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唯一!月經博物館 推動女性生理教育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This is a modal window.
The media could not be loaded, either because the server or network failed or because the format is not supported.
標一:月經議題遭忽視 青少年知識缺乏
OS:許多成年人在社群媒體提出對月經的疑問,就連大學生也對月經知識一知半解
BITE:
大三學生 楊同學:蛤我不知道欸,阿(衛生棉)不是貼在,那個(身體)上面嗎?
大三學生 賴同學:喔我第一次來的時候是蠻驚嚇的,因為褲子就突然間有一灘血。
OS:然而隨著近年來月經議題備受重視,教育部也將月經課程列入國中小健教課綱中,並著重在宣導月經平權等議題。
BITE:
健康教育老師 黃慧菁:月經平權這塊真的會比較疏忽,所以我覺得勢必是要讓孩子知道說,原來對於這塊我們要如何去澄清。
標二:博物館設於市場 讓月經回歸日常
STAND:記者目前位於藏身在台北市大同區菜市場中的月經博物館,它是由長期關注月經議題小紅帽協會所創立,也是全球首座以「月經」為主題的實體博物館。
OS:正因為是全球首座月經博物館,許多外國遊客因此慕名而來。
BITE:
博物館遊客 宮田小姐:日本很少有這樣的活動,覺得這邊很新鮮。
標三:小巧月經博物館 知識普及一大步
OS:館場雖然小巧,卻蘊含著滿滿的知識與能量,從一樓開始認識月經及女性生理構造,到二樓延伸至月經平權、月經污名化等相關議題,更設有各式生理用品展示,讓無論男女老少都能認識月經並建立正確的觀念。
BITE:
博物館導覽員 Tina:月經就是一個非常日常,每天會發生在你的身上或是我的身上或身邊的人,然後就讓希望大家用一個很平常的心態,就像你走進菜市場一樣,那麼稀鬆平常,然後不要有壓力來認識月經這樣子。
OS:經年累月的錯誤觀念,需要我們一步步拉回正軌,破除迷思邁向平權社會。
記者 沈雨希 簡敬維採訪報導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