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第三屆台江青春夜行-從黃昏到黎明,催生台江走路節

2012/07/02 21:54
5,266次瀏覽 ・ 3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3
檢舉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
Loaded: 0%
Stream Type LIVE
Remaining Time -:-
 
1x
    • Chapters
    • descriptions off, selected
    • subtitles off, selected

       

      6月30日傍晚,第三屆台江青春夜行踏出了第一步,走過台江山海圳西端的生態文化綠道,縱走聆聽北線尾海岸,濤濤不盡的歷史,走進鹿耳門天后宮,向媽祖祈求台江文化運動早日成功,守護生態,守護家園,一路受到朝皇宮、鹿耳天后宮熱烈的歡迎與招待,第三屆《台江青春夜行》,步行壯遊台江,共有五大國家公園,一百六十位朋友,以十五小時,走完三十三公里,於7月1日早上六點在嘉南大圳的晨曦中,返抵海佃國小,創下新的歷史。

       

      暑假一開始,為守護台江,營造台江山海圳綠道,第三屆《台江青春夜行》吸引台江、墾丁、海洋、玉山、金門等五大國家公園幹部,一起齊步走。內政部營建署長葉世文特別親自到場加油打氣。

       

      葉世文署長表示,一聽到台江山海圳綠道,直覺判斷很重要,他十分重視,特別指示台江國家公園到營建署簡報。他認為,從台江山海圳開始,從步道的走路開始,可以塑造一個全國新生活形態的典範,國家公園境內的台江山海圳綠道完工之後,相信會很精彩。

       

      為守護河川、營造台江山海圳綠道,由海佃國小《小台江》河流讀書會、社大台江分校、海尾朝皇宮、台江文化促進會、全國千里步道中心,每年都會在暑假舉辦《台江青春夜行》走路運動,第三屆《台江青春夜行》首度與台江國家公園合辦,將暑假開始的第一週,訂為「台江步行日」,今年共有一百五十多位台江鄉親及青年學子,一起走向土地,守護家園,共同創造台灣第一個「walking day」。

       

      第三屆《台江青春夜行》一百多位台江師生鄉親,於6月30日在黃昏中沿著嘉南大圳,渡四草湖,晚上縱走北線尾海岸、鹿耳門溪,實際體驗鄭成功開台歷史文化,走到鹿耳門天后宮時,包括林吉進主委,以及海尾朝皇宮主委吳進池,都特別在大廟口熱烈歡迎,一行人先向媽祖參拜祈福,希望透過台江步行日的活動,共同創新大廟優質文化,同時,也期盼台江文化運動,守護家鄉,守護生態的工作,能夠圓滿成功。

       

      一百多位的台江青春夜行夥伴們,在北線尾海岸步行時,螃蟹的出現引起大家的注意,沿著鹿耳門溪還發現螢火蟲,讓人覺得台江真的很美,有很多生態,值得大家去發現。

       

      6月30日晚上,夜宿安佃國小的夥伴們,一早四點就起床,沿著台江大道,海尾寮水圳線,在晨曦中,迎接日出,走回嘉南大圳,一早海尾朝皇宮主委吳進池、社大林朝成校長、台江國家公園處長呂登元特別趕來迎接。

       

      呂登元處長表示,看到大家完成三十三公里的壯遊台江活動,十分了不起,在走路中大家彼此互助,認識家鄉文化,台江國家公園很高興有機會與台江NGO一起合辦,希望未來持續舉辦。

       

      社大台江分校表示,台江青春夜行未來將定位為「台江步行日」,成為全國最具特色的walking day,大家一起用走路的精神,一起加入台江山海圳,種樹築道的工作,種出一條有綠蔭的人行步道,尊重綠色人行路權。

       

      《台江青春夜行》沿途經過北線尾海岸、四草湖、嘉南大圳、鹿耳門溪及曾文溪舊河道,以及海尾朝皇宮、四草大眾廟、鹿耳門天后宮、十二佃南天宮及溪心寮保安宮、草湖寮代天宮等六大祭祀圈,可說是台江最私房的步行散步路線。

      社大台江分校召集人、海尾朝皇宮主委吳進池表示,為推動台江山海圳綠道運動,目前除了沿著大圳種樹築道之外,更要從步行走路運動著手,鼓勵市民一起走入台江山海圳綠道,一起走出健康,在走路步行的過程中,同時也可以認識台江各村落的歷史文化、台江國家公園生態特色。

                                                                                            小台江公民記者 吳秉謙 台南報導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