院農業委員會依文化資產保存法公告自然保留區、林務局依森林法劃設之自然保護區、各地方政府依野生動物保育法公告之野生動物保護區、內政部依國家公園法在國家公園內劃設的生態保護區、特別景觀區及史蹟保存區,交通部觀光局依發展觀光條例、都市計畫法及風景特定區管理規則設立之國家風景區計畫,其中劃設保護區及景觀區等,並且依各該目的事業法予以保護、管理。
(三)為海岸之永續發展,內政部以96年1月30日台內營字第0960800355號函公告劃設海岸地區,並研擬「永續海岸整體發展方案」,經行政院以96年7月30日院臺建字第0960033754號函核定,該方案中揭櫫長期發展策略十項,包括保護重要海岸資源、合理利用海岸資源、復育劣化生態資源、整體改善海岸景觀、加強海岸災害防護、合理發展海洋產業、建構海岸資訊系統、完備海岸管理體制、加強海洋教育訓練、及強化公私夥伴關係。行政院再於102年2月8日院臺建揆字第1020000682號函核定「永續海岸整體發展方案(第二期)」。
(四)為加強臺灣本島、澎金馬等諸多島嶼之海岸地區管理,仍需積極推動海岸法(草案)立法,在海岸法的架構下,由中央主管機關擬訂「整體海岸管理計畫」,以保護、防護、利用及管理海岸地區土地;並由各級政府劃設海岸防護區及海岸保護區,並針對防護區及保護區研訂海岸防護計畫及海岸保護計畫,據以管理海岸地區環境資源及最適土地利用。
(五)在「海岸法」(草案)尚未通過前,為妥適保護臺灣地區之海岸,本部於102年10月17日公告實施之「全國區域計畫」,業研訂海岸地區土地使用管理之規定,並指導地方政府研擬直轄市、縣(市)區域計畫,以加強海岸地區防護、保護與管理:
1. 依「全國區域計畫」規定,直轄市、縣(市)區域計畫應綜合分析(1)海岸侵蝕。(2)洪氾溢淹。(3)暴潮溢淹。(4)地層下陷。(5)其他潛在災害等因子,研析評估「海岸防護範圍」,該範圍內如辦理新訂或擴大都市計畫、或開發利用,應先評估其土地適宜性,並應加強防護設施及安全性。
2. 至沿海保護計畫之「自然保護區」及「一般保護區」,分屬「全國區域計畫」之環境敏感地區第1級及第2級,為加強資源保護,該計畫並修訂相關管制內容,都市土地應檢討其土地使用分區及管制內容,非都市土地應檢討使用分區及使用地編定,並限縮容許使用項目。另直轄市、縣(市)政府應檢討沿海保護計畫,並納入直轄市、縣(市)區域計畫並一併公告實施。
3. 再者,為落實海岸土地利用之管理,規定海岸地區從事開發利用「一定規模以上或性質、區位特殊者」,增列為海岸主管機關應審查對象,將整體海岸管理體系納入區域計畫體系。
生物多樣性分組 :
議題一:如何建構台灣的永續未來-森林及生物多樣性資源保育
(一)現況分析: 臺灣全島58.53%為森林所覆蓋,豐富的生物多樣性與高比例的特有種,是臺灣生物資源的特色。臺灣物種共有5萬7,111種,在學術研究、資源保育上深具重要性。近年來,自然生態保育已蔚為世界潮流,我國亦積極推動各項保育措施,繼續加強瀕臨絕種野生動、植物及生物多樣性之保育工作,以期維護本土生態系之完整,為後代子孫留下一片淨土。內政部於102年10月17日公告實施「全國區域計畫」,依森林法劃定之國有林事業區及保安林等森林地區屬環境敏感地區第1級,除公共設施或公用事業外,應避免作非保育目的之發展及任何開發行為,並透過各項目的事業法令管制,以達資源保育與環境保護目的。
(二)政策與相關計畫: 1. 檢察機關查緝森林盜伐執行方案。2. 依「文化資產保存法」、「野生動物保育法」、「森林法」建立自然保護區系統。3. 推動事項
(1)林務局為維護珍貴森林資源與國土保安,針對國有林地竊取牛樟、紅檜及扁柏等珍貴林木案件,已採行「成立森林巡護任務編組特遣隊」、啟動「結合社區加強森林保護工作計畫」、「鼓勵全民檢舉盜伐」、成立「檢、警、林」聯繫平台合作取締盜伐、修正森林法第50條及第52條提高刑責等多項內部、外部查緝及取締措施,102年度計發生290件竊取森林主、副產物案件,人贓俱獲並移送法辦者241件共459人,人贓俱獲率達83.1%;其中有關盜伐案件之人贓俱獲率,從96年的62%,大幅提升至102年的83%,已逐步展現遏止盜伐及維護針對森林資源等效益。
(2)為有效維護台灣生物多樣性與自然生態之平衡,根據世界自然保育聯盟(IUCN)資料顯示,造成物種絕滅最主要的原因有:原始棲地被干擾或破壞、過度獵捕及外來種的引入威脅到原生種的生存等,故保護物種多樣性最直接的途徑是保護其棲地,即劃設保護區並加強維護。我國目前已依文化資產保存法公告劃設22處自然保留區、依野生動物保育法公告劃設19處野生動物保護區與37處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依森林法設置的6處自然保護區等保護區系統。
議題二:如何有效控制外來入侵種
(一) 現況分析: 外來種(alien species)係指生物藉由自然或人為的方式,出現在自然狀況下不可能分布的範圍者;入侵種(invasive species)指外來種能在新的環境中繁衍後代,建立族群,並已威脅到當地之原生生物者。外來生物的引入途徑可區分為非蓄意及蓄意引入,非蓄意引入途徑複雜,如伴隨著運輸工具、貨品或合法輸入之動植物而引入,或是隨農畜產品而來的病菌與昆蟲,故難以防範;蓄意引入則通常與人類的利益有關,包括合法引進或非法走私用於育種、養殖、生物防治、科學研究、娛樂及觀賞等。近年來,由於交通的便捷及貿易的拓展,許多外來生物藉由不同管道,以驚人的速度在世界各地蔓延危害。外來入侵種是造成生物多樣性喪失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影響所及,不但造成地球上每年數以千計的物種滅絕,也對自然生態系產生不可逆的破壞,更對農業經濟造成重大損失。因此對所有可能入侵外來種的調查、監測、預警、防治及移除乃成為全球各國共同努力的目標,也是生物多樣性公約,以及行政院生物多樣性推動方案中要求推動的重要工作。
(二) 政策與相關計畫
鑑於外來種生物傳入國內後,可能對國內生態環境造成衝擊及危害,業經專家評估危害風險分為「優先防治」、「長期管理」及「觀察監測評估」等3級,並選定21種入侵種生物加強管理及防治,農委會並彙整相關法令依據及業務分工,於100年8月核定「外來入侵種管理行動計畫」以實施具體管理措施,推動相關防治行動。
(三) 推動事項
1. 境外控制:建立國際高風險入侵種生物清單,評估輸入風險及生態影響,據以決定是否同意輸入。經農委會研擬「高風險入侵性外來種」清單約502種,依野生動物保育法第26條送請經濟部國際貿易局依貿易法第11條公告管制其輸出入。經濟部國際貿易局業於102年8月9日公告修正,並自102年9月1日生效,目前已將全部食人魚物種的輸出入納入管制,以確實防堵入侵之風險。
2. 邊境控制:執行輸入查驗,加強走私查緝,澈底阻絶進入途徑。配合財政部關稅總局於邊境關口進行進口貨物查驗、通關,動植物防疫檢疫局進行動植物或動植物產品檢疫。配合財政部關稅總局及海巡署進行攔截走私,緝獲之外來種生物由動植物防疫檢疫局依據相關法規進行銷毀。
3. 境內控制:進行境內外來種普查,評估管理優先順序;長期監測已入侵物種,持續移除入侵物種、控制族群數量;進行外來種入境後追蹤管理,一旦發現新入侵種則啟動緊急防治流程,以快速移除新建族群。
4. 法令統合及教育宣導:強化法令執行,進行法規統合,將修正野生動物保育法第32條,未來大型或涉及商業交易的放生將一律禁止,最高可罰250萬元;若放生導致保育類動物死亡,更將面臨兩年以下有期徒刑。;推動外來種教育宣導;強化國際交流,阻絕入侵種跨國境擴散。
議題三:如何推展生物多樣性主流化
(一)現況分析: 依據國際生物多樣性公約2010年「愛知生物多樣性目標」,希望在2020年前阻止生態系統的繼續損失、在2050年前建立一個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社會。聯合國則在第65屆會議通過2011-2020年為「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十年」,以鼓勵締約方推動實施2011-2020年生物多樣性策略計畫。農委會林務局係行政院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會生物多樣性分組之幕僚單位,乃規劃生物多樣性分組永續發展行動計畫與國際接軌,並推動將生物多樣性的價值納入國家發展策略,成為政府、社會和民眾的主流,以解決生物多樣性喪失的根本原因。
(二)政策與相關計畫
延續行政院90年通過的「生物多樣性推動方案」,整合政府部門,持續在永續會架構下執行「生物多樣性永續發展行動計畫」;辦理訓練課程讓公私部門形成共識建立夥伴關係;辦理生物多樣性相關活動或特展,讓民眾瞭解公部門的業務及個人可落實的行動;推動地方縣市政府執行生物多樣性教育宣導及外來入侵種防治工作。
(三)推動事項
1. 培訓教育:自92年起開始舉辦全國生物多樣性教育培訓班「野生新視界──WOW系列課程」及規劃至少5門線上課程,培訓國內相關種籽教師;協助政府推動生物多樣性工作。另為解決政府機關承辦人員異動的問題,94年起每年辦理「生物多樣性推動方案實務訓練班」,99年起增辦進階班。
2. 國際生物多樣性日: 97年起為響應「國際生物多樣性日」,開始舉辦推廣活動,98年則配合生物多樣性公約組織所定「外來入侵種」之主題辦理「外來入侵種移除與防治行動」。99年彙整政府推動生物多樣性行動計畫10年來的工作成果,辦理「2010國際生物多樣性年台灣行動」成果特展,並邀集各部會單位、縣市政府及民間團體以嘉年華會形式,共同推廣生物多樣性之宣導工作。101年及103年均配合海洋及島嶼生物多樣性的主題規劃特展及系列演講,讓民眾瞭解海洋及島嶼的生態價值與重要性。
3. 補助縣市政府執行「生物多樣性保育及入侵種管理計畫」:
(1)透過教育訓練與相關宣導活動,就地方政府承辦人員、學校師生及一般民眾等不同層面,提倡生物多樣性保育的重要性。
(2)由農委會林務局彙集專家、保育團體等研究成果選定優先移除防治之物種項目,督導地方政府辦理外來入侵物種移除及防治工作,並持續對民眾進行教育宣導取得社會認同與參與。
交通與生活 :
議題1:如何提升民眾搭乘公共運輸意願及公共運輸市占率
背景說明:全球暖化已是目前世界各國所公認的事實,為緩和氣候變遷所帶來的負面衝擊,自聯合國於1997年在日本京都通過「京都議定書(Kyoto protocol)」後,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及節省能源消耗已成為世界各國當前與未來重要的施政重點。依據能源局公布資料運輸部門係以公路系統之能源消耗為最大宗,歷年均佔8成以上,其中102年公路系統佔運輸部門能源消耗比例高達95.66%。為因應氣候變遷,發展綠運輸為現階段我國重要之運輸政策方向,交通部並以「提升公共運輸運量」為施政重點,訂定114 年公共運輸市占率提升至30%之長期目標。依交通部統計,102年公共運輸市占率為15.2%,爰如何提升民眾搭乘公共運輸意願實為政府政策推動過程中所關注的重要課題。
在公路運輸部分,為提升民眾搭乘公共運輸意願,交通部自99年度起推動「公路公共運輸發展計畫(99-101年)」及「公路公共運輸提昇計畫(102-105年)」,透過中央與地方政府攜手合作,公路公共運輸之使用與環境已有大幅度之成長與提升。執行成效包含:偏遠服務性路線一條不減、加速汰換老舊公車、造福老弱身障乘客、公車票證多卡相通、老舊計程車更新及無障礙措施,以及興建(修繕)候車設施提昇候車環境。在公路公共運輸之各項推動項目,交通部除補助各縣市政府客運車輛汰舊換新及建置公共運輸相關軟硬體系統(包括公車動態系統、候車亭、多卡通)外,亦補助建置轉運中心、公車捷運系統等。透過車輛、路線、場站、資訊、票證等各面向之協助,提升縣市地方政府公共運輸服務品質,吸引民眾搭乘。目前執行成果包括公共運輸載客量由98年26.5億人次成長至102年30.8億人次、公共運輸市占率由98年13.4%成長至102年15.2%、市區客運低地板比例由98年7.2%提升至超過27%、全國公車平均車齡由98年10.8年降至7年以內、偏遠及服務性公車路線一條不減、全國公車多卡通建置完成,以及民眾已能取得大部分公車動態時刻等。
除公路公共運輸外,交通部也積極推動軌道運輸之相關建設,包括執行都會鐵路立體化與捷運化之軌道運輸工程,推動花東線鐵路瓶頸路段雙軌化暨全線電氣化計畫,提升軌道運輸服務,打造節能車站,持續推動大都會區大眾捷運系統,加速推動高速鐵路在苗栗、彰化及雲林設站,以促進都市更新發展,滿足高鐵旅客轉乘需求等,期透過軌道運輸系統的建設及改善,以及與公路運輸之無縫整合,增加服務的可靠度、可及性、舒適度、便利性,減少民眾旅行時間及節省成本,以提昇民眾搭乘之意願。
目前在交通部近幾年努力推動公共運輸下,雖市占率已呈現穩定成長趨勢,惟尚有努力空間。為更貼近民眾的需求,期透過本次討論廣徵民眾之看法,讓交通部未來執行時能更符合民眾需要,以提升民眾搭乘公共運輸的意願。
議題2:如何反映私人運具合理使用成本及減少私人運具使用
背景說明:近年我國汽車與機車數量之成長統計,截至102年底,全臺灣地區小客車登記數約為624萬輛,機車登記數約為1,420萬輛;自93年至102年間,全臺灣地區之小客車成長15.7%,機車成長10.9%。
分析我國汽機車數量持續成長之原因,可歸納為:1.隨著我國經濟持續成長,帶動整體社會活動活絡,進而產生出許多衍生性之運輸需求,其中汽機車因為可因應不同長短程旅運需求及方便性,因此廣被民眾使用;2.汽機車持有及使用成本低;3.部分地區大眾運輸仍不普及;4.城鄉差異及區域發展需要不同。
私人運具的大量使用,提供使用者便捷、舒適的運輸服務,但也造成了能源的消耗,同時也帶來了交通擁擠、交通事故,以及環境污染等社會外部成本。目前交通部在綠運輸政策的推動上,仍以推動公共運輸為主,運輸需求管理為輔,近年更結合觀光與重大節慶疏運,依各地特色提供公共運輸接駁服務,推出交通疏運年曆,於重要假期與大型活動要求地方政府應策劃以公共運輸為主之疏運計畫,並由中央給予補助資源,如:武陵農場櫻花季、阿里山櫻花季、墾丁春天吶喊與春浪音樂節、臺東熱汽球嘉年華等疏運服務,透過公共運輸接駁服務之規劃,提供民眾更加便利好行的選擇,除有效解決因辦理活動成當地交通紊亂問題,免除民眾開車前往及塞車之苦,亦可減少私人運具使用。
除了特殊假期或活動之疏運計畫外,如何進行有效的運輸需求管理,以合理反映私人運具使用成本及減少私人運具使用,乃是追求社會公平及永續運輸重要之課題。未來推動方向分述如下:
在合理反映私人運具成本推動措施,短期(100年至104年)推動汽機車路邊停車收費制度及推動市中心區停車費率採累進費率;中期(105年至109年)優先推動油價合理化,進而推動汽車燃料使用費併入能源稅採隨油徵收;長期(110年至114年)推動道路擁擠收費。
在減少私人運具使用方面,期可透過需求面抑制及新技術的應用,藉以改變用路者對運具的選擇,同時達到車流時、空的分散效果,提升運輸系統之運作效率,進而達成節能減碳及永續運輸之目標。在推動措施上,短期(100年至104年)推動小客車共乘及不開車計畫,以及鼓勵資通訊應用計畫;中期(105年至109年)實施交通尖離峰管理計畫及實施交通量總量管理(劃定管制區)。
惟各項措施推動時仍應因地制宜,綜合考量各地方之城鄉差距、地方財政、地方民情及技術成熟度,審慎進行評估可行後方予以實施。
議題3:如何打造低碳觀光、永續旅遊之環境
背景說明:為打造低碳觀光旅遊環境,交通部觀光局各風景區管理處除規劃自然景觀、人文史蹟等友善旅遊空間場域供民眾育樂遊憩外,並依各旅遊區環境特性,配合推動環境教育,將活動寓教於樂,提高國民環境教育之認知與內涵;在推廣生態旅遊上,辦理多場次生態旅遊解說培訓課程,在旅遊中心設計上亦採用綠建築工法,相關說明如后:
1.綠建築計畫
國家風景區管理處業已取得綠建築標章者計有:馬祖「南竿遊客中心」(銀級)及阿里山「觸口遊客服務中心暨行政管理中心 」(銅級)。另計畫申請綠建築標章者計有:東北角「壯圍旅遊服務園區暨周邊景觀工程」、馬祖「北竿遊客中心一期整建工程」及日月潭「埔里資訊站新建工程」。
2.生態旅遊、環境教育
各國家風景區管理處均積極辦理環境教育專業人員訓練,提高同仁對生態、環境的認知,並鼓勵同仁取得環教專業人員資格;另並規劃申請環境教育場所認證,其中已通過環境教育設備場所認證者計有:「大鵬灣國家風景區濕地公園」、「野柳地質公園」及「布袋遊客中心及南布袋溼地」等3處。
3.友善旅遊環境
交通部觀光局業於101年8月成立無障礙旅遊環境推動小組,就國家風景區、觀光旅館、旅館、民宿、大型觀光活動、國際宣傳及網頁建置等相關事項,分由各業務單位督導管理處或業者,改善無障礙旅遊環境;並依身心障礙團體代表建議,選出「東北角、北海岸、日月潭、參山、大鵬灣」等5條無障礙旅遊示範路線,進行區內無障礙設施環境改善;另並提供解說導覽、標牌指示、租借輪椅、提供電動輪椅充電插座等人性化服務。同時編印5條無障礙旅遊路線摺頁、增修無障礙旅遊網頁,使行動不便之旅客亦能暢所欲遊。103年度所屬13個國家風景區管理處各將再完成一條無障礙旅遊環境改善工作,以利銀髮族、身心障礙者等行動不方便之民眾查詢及規劃參訪路線。
此外,為提供國內外自由行旅客便捷之交通旅遊服務,輔導縣市政府及各國家風景區管理處規劃串接國內主要交通場站至重要觀光景點間之「臺灣好行」景點接駁公車,自99年4月正式開行至今,已擴展至34條路,累計服務逾660萬人次,提供旅客利用公共運具旅遊臺灣之交通新選擇。透過鼓勵旅客使用公共運具出遊,可降低小客車使用,經統計99年推動至今之總運量,利用臺灣好行車輛總二氧化碳排放量較小客車減少約38萬公斤(減少達71.1%),有效順應節能減碳愛地球的環保旅遊模式。
能源與生產 :
議題一:推動綠色工廠標章鼓勵產業綠化升級
聯合國於1992年在里約熱內盧舉行「地球高峰會」,宣告綠色建築時代來臨,使綠建築之推動在國際上逐漸成為永續建築之概念,國際間綠建築標準及規範亦相繼發佈帶動製造業工廠興建綠建築廠房以提升環境品質。
而在工廠營運部分,環境管理發展趨勢已從早期之廢棄物處置、污染控制等管末處理發展至回收再利用、工業減廢、污染預防等源頭管制,近年更朝向清潔生產及產業生態等低碳經濟與資源循環生態邁進。此外,在歐盟整合性產品政策下,由產品生命週期角度思考環境問題,訂定產品之危害物質、能源效率、廢棄回收等環保規範以延長生產者責任,不符合之產品將無法進入該市場。在環保議題持續發酵下,透過國際大廠之供應鏈管理,上述環保訴求之責任亦已落實至上游之供應商,對以代工及出口導向之我國產業而言,影響甚鉅。
為鼓勵我國產業推動節能減碳,逐步朝向產業綠化與建立綠色產業,以符合國際環保趨勢,進而促進產業永續發展,經濟部工業局依「行政院智慧綠建築推動方案」建立綠色工廠標章制度,建立整合綠建築及清潔生產兩面向評估機制之標章制度,以評估工廠之綠色績效,工廠廠房取得內政部綠建築標章,且通過工業局清潔生產評估系統符合性判定,即可取得綠色工廠標章。期鼓勵工廠改建為綠建築廠房,並落實清潔生產,以因應國際產業永續議題之發展。
在綠建築部分,期望廠房為生態、節能、減廢和健康的建築,因此評估內容包括生物多樣性、綠化量、基地保水、日常節能、二氧化碳減量、廢棄物減量、室內環境、水資源、污水垃圾改善等9項內涵。此外,針對既有廠房,可透過內政部綠建築標章評估手冊舊建築改善類(EEWH-RN)之評估方法,優先推動建築物二氧化碳減量,以取得綠建築標章。
在清潔生產部分,工業局透過工廠於能資源節約、綠色製程、管末處理、產品環境化設計、綠色管理、社會責任、創新及其他等8面向,逾30項指標進行評估,涵蓋目前國際關注之環保議題,工廠亦可透過此評估,檢視體質,掌握綠色議題推動方向。
工業局自2012年4月受理廠商申請標章迄2014年7月,共發出16張綠色工廠標章,共有45家工廠通過清潔生產評估。量化獲證工廠於綠建築及清潔生產之推動方案及作為,合計每年可節省用電量逾4.1億度、節約用水量近2,220萬公噸、減少溫室氣體排放35.9萬公噸CO2e、節省成本逾18.9億元等。
於綠色工廠標章推動誘因部分,目前工業局提供包括:申請工業局相關環保屬性之輔導、補助專案計畫可優先支持;得享工業局透過媒體系列報導、網站及專輯宣導推廣、參與國際會議發表等方式,提高企業之綠色形象與榮譽。此外,工業局也將透過和亞洲生產力組織(APO)的合作計畫,以及和在台外商採購辦公室(IPO)的交流討論,期可透過國際大廠及供應鏈後端之綠色採購要求,將綠色工廠標章逐漸朝國際化推動和接軌,更實質提高企業推動綠色工廠的誘因。
綠色工廠標章形象具體,評估內容全面且完整,期透過綠色工廠標章之推動,鼓勵產業綠化升級,亦期帶動週邊綠色產業之發展。
議題二:提升能源密集產業使用能源效率作法
(一)依據經濟部能源局「能源統計年報」,我國102年能源消費總量為114,399.2千公秉油當量,其中工業部門為最多,占38.0%(43,491.8千公秉油當量)另依據經濟部能源局「2013製造業能源查核年報」,產業依102年依能源密集度(單位:kLOE/百萬元GDP)排序,分別為:石化業(48.20)、水泥業(41.46)、造紙業(37.57)、鋼鐵業(26.98)及紡織業(20.96),為我國五大能源密集產業,其能源消費量合計占工業部門整體能源消費量之79.6%。
(二)依據經濟部能源局執行能源用戶(契約用電容量超過800瓩)能源查核申報業務,統計102年上述五大能源密集產業之能源用戶數計1,213個,合計能源消費量39,110.6千公秉油當量,實際節約能源452.7千公秉油當量,平均節能率1.15%。
(三)經濟部為降低工業部門之能源使用量,業依「能源管理法」公告訂定下列能源效率標準或規定:
1. 主要公用設備:已公告低壓三相鼠籠型感應電動機(電動馬達)、鍋爐、空調系統冰水主機之能源效率標準。
2. 使用中之既設蒸汽鍋爐:公告「指定能源用戶使用蒸汽鍋爐應遵行之節約能源規定」,規定空氣比及排氣溫度之操作上限值。
3. 能源密集產業之節約能源及使用能源效率規定:已先後公告水泥業、鋼鐵業、造紙業及石化業之部分;紡織業及電子業(能源密集度3.30 kLOE/百萬元GDP)預定將於103年底公告。
4. 對於違反上述標準或規定者,將依「能源管理法」第21條、第23條及第24條通知限期改善或處以罰鍰。
(四)為協助企業發掘節能潛力,經濟部已成立「節能減碳技術服務團」,並依服務對象,區分為製造業(產業)、商業(服務業)、中小企業、能源產業、機關學校及綠建築共6個分隊,其中製造業(產業)分隊係由工研院綠能所擔任聯繫窗口,103年1~7月計辦理技術輔導374件,發掘節能潛力相當於減少15.88萬公噸之二氧化碳排放量。
議題三:參與區域性漁業管理組織會議
依FAO統計,過去幾年全球遭過度開發種群及完全開發種群比例上升、未充分開發種群比例下降,已對漁業永續造成負面影響,因此國際漁業管理將受到更嚴格的管控,各區域漁業管理組織(Regional fisheries management organisations ; RFMOs)除透過資源評估分析,以訂定相關魚種之全球總可捕量外,另亦通過嚴格的監控管理措施,期恢復已遭過度開發的種群。我國採行之相關漁船監控管理措施包括:派遣公務船執行漁業巡護任務、建立區域漁業管理組織漁船白名單、實施可控管漁獲產銷流程方式的漁獲證明文件、輔導漁船安裝漁船監控系統、依作業漁船船數比例配置觀察員及實施港口國措施,符合國際打擊非法、無報告及不受規範之漁撈行為(Illegal, unreported and unregulated fishing ; IUU)。
我國為因應三大洋國際漁業組織加強其轄屬水域漁業資源之管理,近年積極派員參與主要RFMOs會議,及進行雙邊漁業諮商與合作會議,加強對外溝通與合作,以維護我國遠洋漁業權益並善盡船旗國責任。歷年來我國積極派員參與中西太平洋漁業委員會(WCPFC)、美洲熱帶鮪魚委員會(IATTC)、國際大西洋鮪類資源保育委員會(ICCAT)、印度洋鮪類委員會(IOTC)及南方黑鮪保育委員會(CCSBT)年會,對有配額分配的魚種積極爭取配額量,例如2014年共爭取總漁獲配額84,113噸,包括南方黑鮪1,045噸(CCSBT)、大目鮪共69,426噸(IATTC獲7,555噸、WCPFC獲11,288噸、ICCAT獲15,583噸、IOTC獲35,000噸及)及長鰭鮪等其他魚種共13,642噸(ICCAT北長鳍鮪3,271.7噸、南長鰭鮪9,400噸、北劍旗魚270噸、南劍旗魚459噸、黑皮旗魚150噸、紅肉及長吻旗魚50噸及大西洋黑鮪41.29噸)。
科技與評估 :
議題一:生態與環境資料之開放與共享
2001 年 3 月應國際生物多樣性公約 (CBD) 之要求,與 OECD 之贊助下正式成立全球生物多樣性資訊機構 (Global Biodiversity Information Facility, GBIF),其目的在推動全球各國生物多樣性資訊之整合與資訊分享。臺灣的土地面積雖不大,但卻擁有異常豐富的生物多樣性資源,特有生物種類亦多,地位重要。要能妥善管理及運用這些資源,亦需先建立完善的生物多樣性基本資料庫,架構國家生物多樣性資訊網站,並整合環境與生物多樣性基本資料,建立國家級環境資料庫,推動政府資訊公開,並與國際接軌,以作為長期性科學評估作業的重要支援。也因此在 2001 年由行政院通過之「生物多樣性推動方案」中,第一條即為設立國家生物多樣性資訊中心,建構生物多樣性資訊交換機制及資料庫。國科會(現為科技部)當時受邀代表台灣,正式簽署加入全球生物多樣性資訊機構 (GBIF),成為副會員 (Associate Participant)。為配合GBIF 整合工作,台灣成立 TaiBIF 以加強國內資訊之整合及積極充實內容,並協助各資料庫與國際交流與接軌。2006 年由國科會(現為科技部)與 GBIF 續簽為期五年合作備忘錄 (MoU),2011 年底由郭處長代表再與 GBIF 續簽為期五年 (2012~2016) 合作備忘錄,期間主要工作為收集及整合台灣地區生物多樣性資料,如生態專家及物種名錄資訊…等,並持續引進新的資訊技術,期能將數位化資訊做最完善的保存與分享,並積極配合國際上從事相關研究的單位資料交換。
台灣生物多樣性資訊入口網 (TaiBIF) 為 GBIF 國家節點之一,負責推動及整合台灣生物多樣性資料,並利用IPT2或Metacat推動整合標本及生態分布原始資料與GBIF接軌。已整合台灣大部分標本館資料及機構的生態調查資料,目前共有 5 個資料提供者、28 個資料集及 159 萬筆資料在 TaiBIF 網站可供查詢。
除 TaiBIF 的資料庫外,台灣亦配合全球物種名錄 (Catalog of Life, COL)、生命條碼 (Barcode of Life, BOL)、及生命大百科 (Encyclopedia of Life, EOL) 資料庫所建置的國際合作計畫,規劃推動台灣的物種名錄 (TaiCOL=TaiBNET)、台灣生命條碼 (TaiBOL) 、及台灣生命大百科 (TaiEOL) 等資料庫的建置,並與國際接軌,交換資料。目前 TaiBNET 已蒐集 5.4 萬種本土物種名錄,TaiBOL 即冷凍遺傳野生物組織標本及條碼資料庫已蒐集上萬件組織標本;TaiEOL 擬在 2013 年完成 1.6 萬種物種解說中文網頁之製作。而「台灣電子版生物誌」為英文版之台灣本土動、植物物種解說資料,此網站利用生命大百科 (EOL) 所開發 LifeDesks 平台所建構,生物誌(不含植物誌)累積公開資料共有 6,111 種,目前可以查詢到 2,716 種解說資料及 4,973 張圖片。
科技部(原國科會)、農委會與中研院過去多年來一直是主要支助國內生物分類學家進行各類生物分類整理的單位,目前已累積甚多成果與資料,若能藉此將其全面數位化、建立資料庫,提供國內外學術交流與實際推廣應用,才能真正發揮過去基礎學術研究之成果。
議題二:以環境科學資料為依據之政策永續性評估應用
隨著全世界人口增加、經濟成長、科技進步等促成現代工業化社會的正向發展,相關人類發展活動也衍生出自然資源耗竭、環境品質惡化等破壞地球生態平衡及衝擊人類生活環境的負面影響。且近年來全球氣候變遷問題與其衝擊影響越趨嚴重,極端及複合式災害不斷發生,再加上糧食安全、都市化與過度開發、全球化下區域發展與財富分配不均…等問題,在全球環境變遷的趨勢下,人類刻正面臨永續發展的挑戰。「永續發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概念被視為一套理想的人類活動發展模式,其定義為:「能滿足當代需求,同時不損及後代子孫滿足其本身需求的發展」(WCED,1987)。期望於地球生態系統的承載限制下追求人類福祉的最大化。
於聯合國民國81 年於巴西里約熱內盧所召開之地球高峰會(EarthSummit)後,我國於民國86年設置行政院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會,並開始推動各項任務,包括提出臺灣21 世紀議程、建構永續發展指標評量系統、制訂永續發展政策綱領及行動計畫等工作。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亦自民國92年起將永續發展理念由中央層級推向地方層級,各縣市政府亦紛紛成立自己的永續發展推動委員會,及研擬地方級永續發展計畫。
但我國數十年來環境問題仍然層出不窮。尤其大多數被關切的議題,多為屬於國土利用與環境開發相關之爭議,這些環境開發議題皆因直接影響到當代人民及後代子孫的福祉、社會公平正義、生態環境及經濟發展選擇。因此,如何在過去所推動的永續發展基礎上,解決這些國家與民眾所高度關注的爭議問題,對於推動臺灣的永續發展十分關鍵。
對此項台灣生存發展之重大課題,於2012年12月召開的第九次全國科技會議中,國內學者鑑於近年國內環境開發案之爭議不斷,於會中提出「推動臺灣永續發展」進行討論,並針對我國永續發展的現況問題與未來遠景策略進行深入剖析。尤其針對科學與技術如何協助解決我國目前的國土利用與環境開發的爭議,檢討我國永續決策之科學評估支援系統的問題。其關鍵點在於我國永續科學研究的發展、資訊整合及科學與政策介面的連結。
在全國科技會議結論中,建議在永續發展的概念應同時兼顧生態環境、經濟發展、社會公平正義等三大面向下。應針對我國過去推動永續發展面臨的國土利用及環境開發爭議、經濟產業轉型等現況問題,進行探討與分析。再藉由推動科技支持導向之政策措施,進行跨域、跨界整合,強化我國永續科學評估及永續決策機制,作為政府發展規劃、政策決策與解決國土利用及環境開發爭議之參據。
而在推動方向上,則應持續支持跨領域地球系統科學基礎研究,整合及強化永續知識庫以建構一套跨學科的永續科學整合評估機制。其中應推動資料公開與分享理想。並以用者需求為導向,建置知識庫。同時,此機制須整合公私部門,具永續精神、科學根據及社會共識。檢討並修訂現行公民參與機制、環境資訊公開與揭露辦法、及國土利用與環境開發相關法令與配套措施。
故於本次永續發展公民論譠中,以「台灣面對永續發展的關鍵議題:以環境科學資料為依據之政策永續性評估應用」作為討論議題,讓與會者就科學技術與決策政策介面整合與連結進行討論。
議題三:台灣氣候變遷資訊整合及其衝擊評估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IPCC) 於2013~2014年陸續公布第五次氣候變遷評估報告(IPCC AR5),其中更加確認暖化的狀況正持續發生且人為因素的影響也更加明確。該報告也宣示21世紀末全球增溫超過2℃的機率相當高,強烈呼籲各國做好溫室氣體減量的工作。另一方面,該報告也揭示氣候變遷衝擊影響下,亞洲地區主要面臨的風險包含:水災導致的社會衝擊(如,基礎建設、民眾生計…)、與溫度相關之健康風險以及乾旱導致之水資源及糧食短缺問題,調適工作也刻不容緩。
為面對台灣地區未來受氣候變遷衝擊的各種影響,國家發展委員會(前經建會)於2010年開始推動「氣候變遷國家政策調適政策綱領與行動方案」的擬定,規劃國家的調適策略整體架構與行動方案,包含災害、水資源、土地、維生基礎設施、海岸、能源與產業、農業與生物多樣性以及健康八大領域,行政院分別業於2012年與2014年核定政策綱領與行動方案,各部會已陸續推動氣候變遷衝擊調適的相關作為與業務推動。
科技部(前國科會)長期推動氣候變遷相關科學研究,針對台灣地區未來的氣候變遷趨勢以及可能的衝擊評估、調適工具發展…等,都有相關的計畫在配合執行。其中在2011年11月發表「臺灣氣候變遷科學報告2011」(下載網址: http://satis.ncdr.nat.gov.tw/ccsr/index.files/introduce.htm),並將相關氣候變遷科學數據與圖表呈現於「台灣氣候變遷推估資訊平台(TCCIP)網站」(網址: http://tccip.ncdr.nat.gov.tw)。該計畫網站提供過去台灣長期氣候變遷的氣象資料分析以及未來百年台灣地區的氣候變遷推估訊息,提供學界以及政府相關部門進行衝擊評估的參考依據。
根據目前學者的研究顯示,台灣在氣候變遷的影響下,未來百年增溫的情況介於2.1~2.4度,最嚴重可能增溫至3.7度,降雨方面豐越豐、枯越枯的趨勢也將更為明顯,從災害的角度來看,颱風季將面臨更為極端的降雨,而台灣整體的水資源運用也將面臨更為嚴峻的挑戰。而目前相關領域學者與政府部門(如農業、公衛、能源、生態…等)也積極使用科技部科研計畫所提供的相關科學數據與衝擊評估方法進行後續的評估與調適方法建立。
因著國家對氣候變遷議題的重視,相關部門如國發會、科技部、環保署、教育部、經濟部水利署以及交通部氣象局…等單位都有相關氣候變遷資訊的網站與平台,一方面突顯政府部門的重視,另一方面未來如何加強氣候變遷資訊的整合以利於對民眾資訊提供與相關工作的推動,也是必須積極思考的課題。
城鄉發展 :
議題一:既有建築物節能改善(建築研究所)
(一)問題分析
1. 既有建築佔國內建築物總量97%以上,這些建築物多有耗能、不符生態環保等問題,所以既有建築物進行節能改善,為落實建築節能減碳重要工作之一。
2. 2012年國內住宅用電約佔全國總用電量18%,且住宅與一般民眾生活息息相關,如何提升住宅用電效率,為當前重要議題。
3. 隨著科技進步,許多新技術、設備可供應用,這些知識如何以淺顯易懂方式推廣至業界尤其是一般民眾,為推動既有建築改善工作成敗之關鍵。
(二)改善對策
(一)以公有建築物為對象,進行節能改善示範計畫,由政府做為推動節能改善之領頭羊,以引領民間業界進行節能改善。
(二)以住宅為對象,針對住宅照明、空調、家電設備與能源管理等提升用電效率,及改善建築遮陽、隔熱等技術,編撰住宅節能改善技術手冊,提供民眾作為改善參考。
(三)為進一步提供具體改善建議,針對能源使用效率較差之住宅,並將協助民眾進行住宅節能健診,由具專業技術之專家委員赴民眾住家進行必要之量測診斷後,提出具體之改善建議與成效說明,有效協助民眾進行節能改善。
議題二:塑造以人為本的優質環境(營建署道路工程組)
(一)面對全球化浪潮之衝擊,近年來世界各國積極推動全球在地化政策,藉由凸顯在地文化特色,打造特色城鎮,以強化其城市競爭之條件,城市競爭力已不再是追求先進、傲人的硬體建設,而是如何凸顯其所特有的自然、人文魅力所形成之在地文化特色,而這股力量實有賴於透過在地特色辨識、地方意識認同與凝聚、環境診斷、跨領域公共建設服務品質提升,以及民眾參與才能逐步落實,因此未來城鎮發展也應經由整體規劃,結合創意設計,凸顯在地文化特色及地方認同。
(二)回應國家推動永續發展、因應氣候變遷、節能減碳及建構綠色交通網之政策願景,目前從中央至各縣市政府均已著手規劃『區域性低碳生活運動』,從低碳城市、低碳社區到低碳家園,逐步落實,其中能最能發揮低碳效益的首要關建即為交通運具。因此,市區道路建設應推動以自行車作為主要通勤通學運具之空間服務,並廣泛運用環保節能燈具或相關服務性設施,全面啟動以市區自行車路網為經緯之低碳綠生活。
(三)「市區道路人本環境建設計畫」係配合國家永續發展、節能減碳政策及建立以人為本之優質生活環境,重塑市區道路以提升都市環境品質與改善人行徒步、自行車騎乘空間,並形塑保有當地生態景觀、地區文化特色之生態都市。計畫之主要補助項目係以辦理市區道路之人行徒步空間及自行車騎乘環境改善、市區道路無障礙空間建立及學童通學步道建置為主,由各直轄市、縣(市)政府提報該縣市具備潛力之市區道路,並由景觀、生態、都市計劃、交通、營建管理等方面之專家學者及相關行政部門代表成立評選委員會就各申請補助計畫進行公平、公開之評選給予後續建設經費補助。
議題三:如何有效再加速污水下水道工程建設(營建署下水道工程處)
污水下水道建設自81年起執行第一期計畫(81-86年)迄今,推動二十餘年已有成效,惟歷次政府著重工程執行之策略,將污水下水道侷限於污染管控之末端角色,而對於現今深受全球氣候變遷影響之環境,只做污染處理已不符國際永續發展之趨勢;且我國亦已於98年訂定「永續發展政策綱領」,污水下水道理應有所因應作為,故目前政府將除接續建設污水下水道外,開展永續發展面向之工作為另一重點策略,並優先推動污水處理廠廢棄污泥及放流水回收再利用,包含再利用技術研發、再利用管道規劃及辦理示範驗證計畫,並積極推廣設置污水廠污泥處理設施、開發污泥資源化技術及規劃再生產品去化通路,而將放流水處理後其水質水量穩定,可提供給高產值科學園區及工業區使用,挹補產業用水缺口,且可使放流水能回收再利用,達到廢棄物減量及資源再利用之目的,期望藉由這些計畫及建設將污泥及放流水處理再生後賦予價值,進而拓展污水下水道建設整體效益,並將污水下水道建設由既定「污染處置」之低階印象,提升轉換為「環保永續」之新思維。
健康與福祉 :
工業革命帶動全球經濟蓬勃發展,然而大量燃燒化石燃料的結果,卻導致了全球暖化及氣候變遷現象,氣候變遷造成的影響有海平面上升、冰雪的數量減少、降雨型態與分布的改變,熱浪、乾旱及豪大雨等極端天氣事件發生的強度與頻率增加對人類的生存環境造成嚴重衝擊。
氣候變遷造成的衝擊層面很廣,其中也包括影響人類健康,如溫度上升,導致民眾因熱傷害就醫;病媒分布改變,造成傳染病爆發大規模流行;或是因暴雨、颱風等極端天氣事件造成傷亡以及後續爆發傳染病等問題,對公共衛生是極大的威脅與挑戰,世界衛生組織已將氣候變遷對健康的影響列為首要的研究課題之一。
脆弱族群因對於資訊取得、可用資源及危機意識相較不便與不足,或因其身心功能特性,因應環境變遷較脆弱,為易受氣候變遷影響之脆弱族群,若無適當資訊提供與服務資源介入,對渠等健康危害風險甚高。
本部就「氣候變遷對全民健康與福祉之衝擊─對脆弱族群之保護」議題,簡述「我國現況」、「國際作法」、「未來展望」。
我國現況:
(一)針對一般民眾,本部工作重點為:
1. 本部國民健康署持續強化民眾預防高/低溫之教育宣導,如建置預防中暑教育宣導專區(含一般民眾/風險族群之自我防護)」網站,強化民眾自我防護識能,減少因極端高/低溫造成健康影響。
2. 本部疾病管制署建置傳染病監視及通報系統,監測各地區傳染病或群聚疫情之發生狀況,提供各級衛生單位進行防疫措施介入。
3. 加強機構(如醫院、護理機構、社會福利機構、精神復健機構)防災整備及應變機制,並強化緊急醫療體系應變量能。
4. 面對氣候變遷可能導致災害發生,為確保災民能於災害發生時,獲得及時救助及安置收容,本部函請地方政府預先辦理災民臨時收容、社會救助及弱勢族群特殊保護措施及應變事宜,並強化災後心理重建量能及災後生活重建工作。
(二)為加強脆弱族群之保護,本部工作重點如下:
1. 強化部屬機構人員之訓練與準備:提高工作人員及脆弱族群對於氣候變遷之警覺性。
2. 建立部屬機構及各地老人福利服務中心鄰近之醫療資源網絡及處理傷病的標準作業流程,若傷害造成時可獲得妥善的照護或後送治療。
3. 監測所屬機構院民(生)健康情形,並注重飲食衛生、營養,倡導正當休閒活動、養成運動習慣,以保持個體的最佳健康狀況。
4. 災害來襲時,督請各直轄市、縣(市)政府啟動獨居老人訪視或電話關懷機制。必要時,由中央協調各直轄市、縣市政府成立臨時安置收容處所。
5. 為強化對遊民的關懷服務,本部訂定「低溫及年節時期加強關懷弱勢民眾專案計畫」,當中央氣象局發布10度以下低溫特報時,即啟動低溫關懷機制,由各地方政府結合民間社會福利團體,提供街頭遊民關懷服務。
國際作法:
為因應氣候變遷,減少對民眾造成傷亡,日本設置避難空間,供給脆弱族群健康照護需求;而美國政策則著重於媒體宣導、親友互助、及提供防災訊息,並由政府強化訪視高關懷個案,以及加強機構、消防及醫療人員針對防災事項的應變機制,另也提供避難中心。另為因應高溫熱浪衝擊,大多數國家皆加強民眾對熱危害之認知,瑞士、葡萄牙、加拿大、美國等國家建立高溫預警系統,以減少高溫對民眾造成健康危害。
未來展望
(一)為強化脆弱族群因應氣候變遷,本部將督請各直轄市及縣(市)政府辦理下列事項:
1. 建立高溫/低溫/熱浪來襲聯絡窗口及應變機制,預防民眾陷入健康危機與風險。
2. 結合政府及民間資源,強化個案訪視與關懷服務, 讓弱勢民眾獲得及時資訊與關懷。
3. 協調各直轄市與縣(市)政府社政、衛政等資源,於持續高溫/低溫/熱浪來襲時,建置可供臨時照顧之資訊與資源,使民眾能獲得舒適庇護環境。
4. 減少並避免部屬機構內院民(生)及社區內列冊之獨居老人遭受高溫/低溫/熱浪來襲對人體健康直接及間接的傷害。
(二)為避免高溫熱浪對弱勢民眾所造成之健康危害,本部強化高溫關懷服務,提供遊民、低收入戶及中低收入戶高溫關懷服務措施。針對高溫訂立三級警戒,辦理情形如下:
1. 31℃~37℃為黃色警戒,地方政府可結合民間團體加強預防中暑宣導措施。
2. 38℃為橘色警戒,加強電話問安、關懷訪視服務、並結合民間團體提供避暑物資。
3. 連續3日38℃為紅色警戒,提供鄰近避暑場所資訊,必要時得視情況協助避暑。
教育與宣導 :
議題一:節約用水及水資源保育教育宣導
(一)因應全球氣候變遷,為建構台灣成為節水型社會,政府除已秉持「全國」中央與地方政府協力推動,「全民」民間與政府攜手努力,「全面」各行各業每一個人都共同參與的「三全」態度來做好節約用水工作外,行政院再於2011年5月23日院臺經字第1000096737號函核定「政府機關及學校『四省(省電、省油、省水、省紙)專案』計畫」,藉由政府機關及學校率先推動各項節約用水措施,並以節水宣導教育方式,讓節約用水成為生活中的一部分。
(二)為加強全民節水意識,結合教育部國立科教館、地方政府、自來水公司、北水處及台北市動物園等相關單位展開一系列的節水宣導活動,希望藉由全民節水教育宣導活動,加強宣導民眾從家庭開始著手進行全面查漏行動,落實全民節約用水之目標,同時亦期推廣全民使用省水標章產品或配件,消費時認明省水標章之標示,讓民眾珍惜水資源及真正加入全民節水的行動。
(三)為確保水資源永續發展,將持續依據四省專案計畫,推廣省水標章及分級制度、推行愛水節水系列活動、辦理節水評比活動、加強機關學校查漏工作、推動雨水貯留利用及鼓勵民眾換裝省水器材等事項,除推廣節水外亦積極檢討修訂自來水法,規範政府機關學校用水設備及衛生設備強制採用具省水標章產品,讓節約用水工作扎根到校園每一個角落,並擴散到每一個政府機關,使國人充分明瞭政府各單位的具體成果與推動決心。
(四)對於水資源保育部分,將落實運用保育與回饋費辦理保護區內自來水水費減半,執行各水質水量保護區水源保育與回饋計畫,撥付地方政府協助保護區內水資源保育教育宣導、環境生態保育基礎設施、公共福利回饋及受限土地補償事項。加強保護區管制事項巡查,有效遏止危害水質水源安全。推動運用保育與回饋費協助原住民地區簡易自來水設施維運,推廣保護區植樹保林與農地停耕獎勵,結合在地居民參與。
議題二:如何運用數位學習推廣永續發展之觀念
面對都市化、氣候變遷、能源資源短缺、人口成長、生態破壞等影響,「永續發展」已成為全球各國所共同面臨之挑戰與重大課題,1987年聯合國第42屆大會正式提出永續發展的理念,並將「永續發展」一詞定義為:「能夠滿足當代的需要,且不致危害到未來世代滿足其需要的發展」,由此定義顯示,永續發展是每個人均應瞭解,並於生活中落實的重要課題,因此強化環境保護、資源永續的教育與宣導已為當前國家重要政策。行政院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會於民國(以下同)98年提出「永續發展政策綱領」,提及臺灣地區地狹人稠、自然資源有限、天然災害頻繁、國際地位特殊等,對永續發展的追求,比其他國家更具有迫切性。而近年來國人的環保意識及生態保育觀念逐漸覺醒,已有越來越多人及資源投入成立國家公園、規劃自然保護區、由民間或學者組成相關組織及社團,其主要係傳達環境倫理的概念,讓人們學習尊重自然保護生存環境,與自然相互依存,達到永續共存的目的。
隨著資訊科技應用於教學之普及,採用數位學習方式已成為終身學習的發展趨勢,由於數位學習具有不受時空限制且可快速推廣等特性,最適合用以推動永續發展之觀念。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所屬公務人力發展中心及地方行政研習中心所分別建置之「e等公務園」及「 e學中心」數位學習網站,特別規劃「環境教育」類別課程,建置有關永續發展、生物多樣性及環境教育等相關系列數位課程,希望能透過多元數位課程內容,讓公務人員及一般民眾更瞭解永續發展之背景、概念、原則與目標,共同營造重視生態保育的全民共識,以維持人類與環境間的良好互動關係,並積極將永續發展落實為公民素養的內涵。此外,環境教育已列為各機關政策性訓練課程項目,「 e學中心」數位學習網站為配合各地方政府相關訓練需要,組裝永續發展相關套裝課程,於該網站設置學習專區,鼓勵所屬同仁上線進行學習,藉由數位資源共享的策略,達到全面推廣永續發展觀念之目的。
前述「e等公務園」及「 e學中心」數位學習網站目前已建置永續發展相關課程計138門,計有1,012,728人次選讀,終身學習認證時數計1,396,277小時,未來將持續配合政策持續建置相關數位學習課程,俾利推廣永續發展之觀念。
議題三:永續校園的規劃與展望
面臨新世紀的來臨,世界先進各國莫不向地球環境生態共生共存方向發展,即為「永續環境」議題,台灣全面向永續環境與生存發展邁進的同時,如何將既有的校園改造成具有永續教育與發展,透過校園建設改造轉型,提供更好的教學環境。
本計畫係由教育部中程施政計畫(民國90-93年)「建立永續發展的綠色學校」,民國91年度開始執行,民國92年度為達成永續發展的目標,行政院規劃「挑戰2008—六年國家重點發展計畫」,由教育部規劃「永續校園推廣計畫」,為建立一個進步、安全、衛生、健康、人性化的學習環境空間為主,並於擴大內需刺激景氣的期程內,加速推行校園公共工程改造計畫,藉由突破傳統校園封閉的環境與制式管理原則下,整合社區共同意識、建立社區風貌、拓展生態旅遊等課題,改造校園環境成為具有社區特質的公共活動空間,結合校園綠色技術實施應用,轉化國內相關產業技術,進而增進綠色產業推廣效益,落實擴大內需進而促進產業升級與提振國內景氣之功效,從而發揮永續台灣、環境教育之積極意義與促成教育改革之目的。
永續校園在軟體面,以永續發展的環境出發,為協助學校推動環境教育,以落實環境生活教育,並提昇中小學環境教育的品質與深度,實現環境永續發展的教育目標,並將原有不符合永續發展的硬體,配合教學內容及需求加以改善,才能和教學內容配合為營造「永續發展」的學校,校園的改造係配合教學使用,將永續發展及環境保護的概念融入生活及各學科教學中,提昇學生環境素養,保護生態環境,符合國際永續發展的潮流。
硬體面可落實永續建築技術。除建立省能、省資源、健康、舒適的校園建築及生態環保回收利用之校園環境外,亦能建立本土永續校園技術應用與評估實例,以整合成省能環保健康之校園環境應用技術,提供未來國內永續校園規範依據。
從校園出發推動社區再造方案,以校園公共空間作為示範,利用居民參與方式獲致鄰里社區認同,具有凸顯地域特色、順應環境條件、凝聚社區意識等效益,創造出各社區與校園緊密結合之永續教育示範社區;而該示範校園,亦同時呈現教育改革之理念,即為理想九年一貫課程試行示範學校,回歸教育改革方針,同步為永續教育播下種子。
學校所創造出各校教學特色的教學教材,對應其校園環境之改造,有更深層之教育價值,未來更可配合鄰近不同教育特色的學校,更能形成緊密的環境教育聯絡網,即為本部推行永續校園推廣計畫最主要之目的。
綠色經濟 :
1987年,聯合國提出《我們共同的未來》(Our Common Future),將永續發展定義:「滿足當代之需要,而不損及後代滿足其需要的發展機會」,將永續發展作為達到環境及發展雙贏的目標。
2012年,聯合國第三度邀請各國元首回到巴西里約,召開「聯合國永續發展會議」(簡稱「Rio+20」會議),檢討推動永續發展的障礙及展望,其正式文件「我們期望的未來(The Future We Want)」闡明「永續發展和消弭貧窮背景下的綠色經濟是可以實現永續發展的重要工具之一,可能提供決策選擇,但非是一成不變的規則。綠色經濟應該有助於消除貧窮,維持經濟成長,增進社會包容,改善人類福祉,為所有人創造就業和優質工作機會,同時維持地球生態系統的健康運轉」。
綠色經濟非取代永續發展,而是實現永續發展端賴正確的經濟模式。有關綠色經濟的定義,聯合國環境規劃署2011年綠色經濟報告所述「可提高人類福祉和社會公平,同時顯著降低環境風險與生態稀缺的經濟」為現行引用最多的定義。
聯合國經濟和社會事務部(United Nations Department of Economic and Social Affairs, UNDESA)於2013年發表綠色經濟指引報告(A Guidebook to the Green Economy, Issues 1-4),其中系列報告之二闡明綠色經濟的概念及建構其原則,羅列出以下11個最常見的綠色經濟原則。
(一)綠色經濟是實現永續發展的手段。
(二)綠色經濟應創造體面工作和綠色就業機會。
(三)綠色經濟是提升資源和能源效率。
(四)綠色經濟尊重地球界限或生態限制或短缺。
(五)綠色經濟運用整合決策。
(六)綠色經濟的措施須提出超越GDP的適當指標/衡量標準。
(七)綠色經濟是注重國際和國內各世代間之公平與公正。
(八)綠色經濟保護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
(九)綠色經濟減少貧困、保障人民福祉,提供生計及社會安全之基本服務。
(十)綠色經濟改善治理和法治,強調包容性、民主、參與式、問責、透明與穩定。
(十一)綠色經濟是外部性內部化。
對「壞的財貨」課稅、收費(如汙染、資源耗用)。
總量管制與交易及認證系統。
誘因
投資誘因:低利貸款、小額融資、租稅減免等。
補貼、電力收購制度或其他對「好的財貨」的直接補助。
政策廢止:減少扭曲及不正當的獎勵措施(如有害環境的補貼)。
金融政策:公私部門合作、長期保障、淘汰補助、消除外人直接投資的障礙、降低管理負擔及信用擔保。
制度
管制:規範、標準、資訊揭露、標籤、罰款與執法及指令性目標。
財產權與使用權法規。
政府治理能力建構:問責、透明、強制及反貪腐的治理與制度。
計畫整合、決策及資源管理。
投資
永續的公共採購。
投資自然資本:生態系統服務付費制度、保護區、管理及復育。
投資永續農業。
投資人力資本:能力建構、訓練、技能。
投資基礎建設:能源、水、運輸、廢棄物、資通訊。
投資創新研發:研究發展、配置、資訊分享。
資訊
自願性方法:資訊提供、標籤、企業社會責任、目標、共識、教育宣導。
進度評估:綠色會計、綠色目標與指標、碳庫存。
包容
勞動市場政策:技能(再)訓練、就業輔導、收入補助。
社會保障基層:失業保險及退休金、物價上漲的補償、健康照顧。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