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seph E.Stiglitz談福島核災與金融危機

地區:
分類:
標籤:
文字-A A +A

 

 

拿地球作賭注

◎Joseph E. Stiglitz

日本大地震,特別是目前福島核電站危機導致的災難性後果在曾目睹了美國金融危機導致了這場全球經濟大衰退的人們心中激起了可怕的震盪。這兩起事件為我們帶來了深刻的教訓,使我們認識到用市場和社會機制去管理風險會帶來多麼嚴重的後果。

當然,從某種意義上說,這場大地震的悲劇(超過2.5萬人死亡或失蹤)與金融危機沒有什麼可比性,金融危機不會直接導致生命與物質財產損失。但當涉及到福島核危機時,這兩個事件就有了一個共同的主題。

核工業與金融領域的專家們都信誓旦旦地向我們保證,新的技術已經完全消除了出現災難性後果的可能性。這兩起事件證明他們錯了。不僅存在風險,而且其後果及其嚴重,這種後果輕易就抹去了業界領袖們極力促成的體系所產生的所有利益。

“大衰退”出現之前,從美聯儲主席到金融巨頭這些美國的經濟大腕們都誇口說,我們已經學會了控制風險。如掉期業務及衍生投資等“創新”的金融工具使整個經濟領域都遍佈風險。我們現在知道,這些做法不僅矇騙了整個社會,其實他們自己也是蒙在鼓裡。

事實證明,這些金融奇才並不明白風險的複雜性,當危險隱藏在“肥尾分佈”之下他們就更意識不到了。“肥尾分佈”有時也被稱為“黑天鵝”,是一個統計術語,指罕有但後果巨大的事件。被假定為一個世紀只發生一次的事件,甚至在宇宙的生命週期中只會出現一次的事件似乎每十年都發生了一次。更糟糕的是,不僅這些事件發生的頻率被大大低估了,而且這些事件能夠造成的損害也被大大低估了,就像這起糾纏著核工業界的核災難事故一樣。

在經濟學和心理學方面的研究可以幫助我們理解為什麼在管理這類風險方面我們一敗塗地。我們幾乎沒有觀察或實驗的基礎來判斷罕有事件,因此很難做出準確的預測。在這種情況下,一廂情願的想法就會跳了出來,而幾乎又沒有能讓我們深思熟慮的動機。相反,當錯誤的代價可以由別人承擔時,更誘發出這種自欺欺人的預測。這樣的一個社會承擔損失而個人獲取收益的系統機制必然導致風險管理不善的結果。

事實上,整個金融界都充滿了外部經濟效果與代理問題。評級機構往往給高風險的投資銀行發行的債券評定良好的等級,原因是評級機構靠投資銀行供養,當然就會誘發這樣的結果。抵押借貸人不為他們的的不負責任承擔任何後果,甚至那些進行掠奪性借貸或推出和銷售故意設計的賠錢債券的人也不承擔民事和刑事司法責任。

這就給我們帶來了下一個問題:是否還有其它“黑天鵝”事件在潛伏著等待爆發?不幸的是,今日我們面對的一些真正的大風險很可能甚至都不是罕見事件。好消息是,這類風險的控制可以用很小的投入或根本無需投入來完成。壞消息是,這樣做面臨著強大的政治反對,原因是有人能從這種現狀中獲利。

近幾年我們親眼目睹了兩場大風險的爆發,但我們幾乎沒有採取措施來控制這些風險。某些報導繪聲繪色地描述了對過去的危機進行控制可能會增加未來金融危機爆發的風險。

大銀行不必擔心破產,他們參與的市場也這樣。現在他們知道,如果他們陷入麻煩的話可以指望政府的救助。作為這種“道德風險”的結果,這些銀行可以有利的條件借款,從而讓他們具有競爭優勢,這種競爭優勢不是基於其高人一等的表現,而是借助於政治力量獲得的。雖然對某些過分冒險的行為進行了約束,掠奪性貸款和不受監管的場外交易衍生工具則繼續在進行。鼓勵過度冒險行為的激勵機制依然保持不變。

同樣,當德國已經關閉了其陳舊的核反應爐後,在美國和其他國家,甚至與福島核電站具有同樣設計缺陷的核電站還在繼續運轉。核工業的生存完全依賴於隱蔽的公共補貼,一旦出現災難性事故,則由整個社會承擔其後果。核廢料的處置依然沒有有效管理,這個成本也是由整個社會來承擔。不受約束的資本主義需要社會為其輸血何其之多!

對於地球而言還存在一個更大的風險,就像上述兩個風險一樣,這個風險帶來的災難幾乎必然發生。這個風險就是全球變暖和氣候變化。按照科學家們的預測,這種災難幾乎肯定會出現。如果存在其它我們可以較低成本移居的行星,人們可以說值得冒這個風險。但實際上沒有這種可能,所以不能冒這個險。

減少排放的成本與世界所面臨的風險相比算不了什麼。即使我們不用核電(我們總是低估其成本)也是如此。可以肯定的是,煤炭公司與石油公司會因此而減少收入,而如美國這樣排放污染大的國家顯然會因其揮霍無度的生活方式而比其它國家付出更高的代價。

最後,那些在拉斯維加斯進行賭博的人投入的賭注不過是他們自己的收入。作為一個社會,我們投入的賭注是大銀行、核電站與我們的地球。正如在拉斯維加斯的賭場會有少數幸運者一樣,少數以我們的經濟做賭注的銀行家和以我們的地球為賭注的能源公司所有者可能賺得盆滿缽溢。但平均而言,幾乎可以肯定參賭者必輸。我們作為一個社會而被投入這場豪賭之中,其結局也不出其外。

令人遺憾的是,我們沒有從日本的這場災難中吸取教訓,依然無視我們面臨的危險。

 

約瑟夫•斯蒂格利茨(Joseph E. Stiglitz )是哥倫比亞大學教授,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他的最新著作《自由落體:自由市場與全球經濟的沉沒》(Freefall: Free Markets and the Sinking of the Global Economy),現已被譯為法語、德語、日語和西班牙語等多種版本。

Copyright: Project Syndicate, 2011.
www.project-syndicate.org

http://www.project-syndicate.org/commentary/stiglitz137/Chinese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2

加入時間: 2007.09.18

Rousseau

加入時間: 2007.09.18
187則報導
32則影音
2則OnTV

誰推薦本新聞

作者其他報導

蔡衍明:買蘋果 讓他們認識我

2012-11-29
瀏覽:
3,158
推:
0
回應:
0

2012 歐巴馬勝選演說

2012-11-08
瀏覽:
3,032
推:
1
回應:
0

總理家人隱秘的財富

2012-10-27
瀏覽:
6,412
推:
0
回應:
0

The Rise of the New Global Super-Rich

2012-10-27
瀏覽:
2,536
推:
0
回應:
0

啟蒙者 陳少廷

2012-10-19
瀏覽:
3,354
推:
0
回應:
0

黎智英出售台灣壹傳媒

2012-10-17
瀏覽:
3,073
推:
1
回應:
0

Inequality and the world economy

2012-10-16
瀏覽:
2,160
推:
0
回應:
0

中國民族主義的兩大危險傾向

2012-09-28
瀏覽:
4,971
推:
1
回應:
0

關於香港國民教育學科爭議的反思

2012-09-28
瀏覽:
2,133
推:
0
回應:
0

一個香港中產的懺悔

2012-09-09
瀏覽:
2,381
推:
0
回應:
0

Joseph E.Stiglitz談福島核災與金融危機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86,937篇報導,共12,790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86,937篇報導

12,790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