齒輪王創驚人產值 馮展華獲國科會傑出研究獎
〔記者郭政隆/嘉義縣報導〕中正大學馮展華教授多年來運用創意與巧思,讓看似平凡卻又不可或缺的齒輪變得更加耐用、省力且更多用途,甚至創下驚人的產值,從機器、齒輪、壓縮機到腳踏車變速器、釣竿捲線器,一凸一凹的巧妙接合,不僅將台灣齒輪業推向國際,馮展華亦成為人人口中的「齒輪王」,更在日前獲得國科會100年度傑出研究獎的殊榮。
馮展華教授說家裡就是開工廠的,所以小時候拆了不少機器,由於從小生長在充滿機器「哐鎯」聲的環境中,耳濡目染之下對機械產生興趣,也在拆解機器的過程中,瞭解機械運轉與齒輪的緊密關係;馮展華表示,早期的齒輪多是拆船零件修改而成,效能不佳、欠缺標準化且價格相當昂貴,齒輪的歷史上千年,我他想齒輪的元件與機械價格高,一定有它的獨特與困難之處值得深入研究。
馮展華教授從工研院到進入中正大學機械系任教以來,透過產學合作的方式,讓台灣原本依賴國外機具的齒輪業逐漸轉型,不僅從齒輪刀具、齒輪製造機到齒輪,全部由國內自給自足,也提高台灣齒輪與工具機業者的國際競爭力,為國內產業界創下超過六十億元的驚人產值。
在眾多齒輪設計中,馮展華教授曾以其多年研發各種齒輪與齒輪刀具的經驗,讓一家名不見經傳的小型工廠一下子晉升到全球釣具三大品牌之一,原因就在一個小小的釣竿捲線器。由於傳統釣桿捲線器所用的圓形齒輪容易磨耗、使力不均,因此有德國專家提出「如果齒輪是橢圓形的,應該會更好」的論點,廠商為了關鍵技術找遍歐亞各地,最後還是繞回了台灣,由馮教授成功打破「齒輪是圓的」的鐵則,打造出世界第一個非圓形齒輪,也為該廠商創造了無限商機。
馮教授在齒輪產業上的專業與貢獻,讓他陸續獲得經濟部「大學產業經濟貢獻獎」、國科會「技術轉移個案獎」、中國工程師學會及中國機械工程師學會「傑出工程獎」等殊榮,甚至以「戟齒輪與螺旋傘齒輪齒面縱向曲率修整方法」的專利,榮獲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國家發明創作獎」金牌。
除了不斷追求突破、提高業界產值外,馮教授目前正著手進行風力發電的齒輪箱設計,並研究如何開發低耗能、高效率齒輪的工具機,希望在國內齒輪業逐漸轉型發展的同時,也能達到環保、節能減碳的目的。
對於投入齒輪世界將近三十年的光陰,馮展華教授說感覺像是場長期奮戰,往往設定目標是滿分一百分,做出來卻只有八、九十分時,就會想再做得更好。「演算、設計齒輪就像是在玩遊戲,唯有把研究當作興趣、遊戲,才能持續下去、做得長久。」也正因抱著如此態度,馮展華教授改變了台灣齒輪業長期以來仰賴國外機具的宿命,從製作齒輪的機具乃至成品皆由台灣獨立生產,讓台灣成功在齒輪輸出國中佔有一席之地。
圖說:齒輪王馮展華教授玩齒輪獲國科會「傑出研究獎」。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