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福爾摩沙時代」-台灣近現代美術的知識啟蒙~台南市美術館二館展出

2025/03/26 23:43
77次瀏覽 ・ 6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0
檢舉

台南市藝文報導/記者林慧茹

照片

(「福爾摩沙時代」-台灣近現代美術的知識啟蒙台南市美術館二館展出。美術節大合照)
致敬臺灣近現代美術百年歷程「福爾摩沙時代—臺灣近現代美術的知識啟蒙」展

如果走在路上詢問民眾~

「台灣近現代的代表畫家有誰?」

「台灣有近現代美術史嗎?」….會不會需要想很久

我們可以瑯瑯上口關於西方的畢卡索 莫內….卻不一定可以說出幾個台灣本土畫家....。

然而台南美術館的「福爾摩沙時代」大展 給了完整的答案~~

臺南國家美術館籌備處掛牌後(註一)的首場展覽,「福爾摩沙時代——臺灣近現代美術的知識啟蒙」

自3月25日起至7月6日於臺南市美術館2館展出。

策展人白適銘教授從六十多個美術館借展了1950年之前出生的一百多位國寶畫家的真跡作品 一次展出,工程浩大,用心良苦, 仿彿看遍台灣近現代美術史,並且可以看到前輩畫家們孜孜不倦於創作一生,其精神非常令人感動,相信欣賞者看完展出將收穫滿滿!!

照片

(展覽首段聚焦於1950年前出生、具時代代表性的藝術家作品,帶領觀眾深入了解臺灣美術的歷史脈絡與文化根源。)

臺南市長黃偉哲親臨開幕現場表達祝賀,強調臺南作為文化之都,將持續推動藝術的國際影響力,誠摯邀請市民及各地朋友共襄盛舉,感受這場充滿歷史與藝術氛圍的展覽,文化部次長王時思也到場共襄盛舉。

文化部次長王時思致詞表示,本次展覽是臺南國家美術館籌備處成立的重要前導站,透過藝術呈現臺灣的歷史樣貌,並深化臺灣民眾的自我認同。今年適逢臺南府城300,選擇在臺南舉辦更顯意義非凡。王時思感謝策展團隊的精心策劃,並強調文化部將持續支持此類具文化價值的展覽,讓更多藝術作品被大眾認識與欣賞,共同推動臺灣藝術與文化發展。

市長黃偉哲表示,臺南美術館自賴清德總統擔任市長時期開始規劃,經過多年努力,一步步建構至今,其發展凝聚了無數人的心血與貢獻。特別感謝策展人白適銘教授及其團隊,以及各界對「福爾摩沙時代——臺灣近現代美術的知識啟蒙」展覽的支持與參與,使展覽於今日順利展開,呈現臺灣近現代美術的豐富面貌。

黃偉哲也強調,臺南作為文化古都,將持續推動藝術與文化發展,讓臺南成為藝術交流的重要場域。他並代表全體市民,感謝美術館帶來豐富多元的藝術饗宴,不僅深化城市文化底蘊,更展現臺南的獨特魅力與榮耀。

「福爾摩沙時代——臺灣近現代美術的知識啟蒙」展覽為南美館策劃之重量級展覽~~

策展人白適銘教授表示,希望藉由展覽帶領觀眾深入了解臺灣近現代美術的發展脈絡與豐富歷史,期待每位觀眾能在這裡尋找到對藝術與文化的深刻共鳴。

甫上任的南美館董事長游文玫也對展覽表達高度讚揚。她強調,展覽不僅是一次美術的展示,更是文化傳承的重要時刻,感謝所有支持展覽的相關單位,讓這一文化盛事得以順利舉行。

南美館指出,臺南自荷蘭人於1624年登陸安平以來,歷經不同政權與文化交融,逐漸形成了獨特的地方美學與文化特色。

「福爾摩沙時代——臺灣近現代美術的知識啟蒙」展覽內容橫跨從日治時期到戰後的各種藝術樣式與思潮,包括「地方色彩」、「國族意識」與「現代性」等討論,旨在回顧臺灣美術如何在外來與本土的雙重影響下,逐漸發展出獨具特色的藝術風格,並強調藝術家在各個歷史時期的創作歷程與精神。

南美館表示,在此次展覽中可以欣賞到多件重要的國寶級作品,如陳澄波從未曝光的《南海普陀山》、黃土水《甘露水》、張大千《廬山圖》及其他重要古物等,這些藝術作品既是臺灣美術歷史的縮影,也見證該時期藝術家的創新精神與對當時社會的深刻反思。

此外,其中一間展覽室更設有沉浸式影像科技,將陳澄波、郭柏川、李梅樹、林玉山、許武勇等臺灣藝術前輩的經典作品,轉化為環場影像,透過高解析度投影和動態影像呈現作品,並結合音樂及地面感應互動裝置等多感官體驗設計,讓觀眾能「走入」畫中,近距離體驗筆觸、色彩、構圖之美,與藝術家「互動」,深入了解其創作理念。

因應展覽的推出,位於2館5樓的南美春室The POOL也與資策會合作,推出展期限定套餐。套餐以臺灣前輩藝術家謝國鏞的畫作為靈感,將作品的色彩、意象轉化為味覺創作。限定套餐將於展覽期間內供應,邀請觀者一同透過味覺與創作,探索「福爾摩沙時代」的藝術世界。

照片

(南美館亦同步舉行美術節捐贈感謝儀式。)

今日開幕完成後,南美館亦同步舉行美術節捐贈感謝儀式,向來自16位捐贈者共捐獻86組件作品的慷慨支持表達感謝。

此次捐贈者包括藝術家陳春祿、高實珩、高媛、汪曉青、洪瓊華、耿晧剛;南美館1館建築師梅澤捨次郎家屬梅澤弘之;藝術家家屬吳郭為美、蒲浩志、蘇小夢、蔡佳憓、洪頎茗與藏家張瑞樑、張淑文、蕭人豪及歐財榮等人。

受贈作品包含繪畫、雕塑及攝影等多種形式,不僅豐富南美館的典藏資源,也提升南美館藝術收藏價值與學術研究的深度。

「福爾摩沙時代—臺灣近現代美術的知識啟蒙」展將分三階段進行,

首段選定1950年前出生百餘位藝術家逾二百件精彩佳作。

照片

(【展覽資訊】

「福爾摩沙時代—臺灣近現代美術的知識啟蒙」

展出時間:2025/03/25~2025/07/06

展覽地點:臺南市美術館2館 展覽室 A-I

展覽官網:https://www.tnam.museum/exhibiti

**

(註一)

照片

(圖/「臺南國家美術館籌備處」今(25)日舉行揭牌典禮,由臺南市長黃偉哲與文化部長李遠、次長王時思、臺南市美術館新任董事長游文玫、臺南市美術館館長龔卓軍、陳澄波文化基金會董事長陳立栢等人共同宣示啟動籌備,多位前輩藝術家家屬與藝術界人士也出席見證。)

黃偉哲表示,臺南市美術館二館是賴清德總統擔任臺南市長期間,突破萬難自籌經費建造而成,現在已成為臺南的重要地標,來自國內與國外的旅客來到臺南,一定要造訪南美館二館,營運開始後也屢屢創下卓越的成就。如今藉由臺南國家美術館籌備處成立,期盼讓臺南美術館更好,也讓臺南以及臺灣的藝術更加發揚光大。

文化部長李遠表示,文化部在2018年提出「重建臺灣藝術史」計畫,透過研究、策展,重新建構屬於自己的臺灣美術館史觀和體系,2018到2024年間完成蒐藏前輩藝術家作品867件、檔案史料9萬件、修復作品文物8千件,得到民間極大的迴響;因此2025年推動「重建臺灣術史2.0」,除了展現過去成果,也推動臺灣前輩藝術家的常設展,以及成立國家美術館籌備處。

文化部表示,藝術界多年來殷切期盼臺灣再成立一座國家級美術館,完整且系統性呈現臺灣藝術史發展脈絡,文化部經多次諮詢、研商及跨單位協調,最終決定由臺南市政府無償撥用臺南市美術館2館成為臺南國家美術館所在地,並以1895至1960年近現代臺灣美術主題作為常設展覽,盼以最有效率及符合城市與美術館發展脈絡方式,籌設第二座國家美術館。

今日包括陳澄波、郭柏川、郭雪湖、蒲添生、張萬傳、潘春源、潘麗水、潘瀛洲、鄭世璠、陳夏雨、黃歌川、楊英風、陳陽春等前輩藝術家家屬出席揭牌典禮,並在眾人見證下,由家屬代表共同簽署捐贈典藏意向,表達對國家成立臺南國家美術館的支持,期盼未來由國家保存、研究及常態展示臺灣美術史重要美術資產。

臺南國家美術館籌備處規劃於2年期間,儘速完成近現代美術領域的定義及研究、場館發展規劃、典藏制度訂定等工作,並積極研議成立行政法人法制作業。文化部也將持續與臺南市美術館合作、資源共享,協助其未來營運擴展至農水署嘉南管理處等事宜,共同為提升臺灣美術及城市發展努力。

圖/台南市府新聞處提供

記者林慧茹傳真報導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