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彤雅立《邊地微光》 記錄旅居時時刻刻

2011/01/28 00:00
2,002次瀏覽 ・ 0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0
檢舉

【記者張嘉栩/台北報導】「由於獨居,好幻想,遂寫文章已自娛。」獨身居住在德國數年的新流女詩人彤雅立(筆名),將她自二○○三至二○○九年的八十首詩作,集結成《邊地微光》詩選集。

擺盪於台北、柏林兩座城市間,從事德國文學、電影的翻譯,從沒想過會成為女詩人的彤雅立,本來只是將生活的苦悶與偶發之感隨筆記錄,日積月累,居然創作了百餘首寫照數年飄泊心境的詩作,出版《邊地微光》詩集。「還是好不習慣『女詩人』的稱呼!」她說,她只是一個生命的紀錄者,用自己喜愛的方式詮釋生活罷了。
《邊地微光》詩選集分為四大主題-「在水與陸之間」、「她域」、「我的靈魂赤裸在牆外」、「斑駁的等待」,寫作主題包括對於長期旅居的邊境思維、女性在不同地域的感觸、生活與夢境的交替沉思、以及生命與日常的珠璣。詩作中,因長期旅居而培養出的女性獨立思維,造就詩篇的簡潔卻濃郁的文字力量。

詩選集中,以二○○七年創作的短詩《邊境》呼應書名,記錄二○○六年長途旅行的跋涉歷程與心境轉折,彤雅立表示,居身異國,有種「逃難感」,可以脫離在家鄉的壓力與苦悶,但也多了一種孤獨感,這種孤獨感是無法言形的,而獨自一人,讓她更看透自己,讓她擁有自己的空間去拾筆寫作。

《邊境》寫道:

邊境
是衝突的發生地
是潮流的發生地
板塊的推擠
洋流的相遇

邊境
是湧動不居
是永無退路地前進

彤雅立說,邊境是異國的象徵、獨自旅居的意象,隻身涉足異國,就像踏入世界的邊境,那不是永恆的居所,邊境的孤獨感,逼迫自己不間斷的往前走,而獨自一人的旅居生活,能讓女性更獨立、更透徹的看見自己的想法。

彤雅立《邊地微光》,記錄旅居時時刻刻。張嘉栩/製作

延伸閱讀
《邊地微光》部落格
走,過去就是邊境了
女書店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