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畏政府財團施壓 勇敢為「路樹」發聲 愛國因本於教育成於文化

文字-A A +A

【記者盧依伶/台北市報導】

不忍心看到樹木遭人類無情的截斷,台灣護樹團體聯盟資深專員李宛澍自加入聯盟五年來,持續為護樹案盡心盡力,關注於每個地方的護樹行動,這幾年來到了台北市並發現市區內路樹的國旗插掛的數量、截斷樹枝的長度、破損與變形的國旗的數量一年比一年多;颱風的施工又拆、噪音的午夜清晨、公帑的大量浪費、蟲鳥木林的傷害一年比一年嚴重。讓李宛澍不禁想問,真的是大家想要的嗎?

國慶期間,李宛澍不時聽到有人說國旗插掛越來越多,這些人很開心,但這些開心的背後是什麼,代價又是什麼? 而那些少部分決定卻能輕易左右生命的人們,她們究竟做了什麼?事實上,這個國旗熱潮,絕大多數在國慶結束後就消失了。

就如同護樹需要凝聚護樹的向心力 愛國也需要凝聚愛國意識

沒有人否認越多的國旗,可以讓越多的人看見,但要什麼樣的數量才能讓最多人看到,我們真的用對方法了嗎?得到應該有的效益了嗎? 國慶熱潮退了就退了。李宛澍直白地說。

李宛澍說,因為台北市跟其她縣市很不一樣,國旗插掛幾乎都在與樹爭道,所以她從前年就開始觀察紀錄台北市國旗的插掛,當時她就感到很震驚,只是還沒收集足夠的證據和數據。

後來,她越觀察就越詫異,因為台北市除了去年新增了羅斯福路、民權東路之外,今年又新增了光復南路、敦化北路,再加上原來的忠孝東路;興隆路、與羅斯福路、民權東路路段原本的插掛,一再的與路樹爭道,面積越來越龐大,速度越來越快,截斷的樹枝越來越長,不知道會不會明年還是下個月又要繼續新增路樹旁的插掛,如果現在她現在不站出來,她真的很害怕接下來會發生什麼她擔心害怕的事;而她既然預見了,她就要用她最大的力量去捍衛,就像台灣護樹團體聯盟的精神是凝聚護樹的向心力一樣。

李宛澍說,她目前所在的台北市,許多國旗總是被樹木遮擋、許多國旗總是插掛密集,許多國旗只在人煙稀少的地方。反之,今天如果宣傳在公家機關、公共場所、大眾運輸、國際活動場所,宣揚在國民教育的課本、圖書館的書本、電視媒體、網路平台與電子報,反而是讓更多人看見的設置方式。我們既能清楚看見並認識國旗又不必擔心越來越晚來的颱風,畢竟颱風影響大環境的時間越來越長,更重要的是,不必煩惱路人與行車的安全和蟲鳥木林的傷害,也不必擔心國旗的破損,另一方面,省下的稅金也可以用在防災、救災等更破切的缺口。

 

遵從理事長的精神 善用「口水」 促使政府有所作為 不姑息不當的樹木截斷行為

台灣護樹團體聯盟成立六年,除了上街遊行,難道不能採取軟性溝通嗎?李宛澍說理事長總跟她們說,長久的忽視才會引發怒氣,護樹行動起初一定是好好講、寫信及打電話,當釋放的善意沒有收到任何回應,或遭到忽視、攻擊,才會採取激烈手段。  

李宛澍接著說,人口老化的現在,我們絕大多數的路人已變成高齡的人口,而這些人禁不起一點傷害;我們的木林也是,而蟲鳥的脆弱更是不在話下,我們的市府一直持續在路樹旁插掛國旗,這樣真的好嗎?答案大家都很清楚,只是決策者願不願意換位思考、能不能換個面向去處理罷了。

李宛澍表示,她愛這片土地的國旗,她更愛這片土地的生命、這片土地的人民與這個國家,所以,她誠摯地希望這個地方可以有更光明的未來,而不是越來越黯淡。年年增加的截斷路樹、破損國旗與棲息蟲鳥正在默默地哭泣,她們都聽到了,現在,需要讓更多人聽見這些聲音,更需要讓官員與市長重視。她們當時在南投守下了埔里的南安路,現在也同樣想守下台北的每條道路。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0

加入時間: 2024.10.15

愛樹人

加入時間: 2024.10.15
1則報導
0則影音
0則OnTV

作者其他報導

尚無內容。

不畏政府財團施壓 勇敢為「路樹」發聲 愛國因本於教育成於文化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91,555篇報導,共13,092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91,555篇報導

13,092位公民記者