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曉菁 用影像紀錄教育典範
【記者黃致鈞/台北報導】公視節目部經理丁曉菁,自二00四年起拍攝《魔鏡》、《校長不哭》、《頂上有光》與《紐西蘭尋羊記》四部紀錄片,將關懷教育議題的心轉化成影像,刻劃堅持理念的教育工作者。
一九九四年四月十日,台北街頭首次出現以教育改革為主題的遊行。呼應「四一0教改大遊行」,十年後,公視常態節目《紀錄觀點》廣邀各界與編制內導演,合作拍攝一系列以教改革為主題的紀錄片-〈教改系列〉。
若以「四一0教改大遊行」做為起點,十年來,國中教育的變化最少、最慢,丁曉菁表示,決定開拍〈教改系列〉不久,彰化一所國中老師在校門口下跪,為後段班學生請命,實地了解後,發現外界批評的國中教育,長期以來問題一直存在,以動畫歌劇形式諷刺能力分班的《魔鏡》遂而誕生。
「除了探討問題,我們也希望找出不一樣的典範」,丁曉菁說,呈現議題與現況外,她不斷尋找「獨特經驗」,即不向現實妥協、堅持教育理念的教育現場工作者。當年教育部為鼓勵各縣市嘗試「九年一貫」與教學統整創新,選出「標竿一百」學校,在「標竿一百」評選會上,透過各校經驗分享,丁曉菁認識了前台中縣立豐陽國中校長白璋;另外在全國教師會舉辦的《第一屆Super教師獎》,發現基隆市銘傳國中老師李健次。
《頂上有光》以李健次做為第一人稱,自述從被評為不適任教師,到憑信活潑教學與創意思考,帶領學生獲得德國紐倫堡發明展銀牌與銅牌獎;《校長不哭》則描繪相信常態分班與全人教育的白璋,最後在升學主義與外界壓力下提前退休。
「大家對主流價值難以抵抗」,丁曉菁表示,即使在白璋的領導下,豐陽國中展現其他學校孩子沒有的自信、體貼、欣賞他人,但家長對創新教育方式的不放心,以及少子化的減班壓力下,多數老師仍選擇投靠傳統的升學主義。
丁曉菁指出,民主時代每個人理應能自由表達想法,但台灣的教育界還不習慣接受「異」見,價值趨向單一化,例如髮禁、考試主義,致使一旦有老師想要挑戰傳統、發出不平之鳴,皆得承受排山倒海的壓力,因而評估受訪者的「耐壓指數」,常是拍攝教改紀錄片最大的困難。
「紀錄片其實某部分還滿血淋淋、殘酷的」,丁曉菁表示,好的紀錄片不只拍攝受訪者想呈現的一面,如何以誠實為前提,使受訪者願意在鏡頭前直接表露自己的挫折與困頓,在在考驗媒體工作者的素養與功力。
〈教改系列〉播出後,外界回饋非常熱烈,包括師大的教師培訓與教改團體的座談會,皆曾邀請丁曉菁與觀眾面對面互動,「透過一部一部的紀錄片,讓教育變成可以是公共對話的議題」,丁曉菁認為,議題先要有對話,才能慢慢凝聚共識,進而走向整體文化的改變。
丁曉菁舉例,《魔鏡》播出後三個月內,《教育基本法》便明訂禁止學校能力分班;髮禁與體罰的條規也在相關紀錄片播送後一一鬆綁。雖然大家不一定遵守規定,仍暗地違法能力分班,而轉換深植大眾已久的升學主義,更需要長時間的推移,但「法令的改變很重要,因為那是一個國家的價值公佈與樹立」,丁曉菁說。
「教育不應該把人分類,教育應該尊重個別差異」,丁曉菁支持常態分班,她認為與不同能力的人學習,才能培養團隊合作的精神。出類拔萃的學生本是領導者,應該協助他人解決各種困難,但順利通過一關關考試與蒼白的生命經驗,反倒使他們在面對能力不足的夥伴時缺乏耐性與同理心。
對於台灣的中學教育,丁曉菁認為青春期是孩子探索自己的機會,「人本來就要先認識自己,再認識山川河流」,她表示,現在完全顛倒,學習的心被教育體制限制、熄滅。
每個人茅塞頓開的速度不一樣,有些人就是需要時間等待,因此,丁曉菁相信教育不是設計一套殘酷的制度,以此宣判一個人的能力,教育應該平等對待每位學生,誘惑他們學習,畢竟「人要有自信心才能夠做好事情,才能夠找到自己的方向」。(照片與影片由記者黃致鈞拍攝)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