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大出版明鄉新書探討鄭成功舊屬如何釘根越南
「有唐山公,無唐山媽」這句台語不僅源自台灣,也適用在越南的明鄉人! 成大越南研究中心近日出版三本關於越南明鄉人及華人的新書。這三本書結合越南、韓國及台灣三國學者的最新研究,超越傳統研究觀點,從東亞及東南亞宏觀的視野下探討大明國的遺臣及軍民遷移到越南、韓國(朝鮮)及台灣之後與當地人的文化接觸並朝在地化落地生根方向發展之異同。
這三本新書分別為《唐山過越南:越南明鄉人的認同轉變與在地化研究》(台、中雙語版蔣為文著),《明鄉人的在地化研究:越南、韓國與台灣之比較》(台、中雙語版,越、韓、台三國學者多人合著,蔣為文編 ) 及《越南胡志明市「福鄉人」的族語使用與活力之研究》(中文版,范玉翠薇著)
成大台灣文學系教授兼越南研究中心主任蔣為文表示,大約在鄭成功家族統治台灣的末期,鄭成功的舊屬高雷廉總兵「陳上川」、龍門總兵「楊彥迪」等人率兵三千餘人投靠當時越南的阮氏政權(廣南國)。阮主授予陳上川等人官職並令其負責往南方開墾,包含現今越南南部的「嘉定」、「定祥」、「邊和」等地。由於陳上川協助阮主從柬埔寨手中搶得土地以拓展南邊疆域,故深受後來的阮朝皇帝明命、紹治、嗣德等肯定而受封為「上等神」。此外,明朝遺臣後代、廣東雷州莫府城人「鄚玖」率眾四百餘人前往柬埔寨南方蠻荒之地開墾。後來鄚玖歸順越南阮氏政權並將開墾之土地送給越南顯宗孝明皇帝,因而獲封「河仙鎮大總兵」,被明命皇帝追封為「樹功順義中等神」。
這些不願被滿清統治的明朝遺民最後落腳越南,大多數均與當地越南女子通婚而逐漸在地化(本土化),形成目前通稱的「明鄉人」(người Minh Hương)。「有唐山公,無唐山媽」這句台語不僅源自台灣,也適用在越南的明鄉人。越南明鄉人就如同明鄭時期流亡到台灣的唐人一樣,經由通婚及各式本土化過程,已建立起強烈的越南在地認同。基本上,明鄉人均使用越南語且完全融入越南當地文化,其身分證件的民族類別也登記為「京族」 (Kinh越南主體民族,也就是越族)。「龍飛」及「龍集」年號為主張「反清復明」的明鄉人自行創造的虛擬年號。一般而言,越南的廟宇都採用傳統天干地支紀元或越南皇帝的年號。早期明鄉人傾向使用自創的「龍飛」或「龍集」年號。隨著明鄉人日漸在地越南化,其後代逐漸也認同越南文化並接受使用越南皇帝的年號,譬如「明命」及「嗣德」等,但仍決不使用清國年號。
繼明鄉人之後,大致19世紀末至20世紀前半段,這段期間陸續有華裔族群移入越南。在日本侵略中國及國共內戰期間,大批華裔族群移居到越南避難。這些從中國移居到越南的華裔族群在越南的民族認定上被分類為「華族」(dân tộc Hoa)、「華人」(người Hoa)。依據越南於2009年的人口普查結果,共計有823,071位華人。華族其實是複數族群的綜合體,主要包含來自中國講廣東話、福建話(以漳州、泉州及廈門為主)、潮州話、客家話、海南島等不同語言的族群。這些族群在不同時期陸續移居到越南,其越南化的程度及保留族群母語及文化的程度也不同。其族群認同與國家認同亦隨不同情境而有所變動。總體而言,相較於明鄉人的越南化,這些較晚才遷徙到越南的華裔族群在某些程度上還保留族語能力及祖國中國的原鄉認同。也因強烈的原鄉認同而與當地社會產生衝突,造成越南於1950至1970年代採取明顯的排華政策。近年的研究顯示,當代越南年輕一代的華人則逐漸有 “明鄉化” 的現象。
台灣於1945年二次大戰終戰後也遭遇以蔣介石為首的俗稱「外省人」的百萬中國軍民陸續遷徙入台。蔣介石流亡政權憑藉其軍事武力戒嚴統治台灣長達38年,並對台灣人實施中國化的政策,逼迫台灣人「認賊作父」放棄台灣語文改學中國語文,導致台灣語文的流失及國家認同的混亂。戰後來台的中國人及其後代大致可分為二大類: 第一,堅持認同中國為祖國的中國人,譬如郝柏村、馬英九、韓國瑜等。這些人因心向中國,無法融入台灣,才會引發台灣的政治混亂,導致國家不安定。第二,認同台灣為新祖國的新台灣人。這些新台灣人就如同越南的明鄉人那樣開始在地化、本土化而成為台灣在地社會的一份子,譬如鄭南榕、陳師孟、吳欣岱等。這些新台灣人的歷史文化背景與傳統台灣人有異,新書作者參考越南的作法稱之為「華鄉人」,意即「以文化中華為祖先的故鄉的新台灣人」。
台灣近三十年來也有跨國婚姻移民,大約有50萬原籍來自中國或東南亞的人民因與台灣人通婚而移居台灣。其中大約11萬多人來自越南,筆者建議稱之為「越鄉人」(người Việt Hương),而非使用當前政府常用的「新住民」詞彙。若來自泰國則稱之為「泰鄉人」,來自印尼則稱之為「印鄉人」,以此類推。「越鄉人」是參考明鄉人而創立的中性詞彙,具有原籍越南但在台灣落地生根的新台灣人之意。從越南明鄉的成功案例來看,「落地生根」才是雙贏的做法,也是移民社會該有的政策。
新書出版單位將於台南及台北辦理新書發表暨座談。歡迎有興趣的民眾免費報名參加。詳情請參閱國立成功大學越南研究中心官網,或直接按此網路報名。
一、師大場(台北)
主辦: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灣史研究所、國立成功大學越南研究中心
主題:明鄉研究與台灣史新視野
時間: 2024年11月15拜五 15:00-17:00
地點: 師大 文學院 誠大樓B1會議室(台北市大安區和平東路一段162號)
座談語言:以台語為主,其他語言為輔
座談主持人: 康培德 (師大台史所)
與談人:
蔣為文 (成大越南研究中心主任)
許文堂 (台灣教授協會秘書長、中研近史所退休研究員)
趙順文 (台大日文系退休教授)
許建榮 (澳洲Monash大學中國研究中心)
徐源翊 (成大台文系博士候選人)
二、成大場(台南)
主辦: 國立成功大學越南研究中心、台灣文學系台語師資班、蔣發太孫玉枝台語文教育基金會、台越文化協會、台灣羅馬字協會、台文筆會
主題:明鄉研究與台灣史新視野
時間: 2024年11月16拜六 9:00-11:00
地點: 成大台文系88135教室(成大力行校區)& Google Meet線上
座談語言:以台語、越南語為主,其他語言為輔
座談主持人: 康培德 (師大台史所)
與談人:
蔣為文 (成大越南研究中心主任)
鄭邦鎮 (發枝台語基金會董事)
徐源翊 (成大台文系博士候選人)
段黎江(越南胡志明市國家大學所屬社會人文大學文學系副教授)
阮玉詩(越南胡志明市國家大學副教授)
范玉翠薇(越南胡志明市國家大學所屬社會人文大學人類學系助理教授)
陳氏蘭(高雄大學東亞語文學系副教授)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