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東廢墟學院_公共藝術在舊糖廠
臺東廢墟學院是以臺東糖廠為基地,所進行的建築與藝術實驗計畫。主要以芬蘭籍建築師兼藝術家馬可 • 卡薩格蘭(Marco Casagrande)的「第三代城市」理論為概念,並以策展人羅秀芝秉持的開放空間藝術策展與跨界文藝活動為核心,吸取在地臺東原住民文化、漢人文化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活智慧等在地知識,所建構的國際交流藝文活動平臺。
有鑒於臺東糖廠特殊的歷史意義與建築、空間的鮮明特色,和臺東原住民族獨特的環境智慧,臺東廢墟學院利用糖廠來自屋頂,宛如教堂聖殿的神聖之光,將原本充滿機器噪音與巨大機械的工業空間,變成一個可供沈思冥想的靜謐空間。循着旋轉梯拾級而上到糖廠二樓,即可抵達臺東廢墟學院的入口,一進門首先看到的是以榻榻米鋪設的多功能會客室,訪客可在此脫下腳上的鞋,在此體驗日式禪風打造的會客室氛圍。赤腳沿著木棧道前行,將經過有兩座鞦韆的休憩區、臥房和巨大的多功能工作室,此處是臺東廢墟學院的核心區,來自屋頂的光,時而照在木地板上,時而照在沿著巨大蒸發罐、結晶罐上生長的藤蔓植物上,重新被引入的植物在此慢慢生長,植物、昆蟲與機械共存的奇特景觀,彰顯了自然強大的力量和生命的奧祕。沿著木棧道繼續往三樓前行,即是由來自各地的第一期工作坊成員共同打造的社區花園,自然在此以工業機器和廠房結構為家,漸漸開出奇花異果。當所有的人造之物都變成自然的一部分時,即是廢墟。
臺東廢墟學院的「第三代城市」概念,主張第一代城市時期,人類與自然和諧共存,到了工業革命開始的第二代城市時期,人與自然隔離,因此,強調必需再度縫合人和自然之間的關係,讓人與自然在此建立親密的關係。臺東廢墟學院在糖廠的工業機械空間中,重新打開和自然接觸的管道,即對「第三代城市」理論的具體實踐。臺東廢墟學院強調在地知識的學習與運用;因此,在工作坊期間,邀請了幾位在地知識的專家,包括臺東縣副縣長張基義、臺東糖廠文物館館長林天財、園藝專家王美琇、布農族園藝專家江秋梅等人,和工作坊成員進行在地知識的分享。全程參與的志工共19名:王梵、茆慧、帥文浩、楊善淳、毛靜怡、王奕翔、余佳珍、李盈瑩、李美霏、許筑鈞、陳若晴、蔡明輝、賴昱安、牛光宇、郭人僑、黃育南、鍾文豪、顏鈺恬。同時,也與位於意大利阿爾泰納(Artena)的「國際生物城市主義協會」(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Biourbanism)夏日學校的學者和學生們,以網路即時連線進行案例研討。期盼能藉此打開積極推動在地知識與國際交流的平臺。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