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中正博士生賴淑蘭與「盲」共處另譜新視界

2011/08/11 21:27
1,958次瀏覽 ・ 0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0
檢舉

照片

(記者林博文/嘉義縣報導)「當我看不見的時候,曾想過難道要成天窩在家裡,或是像一般人認為的去學按摩?還是過自己想要的生活?」年輕時曾擔任校長秘書的賴淑蘭,事業順遂,擁有美滿的家庭令人稱羨,卻在四十六歲時遭逢巨變,完全失明。歷經失明的恐懼與挫折,賴淑蘭選擇了在全盲後繼續進修,她不只成為中正大學成教所博士生,還創辦了視障重建協會,為視覺障礙者盡一份心力,而如今她已能自在的與「盲」共舞,譜出人生的新樂章。

目前就讀中正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博士班的賴淑蘭,外表看起來與他人並無不同,其實她是一位視網膜色素變性患者。二十六歲那年,賴淑蘭被診斷出患有視網膜色素變性,雖然醫生曾警告她在五十歲左右時可能會完全失明,但因當時生活沒有受到任何影響而不以為意,直到四十三歲時視力突然惡化。賴淑蘭說,初期症狀是視野逐漸變窄,眼睛對黑暗的適應能力也跟著變差,由於無藥可醫,視力只能隨著時間緩慢的喪失終至看不見,「後來回想剛病發的時候,同事都說我走路就像是怕踩到螞蟻,臉部表情也很僵硬。」視力惡化的程度讓她無法繼續工作,害怕失明的同時,也擔心主管知道後會將她開除,只好選擇提前退休。

原本幻想著退休後能過著打高爾夫、打牌、打屁的「三打生活」,卻在被迫提早退休後,一夕之間變成了等吃、等睡、等死的「三等人生」。賴淑蘭說:「當我發現連門都走不出去的時候,我就想以後要怎麼辦?不就要老死在家中?」於是別人眼中的女強人、個性好強的她開始接納不完美的自己,向朋友尋求生活上的協助,除了定向訓練外,也學會使用盲用電腦及無蝦米輸入法。

因為自己看不見,更能體會其他視障者的感受。「一般人大多認為盲人就應該要會點字、學按摩、戴墨鏡,或是其他感官功能特別突出,但中途失明者幾乎等於重頭來過。」賴淑蘭說,國外提供中途失明者相當完善的治療與諮商系統,讓患者能夠接納自己;然而在台灣,視障者想要學東西卻不一定找得到老師。因此賴淑蘭決定到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所旁聽,並考上該研所復健諮商組,更在畢業後集結相關的醫師、老師們創辦了視障重建協會。

在經營視障重建協會的過程中,賴淑蘭因自覺所學不足,毅然決然進入中正成人教育研究所攻讀博士學位,「想藉由學習成人教育,為成年後失明者量身訂做一套課程。」賴淑蘭說,她不再只是被動的接受他人幫助,也希望未來能仿效國外諮商,讓有相同處境的視障者能在生活上獲得更多、更好的照顧。

從被診斷患病到失明,走過近三十年的漫長歲月,賴淑蘭在學習的路上有著滿滿的感恩,她說:「全盲不代表絕望,當原來失去的能力也可藉由學習重新獲得,產生的喜悅是難以言喻的。」,朋友則笑稱她是「視覺障礙界的小龍女」,因為什麼都不怕、勇往直前,也因此才能自在的與「盲」共處,走出人生的另一條路。

圖說:目前就讀中正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博士班的賴淑蘭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