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東京馬拉松最前線
(公民記者抓地文俠在東京的特別報導)今天(2/24)同時是台灣高雄與日本東京馬拉松盛事,由於都市馬拉松對於行銷都市有很顯著的效果,包括240億日元的商業與觀光收益。
因此公民記者特別赴日報導號稱世界三大馬拉松之一的東京馬拉松。原來東京曾舉辦過兩種馬拉松賽,一是單數年舉辦的「東京紐約友誼馬拉松」、二是於雙數年舉辦的「東京國際馬拉松」(只限專業男子選手參加),兩賽於2007年合併成今日的東京馬拉松。2013的東京馬拉松同時兼辦第14屆世界田徑賽日本馬拉松代表選拔賽。一般為提高可看度,都會有邀請選手(elite,站在前列),今年共邀請男選手92位(13位外國選手)、女選手59位(10位外國選手),輪椅選手二男一女。最特別的是邀請客座跑者為君原健二,今年71歲,1966年波士頓馬拉松賽冠軍、1968年墨西哥奧運馬拉松賽銀牌。
東京是一個國際大都會,外來人口來「他鄉」打拼,本地人口號稱「沒有故鄉」,社區意識相對薄弱冷漠,東京馬拉松的舉辦日,依據其網站的主頁號稱:讓東京成為一體之日(難怪其關鍵詞為火),更主張它的路線是象徵:東京從過去跑到現在,然後邁向未來的路線。東京馬拉松的路線起點在東京都廳,途經皇居、日比谷公園、東京鐵塔、淺草雷門、銀座、日本橋等熱門景點,終點在東京國際展覽中心。沿途更有28場表演,道路成為表演者與跑者的舞台。
比賽分兩大項:馬拉松(42公里195公尺)與十公里賽。馬拉松又分男、女組,輪椅男、女組。十公里則分成U-18、視障、智障、器官移植、輪椅男、女組。本年度馬拉松組的參加人數定為35,500人,十公里賽則為500人。比賽時間(又稱關門時間)馬拉松為七小時,十公里賽為一小時四十分。馬拉松的七小時為全世界最長者,將門檻大幅下降,鼓勵參賽的企圖明顯,但無損於它被世界所公認。因此報名人數之踴躍無出其右者。以馬拉松為例,2007年首屆的報名人數就有77,521人,但名額只有25,000個。到了2012年,報名人數已高達282,824人,本屆已超過30萬人報名。參賽者平常不可能佔據東京街道,因此結合cosplay文化,卯足全力裝扮自己,已成為比賽的特色。因為七小時,因此跑完率還超過95%,今年數據為:36288人參加,1737人落跑未完成。
全球馬拉松賽偶會發生選手猝死之事,東京馬拉松號稱是最安全,公民記者在現場觀察發現有醫護小組配備AED(自動體外電擊設備),據稱過去曾救過3個參賽者的性命。這個醫護團隊包括50位醫生,80名護士與450名專業救護人員。有趣的是醫生們根據不同的配速被分配在跑友當中,他們是「參賽的醫生」。
今年台灣有700位參加,是歷年來最多的一次,許多參加過的跑友在部落格、臉書上宣稱:一生一定要參加一次的(東京)馬拉松,已類似馬拉松的朝聖之旅。期許台灣有更多有特色的城市馬拉松或路跑活動,上街頭抗議與跑步一樣是「運動」,顯然抗議多、跑步少,東京馬拉松值得借境。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