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危機成轉機 甲仙種出無毒新希望

2013/03/19 11:15
3,396次瀏覽 ・ 5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5
檢舉

 

【記者王怡文/高雄市報導】莫拉克風災重創高雄甲仙後,曾麗雲辭去上班族的穩定工作,從台北回到家鄉甲仙投入救災的行動,加入了「甲仙愛鄉協會」,為家鄉盡一份力。除了協助修復甲仙農業賴以為生的水圳外,為了吸引當地老農能再繼續耕作,甲仙愛鄉協會向農民租田嘗試無毒耕作,成功種出「甲秈米」,為甲仙農業注入新活力。

建立組織 培養長期人力
九二一地震災後,非營利組織進到災區協助,替災區寫重建計畫、執行,但是組織人員離開以後,當地仍需要人力持續進行。曾麗雲的弟弟曾瑞昇是甲仙一間芋頭冰城的老闆,長期投入社區營造的工作,認為甲仙更需要的是一個在地的組織長期的經營,於是在二OO六年成立「甲仙愛鄉協會」,並擔任總幹事。
 
曾麗雲說,甲仙愛鄉協會一開始是以志工的方式在營運,所以有的時候會不太順暢;八八風災過後,愛鄉協會申請重建計畫,所以目前專職人力有四名,包括她在內,但是計畫在二O一三年中將結束,未來希望能申請以社區營造為主的計畫,繼續支持愛鄉協會的營運。
 
曾麗雲說:「莫拉克風災是一個轉捩點,許多人都因此回到甲仙投入救災和重建。」回到家鄉的曾麗雲,看見的是被大水刮蝕的農田以及農業賴以為生的水圳被沖壞,沒有水,農田根本無法耕作,憨厚的莊稼人不會抗議只是安靜的等待,曾麗雲說:「當時我看到這樣的情形真的很心疼,二○○九年八月八日受災,直到二○一○年二月才開第二次會議,當時許多受災區都需要重建資源,『會吵才有糖吃』,愛鄉協會就替他們向鄉公所爭取,風災後愛鄉協會將自己定位成『對外聯絡窗口』。」
 
向農民租公田 嘗試無毒耕作 
台灣農業成本高昂、利潤又低,稻米尤甚,曾麗雲曾經聽農民親口說,「種一分地的稻米,收成需要四個月,收入若有一萬元算是很好的了」,在這樣的情況下,許多農民紛紛選擇休耕,領取政府一年八千元的休耕補助,這是甲仙目前的寫照。甲仙愛鄉協會認為要讓農民重拾耕作,自己必須先體認農民的困難,於是一群外行人向農民租借休耕的農田,嘗試以無毒的方式耕作,那些租借的土地稱之為「公田」。
 
但是無毒耕作有許多困難等著愛鄉協會去克服。不僅實行慣習農法多年的土地要重新恢復土壤的生命力必須需要至少三年以上,而許多農民見愛鄉協會將農地照顧的不錯也會將農地收回去自己耕作,這時協會又要另覓公田,但曾麗雲表示其實這是好事,雖然農民收回去自己耕作又回復到之前的撒農藥、施化學肥料,但至少荒廢的農田復耕了。
 
大人小孩聯手 甲秈米種出好口碑
風災後,愛鄉協會申請了八八臨工,以甲仙的移民配偶為主,繼續投入稻田的無毒耕作,包裝設計都自己來,以「甲秈米」的名字推出,獲得好口碑。曾麗雲說,只要是甲仙的農民透過愛鄉協會協助轉作無毒耕作,都可以一起以甲秈米的品牌向外行銷,這樣農民較不用擔心銷售,可吸引農民嘗試無毒耕作。愛鄉協會也和寶隆國小和甲仙國小合作,讓孩子親手種植稻米,農事體驗更能加深孩子與甲仙土地的情感,讓孩子就算離開甲仙後還留存對甲仙的聯繫,吸引甲仙的孩子們回到甲仙為家鄉服務。
 
曾麗雲說,除了莫拉克風災前就已經有在從事無毒耕作的農戶以外,目前只有一位農民陳淑惠願意嘗試無毒耕作,將家裡田地中挪出四分地嘗試無毒耕作。
 
因為無毒耕作的許多原因讓許多人不敢輕易嘗試,不僅肥料的取得成本較高也較不易,抵抗病蟲害的效果也較化學農藥慢,曾麗雲說:「莊稼人就是受不了看到蟲在啃食自己的作物,一定要趕快除掉。」無毒耕作的收成量也較慣習農法來的少,種種原因讓農民對無毒耕作卻步。為什麼願意嘗試無毒耕作?陳淑惠說:「平常我們吃的東西都太多化學物了,這樣對身體不好。」問起她會不會覺得無毒耕作很麻煩,她只笑笑地說了句「習慣就好」,樂天知命的莊稼人性格在陳淑惠身上嶄露無遺。

 

 
延伸閱讀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