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棟 肩負教育二十年
【記者黃致鈞/台北報導】「教育記者的使命是隨時想著這條新聞會對學生、老師、家長造成什麼影響?」,《中國時報》記者韓國棟,主跑教育新聞近二十年,現為台灣報業最資深的教育記者。
師大公領系畢業後,韓國棟進入國中教公民,後至台大攻讀三民所(今國發所),任教於高職期間,一位老師認為韓國棟讀了那麼多書何不走新聞?對國家貢獻較大,遂進入中時體系跑教育與社會新聞至今。
由於沒受過專業的新聞訓練,剛當記者時韓國棟壓力很大,直到民國七十六年的淡江大學實習銀行弊案,當時淡大校長張榮耀在眾多老記者中,只接受韓國棟專訪,工作逐漸步上軌道。二十年來,從國民黨政府的毛高文、郭為藩、吳京、林清江、楊朝祥,民進黨執政的曾志朗、黃榮村、杜正勝,到即將上任的鄭瑞城,韓國棟已經歷九任教育部長。
「教育議題是錯綜複雜的」、「是非對錯很難論定」,然而許多剛上線的記者對教育的觀念與理念不夠深入,韓國棟指出,最近引發話題的「一綱一本與一綱多本」,準教育部長表示一綱多本是世界的趨勢,但為什麼七、八成家長支持一綱一本?因為教科書的選用與考試制度下的升學壓力息息相關,但資淺記者較看不到問題的關鍵。
過去業界曾留傳把新聞從「清水變雞湯,雞湯變清水」的順口溜,但韓國棟認為清水變雞湯是背離事實。他表示,記者要幫讀者解讀新聞事件及其影響性,例如當年九四課綱去中國化的歷史爭議,韓國棟看出問題後,決定「將這則新聞好好呈現出來」,最後不但引起社會極大的震撼與討論,九四課綱也因此延後一年,演變成今天的九五課綱。「我可以把雞湯煮得更好喝」,韓國棟說。
曾有明星高中家長向韓國棟投訴學校不讓他的孩子參加畢業旅行,縱使參加也要家長隨行在後。當時報社安排半版給這條「誇張的」新聞,然而採訪校長後,發現原因在該位學生精神狀況不穩,他警覺一旦刊出,勢必帶給該位學生更大的傷害,於是要求報社不得刊登,自己也「一個字都不能寫」。韓國棟表示,「記者要考慮到新聞的後果」,因為「新聞不能害人,要解決問題」。
「學校教育三樣東西最重要:師資、課程、教材」,韓國棟回憶,當年國內第一套針對台灣編寫的教科書-《認識台灣》〈歷史篇〉、〈地理篇〉、〈社會篇〉,〈社會篇〉召集人杜正勝首次將日「據」時期改成日「治」時期,結果不僅與當時的教育部長吳京起衝突,獨派與統派更在教育部前互相叫囂、丟雞蛋,直到國立編譯館館長趙麗雲請辭,日「治」論定為日本「殖民統治」,才得以平息。而此件教材引發的風波也令韓國棟印象深刻。
對於當前台灣的教育環境,韓國棟指出中學教育的改革最為迫切。韓國棟常問教育官員,「多元入學的『元』是什麼意思?」,答案是「能力」,為什麼進入技職取向的高職,評量標準還是套用學科導向的基本學力測驗?韓國棟表示,現在的國中無法因材施教,學生不能適性發展,考試制度限制了學生各自的能力,與其學沒有興趣、跟不上腳步的科目,何不專心學習技術層面?
而台灣教育的根本問題,在於歷屆教育部長,以及操縱教育政策的人皆位處高社經背景,教改僅針對社經背景高的孩子制訂。韓國棟解釋,國小為減少學生壓力,雖然濃縮了授課時數,但對沒有足夠能力指導或送孩子補習的家庭,過去依賴的學校教育卻遭到剝奪,造成城鄉落差,更嚴重的,社會階層無法流動。
「改革要找到問題的核心以及切入點」,韓國棟以海比喻當今教改只看到海平面,卻看不到海面下的洋流。
韓國棟表示,面對各項教育政策,教育記者應該思考:學生的升學壓力、老師的背課壓力、家長的經濟壓力有沒有因此減輕?「不要說是教育記者的使命,任何從事教育行政工作者或教育部官員一定要想到這些問題」。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