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服務中學習 靜宜大學光鹽社志工心路歷程
記者林佳宜 / 台中採訪報導
靜宜大學「光鹽社蘭嶼志工隊」已連續16年至蘭嶼朗島部落舉辦兒童與青少年營隊,規劃「光明計畫」為當地獨居老人修繕水電,其他服務內容涵蓋了多個面向,包括在朗島部落舉辦兒童與青少年營隊、提供義染剪髮服務、進行居家關懷志工培訓,以及向各部落捐贈二手衣物。讓這些居民感受到社會的關懷。 靜宜大學志工至蘭嶼當地老人家中進行關懷。
(照片提供:靜宜大學志工隊提供)
英文系三年級的蕭佑晴,現任光輔社社長,因常待在宗輔室,得知學長姐有參加過的經驗,都說是一個很好的機會,加上蕭佑晴也喜歡小朋友,所以看到學校寄送的電子郵件,她直接報名參加。蕭佑晴以前參加過系學會的基層文化服務社, 在光鹽社,至少有參加超過三場兒童營隊。活動開始前的準備,蕭佑晴有先調查過蘭嶼的氣候及人文,「 像蘭嶼是達悟族,我們有一次的開會主題,是老師請我們回家找達悟族的族語、達悟族每一個部落的特性,下一堂開會讓大家一起分享。」
蕭佑晴認為蘭嶼的小朋友跟台灣本島小朋友不一樣,蘭嶼的小朋友比較純真。 跟他們講話會感覺特別溫暖。蕭佑晴以前去霧峰參加過兒童營,霧峰的小朋友會比較特定親近一個大哥哥大姊姊,可是蘭嶼小朋友是跟每一位志工都很樂意接觸,讓自己有很融入的感覺。
參加蘭嶼志工活動,蕭佑晴表示,最重要的是保持身體健康。蕭佑晴曾聽說過去很多志工們,活動中有發燒的情形。為期十一天的服務活動,蕭佑晴在第六天就發高燒,燒到難發出聲音,除了水土不服,身體疲累也是原因之一。但隔天負責幫小朋友上道理課以及講故事,只能讓其他志工先接替他的位置,蕭佑晴覺得很抱歉,當天的身體狀況真的應付不來,所以要顧好自己的身體健康是 一個很大的挑戰。
蕭佑晴為蘭嶼當地小朋友說故事。(照片提供:靜宜大學志工隊提供)
蕭佑晴為蘭嶼當地小朋友說故事。(照片提供:靜宜大學志工隊提供)
在朗島部落的民宿,兒童營的小朋友會在晚上志工們開完會後,去找志工哥哥姐姐們玩。蕭佑晴分享,某個晚上,有個妹妹牽著蕭佑晴的手,帶她去民宿附近晃晃,妹妹講了一句話讓蕭佑晴非常印象深刻,妹妹手突然指向天上的星星,並說姐姐你看那顆星星好亮,我媽媽就在那裡。蕭佑晴說因為那位妹妹是媽媽從小的時候離開她,她聽到妹妹這番話內心很有感觸,蕭佑晴本身也是單親,可以理解妹妹的想法,覺得她很勇敢,只有小學二年級,也可以樂觀的面對這件事。蕭佑晴覺得這次的志工服務可以陪伴到小朋友,幫他們發想一些活動,覺得自己做了 一件很對的事情。
財金系四年級的簡鈞偉,是今年蘭嶼志工隊的隊長。簡鈞偉給想參加此志工活動的人建議,要有辦法把時間空出,能投入在蘭嶼志工活動上再來面試報名。 活動前會給沒有參加兒童營隊經驗的人,有一段培訓期,除了服務訓練之外, 團員間的默契培養、情感連結,以及課程的設計發想、規劃整合出兒童營的課表。志工隊每個星期會開兩次會議,時長一至一個半小時,需要大家花時間投入。過往有面試後的同學,在下學期發現自己無法負荷而退出,簡鈞偉認為這是很可惜的一點,人力可能會不夠外,且對於沒入選但有興趣且有時間參加的同學很可惜。
在進行社區服務時,簡鈞偉發現社區居民很喜歡志工隊的到來,與志工聊天,改善他們的生活品質。另外,簡鈞偉分享他初次到達蘭嶼部落,到街邊拿著音響及麥克風宣傳,當地的居民坐在家門口外面,看到志工隊隊員穿著志工背心,當地居民說:「靜宜大學又來了喔。」簡鈞偉覺得很驚訝,因為是第一次到訪,但當地居民知道他們是從哪來,感受到他們的溫暖熱情。
簡鈞偉分享他在服務過程中所遇到的困難,在教課上會感到緊張,不知道下一步該做什麼,害怕因為自己出錯而耽誤流程。慶幸有老師會出來協助,活動結束也不會受到責怪。此外,簡鈞偉分享過去準備好的課程教案,最後因為疫情剛結束, 到課人數不足,原本設計好的教案,呈現結果只有八成。老師與他們說,有做好百分之百的準備,雖然不能呈現到最好,那也沒關係,因為已經準備到最好了。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