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華光將拆完 罰款仍苦逼!弱勢戶:無語問蒼天

2013/08/14 20:07
7,563次瀏覽 ・ 27次分享 ・ 3則留言
PeoPo推 24
檢舉

華光社區歷經數次抗爭和拆遷,目前剩下最後20多戶仍散住社區之中,這些居民包含許多實質弱勢:老年、身心障礙、低收入,或者因各種狀況,到目前仍缺乏適合的移居方案,也無力負擔法務部追討的總和上千萬的不當得利。

華光自救會、學生訪調小組都曾多次試圖突顯,法務部對都市弱勢居民進行強拆、罰款的不合理,但是從主流媒體中曝光的華光社區,卻還是充滿了對「違建」、「釘子戶」、「暴民」的社會成見,或者僅捕捉激烈的衝突場面與弱勢居民的憔悴身影。這些片段對於真正了解華光社區在台灣居住問題上扮演的角色,幫助非常有限。

除了執意向無力償還的弱勢者追討罰款外,「不當得利」更牽涉到整體都市居住史的正當性問題。到底是甚麼「不當」?是過去以來相對消極的住宅政策?暴增的都市人口?還是無家可住、無房可買的城鄉移民?對於華光住戶來說,數十年來他們在此安身立命,不是為了買地置產,不是為了鑽盈謀利,沒有土地價值的考量,只求一個遮風避雨的家。

這些住戶有門牌、有水電、有營業執照,顯示政府多年來默許著這種不成文的「自我安置」政策,從城市發展脈絡的角度來看,「違建」是政府、居民共同的默契,「違建」如果今天違法,那也是政府、居民共同的責任。如今法務卻搖身一變成為原告,要求居民為過去數十年的生活付出法律代價,就算搬遷都無法了結,讓許多居民至今還是難以接受。

上個月,法務部已函文最後的幾戶住家,將於八月27至29日間,進行最後的拆遷。房子拆了,人也走了,先撇開數十年的社區記憶、日治時期以來的文化景觀、樹屋人共存的城市生態都將消逝不說,流離的華光人還得背負百萬「國債」,遭扣繳所得。但是,當我們拆完違建、蓋完台北六本木,居住問題就解決了嗎?「為國捐房」的華光居民,又該何去何從?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