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在八八風災中學習成長的道義夫婦

2011/08/03 21:41
5,335次瀏覽 ・ 18次分享 ・ 2則留言
PeoPo推 8
檢舉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
Loaded: 0%
Stream Type LIVE
Remaining Time 0:00
 
1x
    • Chapters
    • descriptions off, selected
    • subtitles off, selected

      照片

      照片

      照片

      正興村的中繼屋有台灣最漂亮的中繼屋之稱,背靠著中央山脈,面對著湛藍的大海,每天看著太陽從太平洋緩緩升起,景致確實美麗。李吳道義和凌妤妗這對夫妻就居住在這裡,妤妗在談起八八水災沖走她的房子時還不免紅了眼眶。(談話略)

      從海軍退伍後沒幾個月就遇上八八風災的道義,談起他為什麼參加協力造屋

      道義談到他造屋的經驗,以及從工人到小型工程包工的轉變歷程(談話略)

      當被問到從莫拉克風災以來最感動的是什麼時,妤妗說:(談話略)

      道義告訴我他在退伍前就計劃要做的事(談話略)

      你是什麼時候開始承包小型工程?(談話略)

      八八風災兩年後的今天,許多災後重建工程已逐漸進入尾聲,現在道義和他的工作組將何去何從?(談話略)

      雖然她們心存感激的住在漂亮的中繼屋中,但是她們還是希望能夠早日回到嘉蘭部落來,這個生育他 長養他 成就他的原生部落。(談話略)

      雖然災區重建即將結束,但是災民們能否從莫拉克的陰影中走了出來?希望更多人都能像樂觀及勇於嘗試的道義夫妻一樣,早日走出八八風災的夢靨。


      你可能也會喜歡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

      balance (未驗證) ・ 2011/08/04 10:39

      取景一如其他影片,有高水準。

      人物的報導也很成功,很吸引人。吳先生的樂觀和韌性非常感人。

      個人曾經在所謂的3K行業中,討過一陣子生活。
      曾經碰到過很多原鄉朋友,較多在其中負責模板或鋼筋的部份,有效率、工作品質也不錯。但因為都是有工才上工,沒工就沒有收入,完全看包商和大包工頭的工作分配。

      個人觀察,在那個行業中,通常在上層的包商(經營者),屬於分配的層級,收入也相對較高。
      但相對的,進入障礙較高(要懂全盤、有基本經營成本、要會估價管理工地,甚至投標),風險也較大(有資金周轉風險)。

      目前,政府機關的採購案,對於原民經營行號參與招標有保護機制,是吳先生「自己成立公司行號」的優勢條件,似乎可以列為考慮。

      欖仁居修行生活網 (未驗證) ・ 2011/08/04 22:19

      In reply to by balance (未驗證)

      道義的樂觀和韌性確實非常感人,似乎優秀的原住民都有這個特質
      我觀察包商和大包工頭的工作運作情況就如您所描述。
      而我未呈現的部分影片就是關於道義在他所不熟悉的部分估價能力似嫌不足.
      因此有可能會做白工,甚至賠錢的情況(希望不會才好)
      以目前政府機關的採購案,對於原民經營行號參與招標有保護機制,但是以我在台東的實際經驗來看,擁有此財力及能力者不多,所以許多工程都要等到二標以後才會有人(漢人)進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