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追尋媽祖行腳文化傳統,開創汐碇雙媽會先河

2025/04/07 00:23
299次瀏覽 ・ 14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1
檢舉

汐止濟德宮歷一百六十餘年之悠久,俗稱「汐止媽祖廟」,建於清嘉慶年間,當時位置在今廟埕前康樂台處,緊鄰基隆河岸的「牛稠頭」,為早期水返腳水運交通孔道;汐止原名「灘音」,1895年甲午戰爭,之後台灣被割讓給日本,日治時代稱汐止為「台北廳石碇堡水返腳街」;1920年再改為「台北州七星郡汐止街」,此乃汐止之由來。汐止老街上的人家,不管是到台北買賣貨物,或者是出外辦事,皆以媽祖廟作為交通中樞,也因此造就了汐止老街之繁華與富裕;後來經兩度遷移,直到光復後才重建現廟址。


50多年前,汐止媽祖廟即與石碇區光明里,當時稱為鹿窟村,有著很深的緣分。當時的先民往來於鹿窟和水返腳山徑古道,一步一腳印,就像背著老父老母去求醫一樣的誠心誠意,成群結伴,於農曆三月媽祖生日前後,以守望相助的巡守隊精神,令人感動地走在山徑古道間。

今年又到了背著媽祖步行經康誥坑溪到淡蘭古道的時候了,國曆四月十三日(農曆三月十六日),正逢準提菩薩聖誕,可謂良辰吉日,「石碇文化饗宴行腳迎媽祖」開鑼了,石碇附近多隊的鑼鼓陣共襄盛舉,擺出內山鑼鼓的陣仗,追尋媽祖行腳文化的百年風貌,在淡蘭汐碇古道上將呈現一年一度光明里乃至石碇區全體居民的宗教盛事。

當天早上七點在汐止濟德宮集合,八點出發,徒步三點三公里抵達白匏湖福德宮,接著車行到鹿窟事件紀念公園前約一公里,汐止區與石碇區的交接處,另一頭石碇光明里的社區居民,將於九點半準備接駕,從蓮池庵出發步行遶經松柏崎巷、光明橋到九龍山上帝公,全程約四公里。下午兩點半後,另一個活動高潮,將是由汐止濟德宮的媽祖與石碇天后宮的雙媽會,此為五十多年來從汐止迎媽祖到石碇光明里以來跨越兩世紀第一次的創舉。本活動由石碇區公所主辦,光明里辦公室策畫,包含光明頂農業發展協會在內的十二個團體協辦。


你可能也會喜歡

▶︎ 06:58
▶︎ 04:45
▶︎ 05:36

原汁原味的紙寮坑古道

施增與
2,766 0 34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