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張鐵志談臺灣民主轉型與政治現狀

2011/09/26 09:54
2,476次瀏覽 ・ 1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1
檢舉

 

照片

臺灣民主轉型與政治現狀

——共識網專訪張鐵志

 

臺灣的民主化過程及政治現狀,是近年來大陸學界及眾多網友較為關注的話題,但眾說紛紜。為此,我們於9月11日在北京專訪了來自臺灣的政治評論人張鐵志先生。張先生就臺灣民主化過程中的一些細節,臺灣民主政治的現狀,兩岸關係,以及“中國模式”等話題進行了深入的分析。通過他的介紹,或許我們能夠認識一個更為真實的臺灣。
  
嘉賓介紹:張鐵志,臺灣文化與政治評論人,臺灣大學政治學碩士,哥倫比亞大學政治學博士候選人,曾任臺灣《新新聞》雜誌副總編輯,現為多個NGO的理事。著有《聲音與憤怒:搖滾樂可以改變世界嗎》、《反叛的凝視:他們如何改變世界》、《時代的噪音:從狄倫到U2的抗議之聲》。現于《亞洲週刊》、臺灣《中國時報》、香港《信報》,大陸《南方都市報》、《南都週刊》、《東方早報》、《城市畫報》,華爾街日報中文網等兩岸三地媒體撰寫專欄。
  
張鐵志先生長期關注、參與臺灣的社會運動。他近期將出版關於臺灣轉型過程及反思的著作《民主在路上》(暫定名)。
  
時間:2011年09月11日    

地點:北京天安時間當代藝術中心
  
訪談人:鄭子蒙 楊傳銀

 

=====================================
  
楊傳銀:您是什麼時候開始在大陸寫專欄?
  
張鐵志:我在大陸最早的專欄是在南方週末,零九年下半年開始,是在文化版寫隨筆。後來,2010年1月份開始在《南方都市報》寫專欄,那個專欄叫《臺灣筆記》,就是專門寫臺灣的,之後在不同的媒體開始寫專欄,大部分都是政治與文化評論。我寫的時評和一般不同一樣,一般時評作者是對事件發表意見,可能強調政府不能這麼做云云,具有啟蒙的功能;我比較不是針對事件寫對觀念的是非,而是比較關注結構性分析,例如臺灣發生什麼議題,我希望把它放在臺灣轉型的脈絡下來分析,所以我很少去評論什麼馬英九和蔡英文的現實政治話題,除非他和大的結構問題有關。
  
你這個訪問的內容本來和我預計在九月出版的一本新書內容很接近,書名暫定為《民主在路上》,就是講臺灣轉型的過程與反思,基本上是我過去時評的結集,但是我全都重新修改,讓它變得比較有系統,並關注從七零年代到當下臺灣政治與社會轉型的重要議題。
  
楊傳銀:現在大陸公民越來越多的談論臺灣話題,談到臺灣,很多人(尤其是學者)認為臺灣民主轉型很成功,開始了現代民主政治;但也有很多人通過大陸媒體報導的臺灣立法院打架亂象,認為臺灣的政治狀況很亂。在您看來,臺灣政治的現狀是個什麼樣子?
  
張鐵志:你這個問題非常好,因為我對看大陸怎麼看臺灣民主感觸很深,一個是像您說的,比較主旋律的看法是比較負面的,只看到臺灣打架和混亂,連李敖都說這代表臺灣說是假民主。但這種都是很膚淺的。但是很多自由派似乎又太美化臺灣民主了,當我寫文章批評臺灣民主(政治)存在的一些問題時,他們覺得我不應該來批評臺灣民主(政治),好像落入了和官方一樣的看法。
  
但是現實是什麼樣的呢?國會打架這種(現象)常常恰恰是臺灣民主比較不重要的問題,其實臺灣民主有很多更深層次的問題,也是我比較關注的,比如我覺得臺灣的公民參與還不夠。其實我的這些批評並不是說民主不好,而是說民主還不夠,所以我的書名才叫《民主在路上》,因為我們還在繼續前行。
  
譬如,我們更多還是作為“選民”而不是作為“公民”。你作為選民四年定期選舉政治人物,這個都很對,可是這個還不夠,民主更多的應該是平常公民的參與,包括對政治權力的監督。國會打架這個確實代表國會的品質不好,而這就是因為這是公民對他們的監督不夠,以至於當這些少數政客掌握權力,可以在四年胡作非為。這就需要更多公民監督的機制、更多公民的參與。好比在美國有一個固定的電視臺,每天在播國會的各種聽證、討論,這樣民眾都知道議員平常在幹嘛,有沒有認真討論政策,那就是對國會監督比較好;而在臺灣,我們看不到真正審查的過程,他們只會在電視新聞的幾分鐘之內儘量去博取畫面,所以就比較嘩眾取寵。整個來說,我覺得我們的公民參與還不夠,還太不把自己當選民,而不是一個更完整的公民,實際上選舉只是第一步。
  
鄭子蒙:是不是說臺灣公民社會已經發展到一定程度,不需要選民的政治參與了?
  
張鐵志:當然不是。臺灣公民社會其實發展得還不夠,尤其是“公共性”還不夠。為什麼我們看到所謂臺灣民主社會好像挺發達,可是政治治理品質不好,例如議會品質,這中間是不是有一個很大的鴻溝?這個就是臺灣民主現在最關鍵的問題,就是我剛才說的公民介入政治不足。
  
這回到古典的理論有兩種辯論,人民只是作為選民還是說應該更積極地參與政治社群?臺灣其實很多媒體監督也不夠,媒體很多自我閹割、自我墮落,媒體都很黨派化,某些報紙“泛藍”,某些報紙“泛綠”,電視媒體就非常瑣碎和八卦,不去討論重大政策,所以媒體本來是要幫忙人民去做這個監督的,這個角色也扮演得非常差。所以公共領域是相對比較貧乏的。
  
楊傳銀:臺灣獨立媒體發展的怎麼樣?
  
張鐵志:獨立媒體確實在這幾年比較活躍。我剛才說的是主流媒體很貧乏,所以就讓獨立媒體很多機會發聲。網路時代改變了一切,這在全世界都一樣,網路上的獨立媒體可以報導很多被主流媒體忽略的重要議題。
  
楊傳銀:亨廷頓(Huntington)曾指出,檢驗一個國家民主鞏固與否的重要指標是兩次政黨輪替。自轉型以來,臺灣已經經歷了國民黨和民進黨通過競選輪流執政很多年了,在您看來,臺灣的民主是否得到了鞏固?
  
張鐵志:我覺得算是鞏固吧,從政治學的意義上來說什麼叫做鞏固,就是相關的行為者包括政治人物、民眾都接受民主作為這個國家最主要的制度,我覺得這部分應該沒有問題,基本上不會有人想要政變,基本都接受了這個遊戲規則。所以我想臺灣已經通過了民主鞏固,接下來就是民主品質和民主治理的問題,這是比較細部的。
  
楊傳銀:您在一篇文章中提到,“臺灣社會在民主化開始20年後,還具有許多神秘的敏感帶。尤其在從中學到大學的校園中,除了傳授主流價值和專業的技術性知識,不准‘敏感議題’進入,不讓學生討論那些攸關公共生活的議題。”能否具體談談有哪些例子?
  
張鐵志:這就是我剛剛講的,臺灣公民社會的公共性還不夠的現象。比如說在很多國家體制中,包括政府機構或學校,不讓大家討論公共議題。這是傳統威權體制的一種遺毒,因為威權體制都希望“去政治化”,希望我們都不關心政治,只要聽上面的命令就好了。
  
我在文章中也提到了一些例子,我遇到很多學生跟我說,學校不讓他們討論一些正在爭議中的公共政策,我聽了就覺得不可思議,民主社會還有這樣子?後來發現其實這並非特例。舉一個更具體的例子,有一個中等學校的大學,一個學生要成立一個討論人文事務、社會議題的社團,學校不准成立,這在大陸可能比較平常,在臺灣學生成立社團是沒有問題的,學生要討論任何問題都沒有問題。這個學生因為不能成立社團他就提出抗議,竟然被記過懲處,這個事情成為全國的新聞。
  
楊傳銀:這個事件是政府在介入?還是……
  
張鐵志:不是,是學校自身的保守,整個威權的遺毒還在。這個對大陸會有非常大的啟示。就是一個政權看起來已經民主化了,但是過去党國體制穿透太深,許多舊時帶的官僚都比較保守,比如這些老師、校長可能以前都是党國體制的。
  
我自己都遇到過這種狀況。今年夏天臺北縣政府舉辦一個搖滾音樂節,底下要出一本雜誌,一位年輕編輯找我寫關於音樂和社會運動的文章,我就寫了到臺灣一場反對國光石化的環保運動,有哪些歌手為這個環境運動寫歌。結果承辦的官員說這個太敏感了,叫我刪稿,我當時不肯刪,我非常憤怒,我說這個事情有什麼好敏感。我相信這可能不是臺北縣政府的縣長做的決定,但是這代表政府辦事人員的保守心態,要避免這種爭議公共議題進入,這是很離譜的。
  
這個事情出來後,我也不想把它鬧大,我就在自己的Facebook上寫了一下,結果被很多記者看到了,也變成新聞,說新北市政府打壓我的文章等等。我覺得,無論如何,我們必須瞭解,一個真正的民主社會,應該讓民主原則落實在每個社會領域,否則這個民主政治就是虛弱的。
  
楊傳銀:近些年,臺灣還有沒有政府對新聞媒體進行事後審查的行為?比如說我發表一篇批評臺北市政府某項政策的文章之後,會不會受到政府的某種打擊?
  
張鐵志:表面上,政府當然不能干涉新聞,但是私底下,政府還是施展影響力。一個朋友因為寫了批評政府的文章,被某報紙停了專欄,可是這是利益的問題,不是政治的問題,因為那個報紙很多廣告都來自於政府,所以牽扯到商業利益的問題,你批評政府,政府就不高興,我就不給你廣告,因為他當時批評當時政府和該報系很大的很大的一個合作案。
  
楊傳銀:大陸媒體經常提到臺灣的另一個話題就是族群問題,目前臺灣的族群關係是個什麼狀況?族群問題對政治的影響有多大?
  
張鐵志:族群問題確實在臺灣是很關鍵的問題,不過在現在已經現在沒有那麼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