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08-消失的漁歌(11公民新聞獎參賽作品)

嵌入:
文字-A A +A

2011 PeoPo公民新聞獎參賽作品觀摩

編號:B108

作者

yeongbor

作品名稱

消失的漁歌
原發表網址 http://www.peopo.org/yeongbor/post/84468
作品說明 作品介紹:
彰化縣花壇鄉長沙村的【魚苗寮】。早期是台灣淡水魚苗養殖的集散中心。

魚苗寮起源自清朝乾隆年間,至今已有兩百多年歷史,當時的台灣人都沿襲自大陸,習慣吃淡水魚,而當時魚苗也都來自大陸,為了減少商旅運輸,才會在此漸漸形成魚苗養殖區域。現今因國人飲食習慣的改變,淡水魚需求量減少,魚苗寮的魚苗養殖事業才漸漸沒落,養殖戶由最多時期的二、三十家,到目前只剩下七、八家。

林水來,現年七十三歲在魚苗寮經營魚苗養殖場,他從小便與父親學習魚苗養殖,至今也有五十年以上了。他養殖的魚苗有白鯧、蓋斑鬥魚、大頭鰱、草魚、烏鰡、鯁仔、錦鯉、朱文錦等。

早期魚苗買賣為了計算出魚苗數量,地方上便出現了一首「數魚歌」。魚苗養殖業者買賣魚苗時,為了計算數目,常採用大陸傳來的方式。計數魚苗時,每次以五作為基數,沒有三的數字,只有加一、加二、欠一、欠二、相抵(台語發音)五種口訣,數到整數100,剛剛好是500尾魚苗。最後再以多少回來換算,就可以得知總數,由於是歌謠傳唱,容易讓人記憶。

由於此種計算方法並不好學,現今年輕一輩的養殖漁民,已經不會此法目前彰化花壇魚苗寮地區,只剩下一些上了年紀的老漁民,還會這些祖先流傳下來的數漁歌。

創作理念:
有感延續200多年計數魚苗的數魚歌謠,隨著時代變遷及魚苗養殖戶的沒落即將失傳。希望透過這部記錄片能讓人們留下一點鄉土人文的些許記憶。

關於作者

中華電信員工,現年56歲,入局已有36年,擔任人事業務工作。由於公司組織人力調整及個人對影像愛好關係,於98年11月進入MOD工作團隊,才開始學習紀錄片拍攝剪接技巧;除此之外,為加強本身對社區記錄映像紀錄技巧,特地參加彰化市社區大學「數位影片製作-社區的故事」課程充實實力,接觸這部「消失的魚歌」紀錄片拍攝與剪輯也只有九個月的時間。

相關連結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6

加入時間: 2011.06.17

2011CJawards

加入時間: 2011.06.17
286則報導
286則影音
0則OnTV

誰推薦本新聞

作者其他報導

3:06

得獎者大合照

2011-12-27
瀏覽:
3,040
推:
9
回應:
2
3:27
3:19

新聞專題組第一位得獎者-張文賢:單車‧天使

2011-12-27
瀏覽:
2,765
推:
6
回應:
2
4:07

新聞專題組入圍頒獎實況

2011-12-27
瀏覽:
2,333
推:
4
回應:
2
1:42

B108-消失的漁歌(11公民新聞獎參賽作品)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89,087篇報導,共12,911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89,087篇報導

12,911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