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100-10-15新聞稿】 教師工會辦論壇,化解國中課後輔導困境

2011/10/19 11:17
2,681次瀏覽 ・ 0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0
檢舉

今(10/15)天上午,一場由高雄市教師會、高雄市教師工會及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系共同主辦的「國中課後輔導之困境與突破」論壇,於高雄師範大學和平校區的小型劇場順利舉行;會中,針對目前國中辦理課後輔導的問題與困境作深入的探討,並嘗試提出解決之道。

今(15)天上午,一場由高雄市教師會、高雄市教師工會及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系共同主辦的「國中課後輔導之困境與突破」論壇,於高雄師範大學和平校區的小型劇場順利舉行;會中,針對目前國中辦理課後輔導的問題與困境作深入的探討,並嘗試提出解決之道。

首先引言的是高雄市教師工會的趙翊雯老師,報告該會所做「國中課後輔導問題」的調查研究結果;其中,從來自原高雄市29所國中的1115份有效教師問卷,發現:29所國中皆有第八節及第九節課後輔導,其中19所甚至也有晚自息或假日自習;學生參加課後輔導的人數比例為:第八節96%、第九節62%、晚自息或假日自習21%;顯見課後輔導風氣之盛,但晚自息或假日自習則不如外界原先的猜測。其次,教師認為學生課後輔導主要來自家長或學校的要求,較少來自本身的意願,而教師的要求更少。至於「教師的參與意願」則出現複雜情緒,大部分老師都因「在超鐘點的狀況下,師生身心俱疲」或「想保留時間陪伴家人個人進修」,呈現低度的參與意願;但卻因為「學生留校總比在外遊蕩來得好」、「可搶救經濟弱勢學生」、「可彌補落後學生的學業落差」等等判斷,呈現出「不得不參與」的責任感。最後,該研究提出四項建議:(一)應對外澄清:老師不是「晚窒息」的元凶;(二)課後輔導應重視教師參與意願; (三)應澄清國中第八節課之功能,並檢討課程綱要的份量;(四)落實有效之補救教學,加強弱勢課後照顧。

高師大方德隆教授則就「課程改革帶來之教學時數問題」引言,他指出:課程改革帶來之教學時數問題其實不只是「教學時數」的問題,還涉及「課程版圖」的空間問題,甚至是教師「教學領域」的認同問題。例如:九年一貫課程採學習領域來架構整個課程結構,對於「社會」和「自然與生活科技」學習領域衝擊最大,因其被統整得最厲害,宛如幾個人原先各有一幢房子,如今卻同時擠在一個房子下生活且搶著 (或推脫) 做家務工作。其次,新的課程規劃造成學習節數不足(尤其是小學的語文及數學領域),則是課後輔導(或補救教學)需求的根本原因。而「學科本位」的心態則是課程合理調整的最大障礙。

第三位引言高師大張新仁教授則就「補救教學」提出目前新的學術發現,包括:在學校層級建立「多層次的學習支援系統」,以及教室教學層級的「有效的補救教學原則」。

論壇的下半場為綜合座談,分別就「一、課後輔導是否可進行升學輔導(課業加強)?如何化解「助長升學主義」之污名?」、「二、課後輔導如何落實補救教學?補救教學是否應向學生收費? 」、「三、國中是否應辦理課後照顧?如何與課後輔導區隔?」、「四、教育部「課後輔導最多每天1小時,每週5天,並不得超過下午5:30」之規定是否合理?」進行討論。

與談來賓高雄市政府教育局專門委員戴淑芬指出:教育局從未反對課後輔導進行「補救教學」或「學藝活動」;但實際上,大多數學校的課後輔導是「延伸教學」;教育局是在遏止各校「升學輔導的軍備競賽」。

高雄市校長協會副理事長李進丁校長則以參訪日本小學的經驗,期待我國的課後輔導也能發展出「非學科」的多元活動;其次也擔心:若老師都沒有參與課輔的意願,如何滿足家長的需求?

高雄市議員林瑩蓉則主張:教育局應在法令制度上調整,以符合教師及家長的需求;她同意課後輔導應有三種功能類型「補救教學」、「課後照顧」或「升學輔導」,但學校在安排此三類課輔班時,也應該有銜接的制度設計。至於教師不足的問題,教育局更是應該要及早規劃。

人本教育基金會前主任張萍則主張課後輔導應全面回歸補救教學,過多的升學輔導只會把學生的學習胃口弄壞;她也為教師請命,認為只有快樂的老師才有快樂的學生。

高雄市各級學校長家長協會理事長吳文哲則呼籲:12年國教即將實施的此時,課後輔導到了該轉型的時候了,建議教育局推動學校落實課後輔導轉型「補救教學」及「學藝活動」。他也呼籲:有關課程改革、補救教學、及師資不足等等的困難,請學者、議員等有決策影響力的人儘快幫忙推動。

高雄市教師工會理事長陳建志也建議:政府應儘快檢討修正課程綱要,也應儘早規劃「提高正式教師比例」及「補救教學之配套措施」,以因應課後輔導轉型的需求。

高師大教育系主任陳麗珠教授也呼應政府應及早準備課輔轉型的主張,她也提到高師大教育系已規劃一個新的「補救教學學程」,為未來的師資需求作準備。

■新聞聯絡人:高雄市教師工會理事長 陳建志 0935-058-804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