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離相修行說

2011/03/13 22:47
2,847次瀏覽 ・ 1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1
檢舉

  或許您也曾看到基督徒在電線桿上貼有許多聖經上的話,其內容無非勸人離棄偶像(假神)歸向耶穌;這在信仰基督教的西方國家是被認為理所當然的事,但是在東方信仰佛、道的國家中不只無法獲得認同,而且還曾引起過相當程度的反彈,特別是在同一個家庭中如果兩種信仰都有,那麼一場家庭的宗教戰爭便很難避免了。

  對基督徒來說:『耶穌是上帝的獨子,除了透過耶穌,沒有人可以到天國!』因此他們相信「除了祂,別無拯救」。但是對信仰佛教的東方人來說,佛才是這個宇宙最究竟、最高等的智者,在這個層層相扣的宇宙間根本就沒有所謂上帝的存在。佛教徒認為以創世紀為開端的上帝只是三界中最高的大梵天,是一個不究竟的修行者。因此他們一聽到基督教離棄偶像的論調後並不以為然:『你們還不是把耶穌當成偶像?』『你信你的耶穌!我拜我的佛,關你什麼事?』

  是的!諸如此類的衝突與話語幾乎隨處可見,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雖然這些因教義不同而引發的磨擦不曾引起像國外般的宗教戰爭,但是在生活中卻也造成若干人際關係之不安;這對於以慈悲、博愛、平等為基本教義的各大宗派,無疑的是一個相當大的諷刺。而這種不安的宗教衝突也使得許多想進入宗教世界的人不知所措而裹足不前。

  不錯!如果連標榜和平的宗教都如此的不和平,那麼這個原就紛擾不安的世界還有什麼希望呢?為了讓大家對宗教的內涵有比較深一層的認識,我想從為什麼各大宗派修行的方法都是以進入這個無相的內心世界為依歸做一個探討。
  現在先撇開宗教問題,我們對人類碰到一些難題時的思考方式做一個觀察:相信在您的生活中一定或多或少的會遇到到一些難題,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您也必然的會絞盡腦汁的尋求解決之道;但是當這個難題實在不是那麼容易處理時你會怎樣做?如果您曾經觀察過一個正陷於沉思者的表情時你會發現:他可能會一邊想一邊做其他的事,諸如玩手指頭甩原子筆或不停的抖動他的腳等;但是如果他所遇到的問題困難度很高,或者是這個問題關係到他的前途、他的生計或是名譽時,你會發現剛才那些動作顯然的會少很多;尤其在那個最深的思考-那個答案呼之欲出而未出之時,這個沉思者一定會在這個點—這個覺與不覺的交會處,驟然的停下了所有的動作;甚至連那個生生不息的呼吸都會因之而中斷(雖然中斷的時間可能只有十分之一秒這麼短!)

  上面所描述的便是我們思考時的一些現象,下次如果你靜靜的觀察你周遭的人,相信也會見到大同小異的這些現象。宗教信仰者在敬拜他們信仰的對象時,也和我們沉思解決問題時有類似的反應。撇開那些被迫上廟堂的非志願者不說(有的是在父母或夫妻威脅利誘下才不得不虛應一招),一般人都是發自於內心的相信(雖然這些發自內心的相信也有深淺之分)而後才以這些宗教敬拜儀式來表達其信仰的誠心。

  因此當一個基督徒很誠心的在教堂跪禱時,他可能會忘了膝蓋那個難忍的痛;同樣的,當一個佛教徒以他最虔敬的心拜佛時,他也可能也會忘了自我,而只是默默的在那裡默禱。這種誠心敬拜的宗教行為也可以算是一種打坐,一種藉由外在的佛像或上帝而將自己的思想導向於專一的一種方法,所不同於打坐的是—他還必需經由佛像或耶穌來達到外表的靜止。而所謂的靜坐則是透過外表的靜止以尋求內心百分之百的專一。

  如果把靜坐時的專一程度定為百分之百,那麼當一個人從靜坐的狀態中開始敬拜的儀式,無疑的他專一度勢必會被身體的動作及外在物相的影響而減低了許多。因此釋迦牟尼才會說: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釋迦牟尼所要告訴我們的是以這些凡夫的音聲色相,只會分散我們內心的專心,而當內心無法專一時,當然見不到如如不動的諸佛法身。也因此耶穌才要他們的弟子離相修行,不拜任何的偶像。而回教教義更是在古蘭經中明白的揭示:「萬物非主,唯有真主阿拉;穆罕默德是主奴僕路,是主使者。」三者都同樣的指向這「無相之法」。

  世界三大宗教幾乎在其開宗明義篇都闡述了這個離相修行的最高指導原則,而這個原則之所以有其不可動搖的價值,乃是他指向那個無形無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的最高真理-那個佛教稱之為諸佛法身(真如佛性),基督教稱之為上帝,回教稱之為阿拉,道教稱之為道的那個不可道的道、本來面目、真我;那個無所不知、無所不曉的智慧。

  或許您在聽到我對這個真理的描述後會有這樣的疑問:「難道你不知道各個宗教對他們所謂的真理都有不一樣的描述嗎?難道你認為上帝、佛性、道都可以相融而不礙彼此嗎?」不錯!我真的知道存在於這些宗教間彼此的差異與排他性,但是我更知道這些差異性與排他性是因為宗教徒以自己凡夫的熱情與想像造成的。

  民國八十四當我從西湖鄉瑞湖國小調進八卦分校後,在行有餘力之餘我也協助泰雅族的原住民整理他們的語言和音樂(自古以來泰雅族只有語言而無文字);在整理與學習泰雅語的過程中,我發現許多好玩又有趣的事情;比如說泰雅語的數字觀念從零開始一直到一百止,再多的數目便沒有數字來表示了,這和其它的民族實在有相當的差異性。對其他的族群來說簡直是不可思議的一件事。另外我也發現泰雅族沒有明顯的時間觀念,他們不像西洋有二十四時制,也不像中國有時辰的說法;如果你用泰雅語問族人:『阿公上山多久了?』他給你的答案可能會讓你大失所望,因為他不會告訴你:『阿公已經離開四十五分鐘了!』

  在這兩件因環境差異而產生的的不同文化中,或許你根本就很難想像一個連時間、空間都不完整的族群怎麼可能還活得下去?因此如果把現在的您放到這樣的一個世界裡去,你將很難想像您會過一個怎樣的生活。不錯!在您知道了這個和我們生活習性截然不同的族群時,你或許會對他們過去是怎樣計算人口、是怎樣的計算採收的芋頭而納悶;因為您一定會主觀的想:『這是很不科學、很落後的一種生活方式啊!』或許這種生活的方式是極端的不符科學的要求,或許也真的是不可思議的落後(我倒不這樣想!),但是我肯定的告訴您:『在您的一生中並不會因為您會數數,而多出一顆芋頭,泰雅人也不會因為他沒有一百以上的數數觀念而少吃幾個芋頭,同樣的;並不會因為您有二十四小時的概念,上蒼就多給你幾分鐘,而泰雅人沒有我們所謂的時間觀念,他就會比我們少了幾分鐘。』

  不錯!有時間計算能力者一樣是擁有二十四小時,而沒有時間觀念者也還是一樣的擁有二十四小時的啊!或許您知道我舉這個例子的用意了吧?一般的修行者也和我們一樣的被這些外表的名相所綁助;對基督徒來說,如果沒有了這個創造宇宙萬物的上帝,他真的無法想像世界是怎樣開始的。而對所謂的佛教徒來說:如果上帝真的是像舊約所描述的那般,他們真的很難相信祂會是一位完美又全能的宇宙主宰。不錯!兩方面說的都有某種種度的道理;但是對我來說,就如同一個會計時和一個不會計時的泰雅人一樣,他們都擁有一樣的二十四小時;不管你信不信上帝,不論你拜不拜佛,那個大力量一樣的照顧著宇宙中的萬物,所差別的只是我們是不是能夠瞭解自己得到多少的利益而已。

  會計時常然有好處-假如您能妥善安排自己的生活的話!但是不會計時對一個已經會用時間的人來說也沒有什麼壞處,有沒有好處完全取決於我們是不是會利用這個人人都擁有一樣多的時間。以宗教的觀點來看,我們也和擁有二十四小一樣的擁有那個心靈無限的空間,這幾乎是不爭的事實。對基督徒來說,我們都是上帝的兒女;對佛教徒來說:人人本具佛性,人人皆可成佛;對回教徒來說:每一個人都是穆斯林;雖然這些宗教所用的名稱不同,但是卻都明白的表示每一個人都是平等的,沒有一絲一毫的差別;因此當我們認定自己的信仰以後,我們要真正的領受到我們所相信的那個真理;因此對我來說:任何宗教都好,但是能夠領悟您宗教的真理才是最好!

  雖然真理是無法以凡夫的語言來加以描述的,但是在一些剛修行的人說,一個完全無法描述的真理是多麼的難以讓人產生追求的道心呀!因此歷代的修行者為了讓這一些剛發心修行的人有所依靠,因而許多的方便說法便產生了,這一些方便法之產生往往都是根據當時眾生的靈性程度而定,其終極的目標還是要將這些修行者導入那個不可道的道。

  但是很可惜的是今天所謂的修行者,大多無法瞭解這個重點而死守著這些並不一定適合現代環境下之眾生根器的方便法而不放。非但如此,對於同是證道的不同明師所用的方便法產生極大的排斥與毀謗;而忘了各教的教義都是指向那個心中無形無相的真理。因此一位我們所謂的佛教徒很可能會因為不相信舊約創世紀那個擬人化的上帝而忽略了許許多多我們可以從聖經學到的好東西,而這一些好東西不只對我們為人處世有相當的幫助,有相當的部份還可以對治佛教徒執相的毛病。
  因此如果我們本身還放不下寺廟、放不下佛像﹑放不下這個臭皮囊;放不下這些釋尊已經明白告訴我們應該要捨棄的這些音聲名色的執著,我們怎敢批評基督教創世紀的方便呢?但是對基督徒來說,那些佛教經典中令人難以相信的神奇境界實在是超過了他們可以想像的範圍。基督徒對於佛教居然沒有一個造物主的觀念而感到呀異與不解,因此他們認為佛教徒是異教徒;所以有關佛教經典中那些對人生宇宙觀察的智慧便一概不予接受;尤其對於佛教徒拜佛像這件事更是犯了基督教不拜偶像的大忌,他們就此理所當然的忽略了佛教那個體察人生得十二因緣和與基督教並無兩樣的無形無相的甚深真理。

  人類的分別心真的是很大,只因為我從佛教中得到利益,所以我就毫無疑問百分之百的相信所有佛教的一切,甚至那些佛滅度後才編纂的經典我們也認定和從佛口而出時並無兩樣。對基督徒來說,只因為自己在受洗信主後得到幫助,我們也就相信今天我們所用的聖經也一定和耶穌當時所說的一樣;甚至連一些已經被擬人化﹑殘暴凶狠﹑並不見得很高等超越的內在修行故事也奉為圭聶。

  不錯!對一個剛開始修行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