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現代人生活壓力大 憂鬱症病率攀升 專家提醒:長期情緒低落是警訊

2024/11/02 01:31
1,908次瀏覽 ・ 0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0
檢舉

華岡融媒體記者/林庭緯報導

  憂鬱症成為現代人的心理疾病之一多發於20到50歲,這階段涉及學業、職場、家庭壓力。不過,隨著社會變遷,年輕人和老年人中的憂鬱症發生率也在上升。心理諮商師陳莉婷表示,如果長時間感到心情低落、失去興趣、精力不足,且持續兩週以上,可能是警訊。睡眠問題、食慾改變、自我價值感低落、注意力無法集中,甚至感到無望,都是憂鬱症常見症狀。如有這些情況,建議盡早尋求專業幫助。

照片

▲長期受到憂鬱症困擾的民眾應該盡快尋求醫師的專業幫助。攝|林庭緯

  陳莉婷強調憂鬱症的個案往往陷入負面的思維模式,經常會感到自己無能為力、前途無望,甚至對自己的價值產生懷疑。他們可能會持續反覆思考過去的錯誤、未來的擔憂,這些負面思維往往難以停止,讓情緒更加低落。有時他們也會感到內心空虛,對生活失去興趣或動力。

  陳莉婷表示很多個案來尋求幫助時,常是因為長期的壓力導致情緒低落、焦慮,或是生活中的重大變故,如失去親人、工作壓力或人際關係的困難。這些情況可能讓他們感到無法調適,甚至發展成憂鬱症。也有一些個案是感覺自己生活沒有動力,情緒長期低落,不知道該如何改善。

照片

▲陳莉婷希望透過演講來幫助身陷憂鬱症的患者改善認知。攝|林庭緯

  陳莉婷認為憂鬱症可透過心理諮商、認知行為治療及藥物治療逐漸改善。許多人能恢復健康生活,治療過程中持續支持和自我調整至關重要。雖然需要時間,但大多數個案能逐步改善,重新找到生活的意義與動力。

  陳莉婷建議當情緒低落時,心理師會根據個別需求提供適當方法,幫助理解情緒來源,並教導情緒調適技巧,如深呼吸、正念練習等。同時,透過認知行為治療,幫助個案識別並改變負面思維,必要時建議藥物治療。目的是協助個案在生活中找到平衡與力量。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