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大學開放心理假 高中職也跟進

2024/10/18 18:00
3,610次瀏覽 ・ 0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0
檢舉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
Loaded: 0%
Stream Type LIVE
Remaining Time -:-
 
1x
    • Chapters
    • descriptions off, selected
    • subtitles off, selected

      (bite1)吳同學:大一下準備轉系,壓力有點大,所以請了心理假調適狀態。

       

      標一:新型態假別 心理假供喘息空間 

      OS:對於吳同學而言,心理假就像一個緩衝期,壓力大時可以好好休息,像吳同學一樣透過請心理假調整步調的學生不在少數,這正是教育部當初設立心理假的初衷,希望能讓學生在短期心理不適時,請假平衡身心狀況。

       

      標二:心理假恐被濫用 別急著下定論

      OS:心理假作為新型態的假別,如何判定標準成為一大考驗,依多數學校規定,請心理假不需檢附證明。台大學務長朱士維認為,學生願意請心理假對外求助,是心理假的核心價值。

      (bite2)台大學務長:當學生願意用心理假,先不要急著說他是不是亂用,先不要急著下這個定論,而是先透過學校的輔導系統,來了解發生的事情。

       

      標三:心理假成雙面刃 考驗學生自律性

      OS:心理假成為學生調整狀態的選項,卻也考驗學生的自律能力,有些人擔憂心理假成為學生翹課的理由,也有人持反面意見,認為不能因噎廢食,忽略真正有需求的學生。

      (bite3)銘傳大學學生:不能因為說會有被濫用的情況,我們就去避免掉,有真正需要這樣需求的學生。

       

      標四:身心調適假上路 成效待時間檢驗

      OS:繼大專院校開放心理假後,高中職也在113學年實施身心調適假,每學期3天,需家長同意。高中職身心調適假成效尚待時間檢驗,但唯有知道心理假的意涵並妥善運用,才能讓心理假發揮功效。

       

      記者蘇羿慈 廖思柔 採訪報導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