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羅鞦韆賽
文化薪傳的工作是一項跟時間賽跑的競賽,腳步稍微一放慢,文化可能就會出現斷層,位於光路里因為有一玄天上帝廟,而保有全台獨一無二的鞦韆競技比賽,並享有二百多年的歷史,為一項非常珍貴的民俗文化財。位處於光路里社區內的嘉義市社區大學,亦躬逢其盛親身參與這場高空盪鞦韆嘉年華會。
鞦韆盛會,每5年舉行2次,每逢閏月年的農曆三月六日玄天上帝誕辰舉辦,每次總能吸引如潮的遊客前往參加盛會,鞦韆架起的高度達12公尺,相當於四層樓高,主架外,還有橫干支架,製作過程從材料的取得皆係昔日原始的搭建方式,不用任何釘子而僅以竹子和藤條架設、綑綁。從材料的取得到鞦韆的製作高度外型,每一個環節都有其特定的製作工法與代表意涵,是一門相當大的學問。然而隨著民間傳統技術者的凋零,加上民眾對地方文化的疏離,部分民俗文化漸漸失根;另一方面,與會選手對於鞦韆高度的適應力與力道的掌控等技術,也因沒有師承的管道;再加上長期遭受漠視的教育工作,使得這項已有二百多年歷史的傳統民俗競技活動,出現了很大的潛在危機。
透過鞦韆大會這項傳統技藝的歷史建置,一方面讓里民認識鞦韆活動,一方面著手教育民眾,愛護進而參與如此難能可貴的民俗文化財,由大家一起追尋鞦韆史、廟史、到村史等活動,凝聚里民愛護鄉里之情,消彌人與人間的疏離感。並組織起來,傳揚文化財的觀念,發展為文化產業,使得此項在地性的文化資產能與光路里共生共榮,更為嘉義市民之傲,甚而成為台灣傳統民俗活動的活教材。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