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花海昇華成稻草藝術季」鄉農會總幹事張素華,讓富里鄉變成朝聖地!

This is a modal window.

【記者周厚賢/富里報導】
春節假期啟動的前夕,由富里鄉富南村民齊心協力做出的「蛇來蛇去,蛇來富里」大型稻草藝術品被置放在園區正中心後,正式宣告2025第六屆稻草藝術季正式登場。花蓮縣富里鄉農會與鄉內社區度、社團、學校及部落以非洲大草原為主軸所精心製出的作品在農特產品中心展示,預期將成為春節假期旅遊花東的迎客必訪的景點而再次發揚鄉農會獨一無二的巧思及全鄉共榮的凝聚力。

▲從花海提升到稻草藝術季的辦理,六年來富里鄉農會總幹事張素華引領農會與社區學校走向全國最有環教理念的大活動。(圖/記者周厚賢攝)
「在十多年前我們富里鄉就開始於第二季稻穫收成後將田園變成花海,但後來看到西部各縣市也紛紛如法炮製時,就想要將富里的冬春打造不一樣的境界」構思及發起富里鄉稻草藝術季的靈魂人物-富里鄉農會總幹事 張素華表示,六年前決定要將花海的觀光層面提升時,她想到鄉內有名的竹編與用之不竭的稻草,於是巧思構想以動物為雛型作出的大件作品陳列在農特展中心的草皮上,就成為富里鄉聞名海內外的特殊景觀。從那一年開始,她與農會夥伴及地方鄉親都要為明年的展出主題傷透腦筋。因為連年激增的遊客湧入證明了「富里鄉的稻草藝術季,只有自己可以超越自己!」

▲耗時兩個多月完成的金蛇大作,是富南社區全村齊心協力的心血結晶。(圖/記者周厚賢攝)
「鄉農會為什麼要舉辦稻草藝術季?」張總幹事說,當每年十月底稻穫收割後就是全鄉上下動起來的開始!因為藝術季是以徵件及比賽的方式,使至全鄉由社區至學校、從平地到山間,鄉民無一不挖空心思的想要做出第一名的作品,所以不管是本次讓人驚豔的以漂流木及稻草搭建的非洲水牛、色彩斑斕的老虎穫是唯我獨尊的印度王蛇…每一作品都是全台灣甚至全世界的唯一,也因為是第一所以成就全鄉近一萬人口的輝煌成就。

▲眺望花東縱谷有若非洲大草原,富里鄉的風采在2025年再次被放大、被看見。(圖/記者周厚賢攝)
有別在台灣各縣市政府或鄉鎮公所辦理的觀光藝術季或產業文化節,活動會場上幾乎喧賓奪主的吃喝攤販雲集所造成大量垃圾的負擔。在富里鄉稻草藝術季偌大的會場上舉目所見只有農會安排七攤在地小農的攤位。推廣股股長說,在會場所要歡迎大家用心體會鄉親製作作品的創意心情,而不是要增進外來攤商的收益。所以除了七攤依規定申請的在地小農在活動期間宣揚富里農特產外,把乾淨整潔的大地留給國內外遊客才是最好的地主之誼。

▲有別國內在活動會場常見的攤販充斥,富里鄉農會的大活動只有七攤在地小農的攤位杜絕外來攤商帶來大量垃圾處理的問題。(圖/記者周厚賢攝)
「鄉農會的稻草藝術季稻不只給富里鄉農特產的能見度,更凝聚大家愛鄉的心!」本屆完成蛇王主視覺作品的富南村村長鄧萬華表示,六年來活動所締造出吸引眾多遊客前來富里逛園區及購買稻米、香菇、金針花特產,也因為每一年都要推陳出新的設計新作品而讓大家更有超越自己的壯志。比如全村所設計的蛇王就是要集思廣益的思考偌大的蛇身除了稻糠及稻草外還能用那些資源回收物品可以利用?最後全村是以兩個月的時間製作完成,而這件作品也能成為富南社區最引以為傲的共同創作。

▲從農特產品中心賣場人員在遊客到來前大量補貨,看見富里稻草藝術季帶來鉅額的農產品購買力。(圖/記者周厚賢攝)

▲以漂流木及稻草所製成的非洲水牛作品,永豐國小展現的環保創意是國民教育最優質的典範。(圖/記者周厚賢攝)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