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牧發表新書 陪伴收養家庭青春期身世告知
天主教善牧基金會台南嬰兒之家10日舉辦新書「以愛相伴渡過青春期風暴」分享會,透過收出養社工、專業心理師團隊與收養家庭故事分享,將20年收養實務與專業知識匯集成書,期望協助養父母或收養家庭在親子教養、身世告知之間以及青春期孩子自我認同議題上,獲得更多支持與經驗傳承。本書從被收養孩子的角度出發,共有七大章節,除了提供分齡分階段身世告知的原則、技巧,書中也羅列了協助養父母辨別對於青少年階段的教養衝突是否和身世告知有關等迷思的方法。分享會邀請作者團隊談及創作過程,與會人士都說惟愛完成一切,只要孩子能從生活中大大小小的事件、語言和情緒記憶的累積中,感覺到自己是值得被愛的,就有成長茁壯的力量。
「為何生母不養我還要生下我?」、「知道身世是我的權益,那是屬於我的一部分,我只是好奇我們長的像不像?」、「我不想讓養父母難過,如果他們不提,我也不想多問,但對於原生家庭我有點好奇,社工可以幫助我更認識自己的過去嗎?」這是許多被收養人的心聲。身世告知是收養工作的核心議題,國內外研究均指出,身世告知不會影響親子關係,反而與被收養孩子的自我認同相關,多數被收養人都想知道自己來自那裡、長得像誰、為何被出養及原生家庭的樣貌等。
善牧發現,近15年來,雖然收養人面對身世告知的態度已明顯逐步開放,但實務經驗中仍舊遇到有些父母在收養多年後,仍未準備好進行身世告知;有些是被動地等待孩子發現或提問;有些甚至是在無法隱藏秘密時,說出了收養事實,但此時被收養的孩子大多已進入青春期前後階段,更有甚者已成年或到了買房結婚的年紀。但其實收養人對於身世告知,心裡是有擔憂的,他們疑惑該進行身世告知嗎?講了之後是否會影響親子關係?孩子知道自己是被收養的,會自卑、傷心嗎?還有些收養家庭,孩子正逐步邁入青春期,不再像過去那樣可愛、聽話,甚至會面臨對自我價值的懷疑,想著為什麼被放棄的是我?行為和情緒也開始變得難以預測,此時,養父母又想著,青春期孩子的叛逆是和身世告知有關嗎?他們身上這些難管執拗的特質、爆裂的脾性,是否來自原生父母的基因遺傳呢?
臺灣每年有200多名因各種原因離開原生家庭的孩子,在收出養媒合服務單位的協助下找到愛他們的收養父母。善牧基金會副執行長李碧琪說:「善牧一直以來都希望為收養完成後的家庭提供持續性的支持服務,然而翻找坊間有關身世告知議題的書籍,卻少見以青少年被收養人及其養父母為主角的叢書,加上青春期正是孩子尋求自我認同的關鍵時刻,是以身份、身世、認識自己、尋親準備等元素,有著不可言喻的重要性。因此,我們起心動念,期許可以匯集、編制一本與家有青少年收養家庭、與身世告知議題相關的親職書冊,提供收養人參考。」
對於青春期會遇到的親子衝突議題,書中有許多收養父母分享,認為這是一般家庭都會遇到的,無關乎孩子是否為親生。不過,他們也坦言,若親子間出現衝突,當孩子說出「你又不是我親生父母」這句話時,確實有椎心的痛!然而,痛歸痛,大家也提醒,當孩子拋出這句話時,父母一定要記住,這就是句氣話,是孩子不經大腦的胡言亂語,然後,記住秉持「先處理心情再處理事情」的原則,穩住當下的自己,找回安全感及掌控感後,重啟親子關係連結,因為就算不是親生的,「你還是我的孩子」,該有的管束還是得有!
與會的作者團隊也指出,身世告知是一個持續性的歷程,因為資訊的給予會依據孩子的年齡及心智發展,一點一點地提供,因此,身世告知不是障礙賽,並非跳過就結束。而面臨親子衝突或教養挫折時,父母需要了解的是,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也有其限制所在,所以,希望大家多傾聽孩子的心聲,尤其是正處於風暴核心的青少年,需要更多的耐心與包容,同時,也建議父母多看看孩子的優點,因為惟有收養人展現親職合作且情緒穩定,孩子才能在這過程中學習如何處理情緒、應對壓力並建立自我認同,而收養人的理解、愛與支持將是這段成長旅程中的關鍵指引。
「以愛相伴,渡過青春期風暴」首刷後,將分送各地方政府、收出養機構及社政網絡單位,善牧台南嬰兒之家社工部主任劉宜菁說:「期望這本書能幫助收養人在這段旅程中找到平衡點,無論選擇何時進行身世告知,孩子們都能感受到來自養父母的愛與支持,讓身世告知成為另一段親子共同探索與成長的開始。」她同時指出,目前國內有部分收養家庭,因為收養高照顧需求孩童,面臨照顧上的困境,需要更多的協助與陪伴,善牧未來仍將持續給予他們支持,除此之外,也希望網絡單位及政府相關部門能給予這些養父母們更長程的陪伴與資源協助。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