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詐騙...要以不變應萬變! 】

在如今這個詐騙電話、廣告及訊息滿天飛的時代,幾乎每個人都可能不小心陷入詐騙的圈套,甚至還可能在不知不覺中成為詐騙集團的一員。面對這樣的困境,我們該如何應對呢?臺灣展翅協會的Podcast節目「青春怎麼辦」特別邀請內政部刑事警察局預防科的偵查員張映晨來為我們提供解答!
張映晨偵查員表示,在疫情後,網路詐騙案件急劇增加,尤其是「投資詐騙」,引發了社會的廣泛關注。根據調查資料顯示,青年和老年人是最常成為受害者的族群,青年人案件數量居多,而老年人則因受騙金額較高而造成更重的損失。
青年最常面臨的詐騙方式包括求職詐騙及私密影像詐騙。詐騙者利用社交媒體,設計虛假的工作機會,以此吸引求職者提供個人資訊或金錢;私密影像詐騙則常以戀愛為名,誘惑青少年分享私密照片,隨後以威脅手段要求贖金,造成受害者在心理和經濟上雙重壓力。與此同時,老年人則多遭遇金額龐大的詐騙,例如與「銀行帳戶」相關的案件,詐騙者可能要求他們提供銀行資訊,並利用這些資料開設人頭戶,進行非法活動,讓受害者陷入困境。
面對不斷增加的詐騙案件,張映晨偵查員強調民眾應該提高警覺,遵循「防詐五不」,即「不接、不聽、不看、不傳、不信」,並記住「一聽、二掛、三查證」的原則。全球的跨國詐騙趨勢同樣值得我們重視,我們必須持續關注並加強防範,以保護自己及身邊的人。
最後,張映晨偵查員分享了詐騙防範的三個關鍵字:「提高警覺」、「多加查證」以及「多關心他人」。牢記這三個基本原則,就能大幅降低自己受騙的機率!同時,他也提醒民眾,如果不幸遇到詐騙,務必報案,這樣不僅可以降低自己的損失,也能間接幫助到其他已受騙或可能受騙的人。
本篇文章擷取至台灣展翅協會Podcast節目「青春怎麼辦」第57集:https://open.firstory.me/user/ecpattaiwan/platforms (各大平台皆可收聽)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